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境后的上海自贸区,天空被冲刷得异常澄澈。学和晋创公司的落地窗外,黄浦江泛着粼粼波光,而办公室内的气氛却依旧压抑。刘工盯着堆积如山的待办事项清单,烟盒里的香烟己经见底;何星瀚瘫在转椅上,对着AI教育项目的最终报告界面,光标在空白处闪烁了整整半小时;就连曾经积极的周一港,也开始频繁在茶水间晃悠,借口找灵感,实则漫无目的地刷着短视频。
"够了!"学国庆猛地推开会议室的玻璃门,手中的文件夹重重砸在长桌上,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你们现在的状态,就像弗洛伊德说的‘停滞的自我’——被过去的失败困住,不敢迈向未来!"他转身在白板上画出阶梯状的图表,顶端标注着"自我效能感","知道为什么越摆烂越无力吗?因为你们连迈出第一步的勇气都没有!"
刘工嗤笑一声:"说得容易,项目烂摊子摆在这儿,怎么迈?"
"从捡起第一块碎片开始。"学国庆调出投影仪,屏幕上跳出弥勒佛托举莲花的画面,下方配着金色小字:利他即自利。"佛家讲‘日行一善’,看似助人,实则是在破除‘我执’,激活行动力。小周,你不是总觉得自己价值感低?从今天起,每天帮同事解决一个小问题。"
年轻人愣了愣,刚要反驳,却被学国庆举起的手掌打断:"别找借口!心理学早就证明,完成微小任务能刺激多巴胺分泌,重建对生活的掌控感。就像婴儿学走路,先站稳,再挪步,别急着跑。"他掏出手机展示日程表,"看,我把‘写项目报告’拆解成了12个小步骤,第一步只是‘列出大纲关键词’,现在立刻开始!"
何星瀚咬咬牙,手指终于落在键盘上。与此同时,学国庆转向刘工:"你负责的算法优化模块,今天只需要完成一个子功能的调试,限时30分钟。完成后立刻去天台吹十分钟风——记住,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办公室里逐渐响起零星的键盘敲击声。方助理悄悄将学国庆拉到一旁:"学总,这样真的有用吗?"
"试试就知道。"学国庆神秘一笑,掏出五枚古铜色的莲花徽章,"这是‘微小行动勋章’,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盖个章。等攒够20枚,我请全组吃米其林大餐!"
接下来的一周,办公室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周一港主动帮何星瀚整理用户调研数据,收获了第一个莲花徽章;刘工不仅按时完成算法子功能,还主动向学国庆请教优化方案;就连总爱摸鱼的实习生,也开始用"5分钟启动法"处理琐碎工作——先花5分钟整理桌面,再花5分钟回复邮件,不知不觉竟完成了大半任务。
某个加班的深夜,暴雨再次倾盆而下。学国庆走进办公室,发现刘工正盯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流程图傻笑:"学总,你看!我把整个系统架构拆成了57个模块,现在每天解决一个,完全没压力!"何星瀚举着刚完成的报告初稿,眼里闪着兴奋的光:"按您说的,先写最熟悉的章节,居然真写完了!"
这时,周一港抱着一摞资料冲进来:"我联系了三所学校,愿意试用我们的AI教育产品!学总,这算不算‘利他行动’?"
学国庆笑着点头,窗外的闪电照亮他身后的弥勒佛像,慈悲的笑容仿佛也在为这群蜕变的年轻人鼓掌。他调出心理热线后台数据:最近一周,咨询"如何摆脱拖延"的电话量下降了40%,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关于"如何持续进步"的讨论。
"还记得弗洛伊德说过,人需要通过‘掌控感’来对抗存在焦虑吗?"学国庆指着白板上的进度表,雨水顺着玻璃蜿蜒成胜利的轨迹,"而佛家的‘利他’,本质是让我们跳出自我中心的泥潭。当微小行动积累成习惯,当助人变成本能,摆烂的沼泽自然会变成成长的沃土。"
但这仅仅是开始。当年轻人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如何将短期动力转化为长期坚持?学国庆秘密筹备的"百日成长计划",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与蜕变?
暴雨敲打着陆家嘴的摩天大楼,学和晋创公司的灯火在雨幕中倔强地亮着。答案,或许就藏在每个选择行动而非逃避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