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头疼的扶贫大计
这个念头一旦生根,便如同野草般疯狂滋长。
让百姓脱贫致富。
林凡停下脚步,站在街道中央。
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将他脚下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环顾四周。
左边是绸缎庄光鲜的门脸,右边是土坯房破败的墙垣。
富裕与贫穷,像是被一把无形的刀,在这条街上劈开了一道深邃的鸿沟。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那几个衣衫褴褛、在尘土中嬉闹的孩童身上。
他们的笑声清脆,却又带着一种让人心酸的底色。
如果能让他们吃饱穿暖,能让他们有机会将生活变得富裕起来,那该多好。
林凡深吸一口气,胸腔里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涌动。
他是要做点什么。
必须要做点什么。
改造马头县,进行扶贫。
这个想法无比清晰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景象。
街道变得宽阔平整,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商铺。
百姓们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脸上洋溢着富足安康的笑容。
孩子们背着书包,在窗明几净的学堂里朗朗读书。
整个马头县,焕发出勃勃生机,璀璨夺目。
那样的未来,光是想一想,就让人热血沸腾。
然而,想象是的。
现实却像一盆冷水,兜头浇下。
林凡脸上的激动之色,如同退潮般迅速褪去。
他前世,是个标准的理工宅男。
动手能力极强,脑子里塞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发明创造。
搞个珍珠奶茶,那是信手拈来。
甚至让他造个简易发电机,他也能琢磨出来。
可扶贫?
这玩意儿,怎么搞?
林凡站在原地,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脱贫致富,听起来简单,四个字而已。
但具体要怎么做?
发展农业?
马头县土地贫瘠,水源也不算充沛,传统的耕作方式,怕是难有大的起色。
引进新的农作物?
他倒是知道一些高产作物,可种子从哪里来?
这个时代的百姓,能接受这些陌生的东西吗?
搞手工业?
看看街边那些卖草鞋、卖粗陶的小摊。
技术含量低,市场狭小,赚的都是辛苦钱。
难道要开工厂?
林凡在心里默默吐槽了一句。
就算有技术,启动资金、原材料、销路,哪一样不是问题?
发展商业?
县城里倒是有几家像样的铺子,可那都是有钱人的游戏。
普通百姓,连本钱都没有,拿什么去做买卖?
修路?改善基础设施?
这倒是应该做的。
可县衙的财政,连给衙役发俸禄都紧巴巴的,哪来的钱修路?
林凡越想,眉头皱得越紧。
一个个念头冒出来,又被他自己一个个否定。
他感觉自己的大脑,就像一团乱麻。
明明看到了问题所在,也下定了决心要解决。
可真到了要拿出具体方案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这和他之前搞发明完全是两码事。
发明创造,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只需要解决技术难题。
而扶贫,面对的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
涉及到土地、人口、赋税、商业、民生……方方面面。
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一个只会搞发明的“发明家”,骤然面对如此宏大的命题,只觉得一阵头疼欲裂。
他习惯了用公式和图纸解决问题。
可眼前的困境,显然不是几个公式或者几张图纸就能搞定的。
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的尘土,迷了行人的眼。
也吹乱了林凡的思绪。
他看着眼前依旧贫瘠落后的县城景象,心中的无力感,如同潮水般涌来。
那一百多两银子,似乎也变得没那么香了。
杯水车薪。
真正的杯水车薪。
林凡叹了口气,将手中已经喝完的奶茶杯子捏扁。
看来,这扶贫之路,比他想象的要艰难得多。
他需要好好捋一捋思路。
或者,找个人商量一下?
他抬起头,望向县衙的方向。
脚下的土路凹凸不平,扬起的尘土带着一股干燥的气息。
林凡眉头紧锁,思绪如同乱麻,在脑海里纠缠不清。
扶贫,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千头万绪。
他一个搞技术的,骤然面对这庞杂的民生大计,只觉得束手无策。
前路漫漫,似乎看不到一点清晰的光亮。
就在他心烦意乱,低头走路的瞬间。
一个踉跄。
他差点整个人栽倒。
视线猛地向下,一个不大不小的泥坑,就这么明晃晃地横在路中央。
坑里还有些浑浊的积水,映着灰蒙蒙的天空。
“一群饭桶”
林凡下意识地低骂出声。
“这路怎么走的!县衙里那帮人是吃干饭的吗?”
光天化日,县城主街!
居然有这么个坑!
百姓交的税都喂狗了?
骂声脱口而出,带着一股无名火。
这路况,简直是对他这个新任县令无声的嘲讽。
等等。
路?
他猛地顿住脚步。
脑子里仿佛有道闪电劈过。
县衙…修路…百姓交的税…
他刚刚在骂谁?
骂他自己?
不对。
是这个思路!
要想富,先修路!
这句前世听到耳朵起茧的话,此刻却如同醍醐灌顶,瞬间击中了他。
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他光想着怎么直接塞钱给百姓,怎么引进新产业,却忽略了最基础的东西。
没错,就是路!
这条坑坑洼洼的主街,别说跑马车,就是行人走着都费劲。
货物怎么运进来?
客商怎么愿意来?
看看两边那些铺子,再好的东西,运不进来,卖不出去,也是白搭。
如果把路修平整了,铺上石板或者碎石。
车辆畅通无阻,行人往来便捷。
两边的商铺,是不是就能更好地做生意?
外地的客商,是不是就更愿意踏足马头县?
他越想眼睛越亮。
路通了,环境好了,这不就是改善了营商环境?
到时候再放出点优惠政策。
招商引资!
吸引有钱有技术的人来马头县开铺子、办工坊!
这不比他一个人琢磨怎么种地、搞手工业靠谱多了?
一个地方想要发展,光靠内生力量往往不够,必须要有外部的活水注入。
而良好的基础设施,就是吸引活水的第一道门槛。
一股热流猛地冲上林凡的心头。
之前的迷茫和无力感,似乎被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想法驱散了不少。
他抬起头,再次环顾这条街道。
虽然依旧破败,但在他眼中,似乎已经铺展出一条通往未来的坦途。
眼前的泥坑,仿佛也不那么碍眼了。
那不再是一个恼人的障碍,而是一个明确的起点。
一个亟待解决,并且能够带来连锁反应的关键问题。
当然,钱从哪来?
这依旧是个天大的难题。
县衙的库房比他的脸还干净。
修路可不是小数目。
可至少,现在有了一个清晰的方向。
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抓手。
修路,然后招商。
林凡深吸了一口气,将那股子兴奋劲儿稍稍压下。
他需要回去,好好计划一下。
这第一步,该怎么迈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