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他成了我的白卷英雄

第24章 我终于原谅了我自己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后,他成了我的白卷英雄
作者:
蚂蚱安儿
本章字数:
4836
更新时间:
2025-06-11

那天清晨,我在医院门口等医生。

母亲昨晚刚做完检查,结果还没出来。

我坐在长椅上,手里攥着她的病历本。

风吹得有点冷,我却觉得心里比以前暖了一些。

我终于开始学会面对过去。

“你妈的情况还算稳定。”医生说,“但不能受刺激。”

我点头:“我知道。”

走出诊室时,我忽然想起一件事。

小时候,我总以为父亲是在教我走捷径;

后来我才明白,那不是捷径,是陷阱。

而我,曾经也帮他拉别人进去。

现在,我想走出来。

夜晚日记

“我妈还在住院。”

“我爸己经不在了。”

“我曾恨过他。”

“也曾想变成他。”

“但现在,我不想再恨了。”

“也不想再像他。”

“我不是为了赢才活下来的。”

“我是为了让自己值得活下去。”

第二天早上,我带母亲回家。

她靠在沙发上,眼神有些空洞。

“你爸……”她低声问,“还能回来吗?”

我摇头:“不知道。”

她没再问,只是叹了口气。

“你是他最骄傲的孩子。”她说,“可你现在……活得比我想象中苦。”

“我不苦。”我说,“我只是……不想再骗人了。”

她看着我,眼里有泪光闪烁。

“谢谢你没变成他那样的人。”

“也谢谢你没放弃自己。”

我在家里翻出他的笔记

那是陈墨留下的错题本,是我从他那里拿来的。

我打开它,一页页地看。

他在上面写了很多东西——

不只是答案,还有反思、总结、甚至鼓励自己的话。

“别怕失败。”

“只要你不放弃,就还有机会。”

“你不是天才。”

“但你可以拼尽全力。”

我抱着笔记本,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他曾用这张白卷撕碎了我的世界。

而我现在,正在靠自己把它拼好。

第十五天,我把之前拍摄的内容重新剪辑。

标题是:《那些没被看见的学生》

简介写着:

“他们不是复读生,也不是应届生。”

“他们是‘被忽略的孩子’。”

“他们没有名师辅导,也没有重点资料。”

“但他们也在努力活着。”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现实。”

“我想让更多人看见。”

片尾缓缓浮现一句话:

“他说过要用一张白卷撕碎谎言。”

“而我,用一生去讲述这件事。”

林小雨发来一条信息

“你知道吗?”

“他昨天模考又进步了。”

“医生说他营养不良,但他还是坚持刷题。”

“他说,他要考上大学。”

“不是为了别人。”

“是为了他自己。”

我盯着这条信息看了很久,终于回了一句:

“谢谢你还记得他。”

“也谢谢你没放弃他。”

我在街头拍下一对母女

她们住在一间老旧的出租屋里,墙上贴满了复习计划表。

女儿在做题,母亲在厨房煮夜宵。

我问她:“你妈支持你复读吗?”

“支持。”她说,“她说只要我愿意学,她就供我一年。”

“你相信你能考上吗?”

“我相信。”她说,“因为我爸当年就是这样过来的。”

“他没上过大学。”她补充道,“但他一首告诉我——”

“靠自己赢一次,比靠别人赢一百次都重要。”

我望着她,眼泪差点滑落。

第十七天,我发布了一部完整的短片:

《他在工地写信给我》

旁白写道:

“他走了。”

“但他留下的光,还在照着更多人。”

“他不是唯一一个控的学生。”

“但他是最勇敢的那个。”

“他用一张白卷撕碎了系统。”

“而我,用一生去讲述。”

视频上线后,播放量迅速破万。

有人留言:“我也曾是这样的学生。”

“如果不是看到这个片子,我可能还会继续骗自己。”

我回复:“你不用骗自己。”

“你只需要靠自己赢一次。”

那天晚上,我翻开旧照片。

有我和陈墨在操场上的合影;

有我们在天台看最后一场晚霞的画面;

也有他交白卷那天,我站在考场外泪流满面的瞬间。

这些都不是爱情故事。

它们是一个少女如何从“棋子”变成“记录者”的过程。

第二十天,导演安排我去拍摄一组关于乡村教师的素材。

“你想去哪?”他问我。

“云南。”我说,“我要去找他。”

他愣了一下:“你确定?”

“不是为了找他。”我说,“是为了讲完他的故事。”

我给陈墨写了一封信

“你说过一句话,我一首记得。”

“你想拍真实的人,那你得先活成真实的自己。”

“我现在做到了。”

“我不再是那个被动的女孩。”

“我成了能替别人遮风挡雨的人。”

“谢谢你让我醒过来。”

“也谢谢你让我知道,公平真的存在。”

“只是我们太久没去争取了。”

他在远方发来一段语音

“你变了。”

“变得比以前更坚定。”

“我真替你高兴。”

“也替我妈高兴。”

“她一定很欣慰。”

“因为她终于有个真正懂事的女儿。”

我听着这条语音,泪流满面。

一家公益影像组织联系我,邀请我参与长期项目。

“我们要做一个系列。”负责人说,“关于‘边缘学生’的真实生存状态。”

“你有经验。”他说,“而且你懂他们的挣扎。”

我点头:“我就是他们的一员。”

“但我学会了怎么走出来。”

“现在,我想帮别人走出来。”

那天之后,我不再频繁查看他的动态。

我也不再幻想有一天他会回来找我。

我知道,他不会回来。

因为他己经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而我,也终于活成了我想成为的人。

一位记者问我:“你拍这些作品的动力是什么?”

我说:“是因为一个人。”

“他交过白卷。”

“但他教会了我怎么赢一次。”

“你们两个……最后在一起了吗?”

“没有。”我说,“但我们都在路上。”

“他去了山村。”

“我来了城市。”

“我们都走在正确的方向。”

我在遇见了另一个“我”

她在补习班门口站着,眼神里全是迷茫。

“你在干嘛?”我问。

“我爸让我稳住一个学生。”她说,“说是‘重点考生’。”

我笑了:“那你打算怎么做?”

她犹豫了一下,然后说:“我不想骗他。”

“那就别骗。”我说,“让他靠自己赢一次。”

她点点头,像是终于听进去了。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