以他们为源流传的。
精气神三道,各得其一。
林玄得授炼气之道,宁采臣得授炼神之道,左封得授炼体之道!
见了那道浩瀚之影,自然大礼跪拜。
而且三者如今不同于往日,都是几乎与第五乃至第六天关相媲美的存在。
见了那浩瀚之影,都觉无比渺小。
如见寰宇世界,天地大道!
他们要比寻常人,更能体会到那是何等的浩瀚宏伟,更甚至,他们所见的,也或许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心中之崇敬,自然是非常的。
朝中文武百官,也都随之跪拜。
别说是不是陛下以及两位国公的尊师了,就算不是,那也是毋庸置疑的仙神啊!
谁见了会不拜呢。
朝堂尚且如此,人间俗世更是轰动鼎沸。
纷纷朝拜,口呼神仙!
一处酒楼,听着耳边嘈杂之声,燕赤霞愣愣失神地看着天边,一脸惊容。
“先生,竟如此之......”
看着那道浩瀚之影,顶礼膜拜感油然而生。
大为感叹,拱手尊拜。
............
............
仙剑世界。
神界之中,九天玄宫。
玄女凝眉望着天边,眼神微微波澜。
心道这才多久,便已经完全到了一种她完全看不透的境况。
先前见面看不透,还能说是返璞归真,不显于外,但如今这浩瀚之影显化,却依旧令她难以窥视分毫。
只觉作为先天神祇的自己,犹如夏虫语冰般。
微微叹息一声,玄女收敛心神,安安静静地凝望着。
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却不知为何呢......
玄女跟方秦有交情,尚且能够平静以对。
但神界之中的其他神祇,不论先天、后天,见了那道身影,都是惊骇不已,心神震颤。
瞬间回忆起了那一场神战所经历的恐惧与无力。
纷纷变色,惶恐不安,不知所措。
神界中央的神树领域,隐匿于其中的夕瑶神女从叶中冒出,探头望着天边之影。
“是当初那位......”
自诞生开始便没见过多少生灵的她,对曾经见过面的方秦,还是非常记忆犹新的。
加之当年天帝陛下还在这里被封印坠落人间,想不记忆深刻都不行。
大荒之地。
衔烛之龙的身影浮现。
惊叹万分。
祂本身乃是亘古神兽,真身躯体可谓浩瀚无尽,但面对这一道身影,却丝毫也显得渺小。
那不是单纯的“大”,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宏伟”!
明明只是端坐于天穹之上,却似乎要比整个六界都要浩瀚!
委实是难以想象!
思及先前方秦与他提及过的事,衔烛之龙心里隐隐期待。
“到底是什么呢......”
(ps:求自订,求全订,求支持,求鲜花,求评价~)
........................................
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魔尊重楼: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神魔......
.................................
魔界之中。
感受着那无与伦比的伟岸神秘,魔尊重楼起身,神情前所未有的凝重:“方秦,这就是你真正的力量么......”
自从那一次倾尽全力,却瞬间落败的经历,魔尊重楼其实已经晓得差距。
但委实也没想到,祂们之间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面对那道浩瀚,纵然是素来霸道,傲视天下的魔尊,也是不免升起一种顶礼膜拜之感。
太过浩瀚了!
越是力量强大的存在,越能感受到其中的恐怖!
“神魔,呵......”
魔尊重楼自嘲一笑:“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神魔?”
似乎也理解了以往,其他生灵面对祂时的感受。
或许,比这还要更甚?
魔尊重楼自己都不确定,因为祂只意识到差距,却也难知晓具体如何。
也只比井底之蛙要好些。
知晓天地广阔,但不知晓自己与天地有多么巨大的差距。
“不过这样也好!”
魔尊重楼脸上浮现了笑意,眼神灼热炽烈:“神魔之上,依旧有如此浩瀚广阔的前路,这不正是本尊所希望的么!”
自祂成为魔尊以来,世间六界之广,却似乎已经看到了尽头。
唯余下磨砺自身武艺与力量,四处寻战。
哪怕是神界飞蓬,那也不过是棋逢对手。
后来在大荒之战中,与方秦、衔烛之龙交手,畅快淋漓了一场,又在神界之战中,遥遥感受到了世初三皇的力量。
但哪怕是那些,魔尊重楼其实都远远没有如今这般的渺小之感。
也就上次全力出手被瞬秒,有过挫败感。
如今,真正直面了浩瀚,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魔尊重楼从挫败中燃起了战意,有了攀登追逐之念。
翁!
天穹之上,似乎又有异变。
随着朦胧之影的浮现,一座石碑悄然而现。
魔尊重楼眼神微闪,若有所思:“那是封印天帝的石碑,祂这是......”
隐约意识到了什么,不由哈哈大笑,仰天长啸:“不愧是你啊!飞蓬将你奉为众生之道祖!果真是恰如其分!”
魔尊重楼虽是大笑,心里也是升起浓浓敬意。
目光灼灼地凝望着,不打算错过丝毫。
不单单神魔两界,众生轮回之所的鬼界,最为浩瀚的人间,依附游离于人界的诸多妖界、仙界,所有的生灵都为之沸腾、瞩目。
有识之士,在见到那座神碑浮现时,已是心中明悟:
那便是铸就神碑的主人!
神碑诸法的源头!
纷纷顶礼膜拜,难以自持!
青鸾峰之上。
璇玑怀朔两人都震惊傻了,慕容紫英与云天河对视一眼,其实也是万分惊讶。
云天河挠头道:“大哥怎么在天上?”
慕容紫英肃然万分:“师尊此为,定有深意!”
自上次方秦回来一趟后,慕容紫英也是正式拜师,顺势改口从“前辈”,转而尊称其为“师尊”。
其实也没什么变化,只是口头变了。
原来虽不以“师尊”称呼,但实则这位秉性恭肃的琼华剑修,心里是早把方秦当成真正的“师尊”去尊敬的。
毕竟先前得传的先天之法以及道修六天关之法,传道之恩,如何能不铭记于心?
只是彼时,慕容紫英碍于自己早已拜师,琼华师公之情谊不敢相忘,所以才没有真正拜师,只以“前辈”尊称。
但每逢得见方秦,他都必以师礼敬拜。
严肃恭谨,稳重内敛。
虽无师徒之名,但已有师徒之实。
此番变化,其实也并非是慕容紫英自己主动改变的,他这种秉性品格,倘若无人提及,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