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能觉醒时代我修仙

第 4 章 论道

加入书架
书名:
异能觉醒时代我修仙
作者:
榆木星光
本章字数:
6440
更新时间:
2025-07-09

昆仑苑的日子,在基地高效的运转背景下,流淌出一种奇异的宁静。

宋一白与凉亭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每日清晨,当天光初亮,苑内便弥漫开清冽的茶香。宋一白依旧是行云流水的茶道,凉亭则在一旁,或捧书静读,或对着那块幽蓝矿石进行着精微的“改变”实验,尝试稳定那丝稍纵即逝的空间涟漪。

这日清晨,茶刚过两巡,一道沉稳的脚步声便踏碎了薄雾。廖花开高大的身影出现在苑门,他今日未着军装,只穿了一身简单的深色便服,手里还提着一个精致的竹编食盒,与他一贯冷硬的形象颇有些反差。

“花开!”廖应凯的大嗓门比他的人更快一步,一道蓝紫雷光闪过,他己大大咧咧地坐在了矮几旁,毫不客气地抓起宋一白刚给自己倒的茶一饮而尽,“哈!还是老宋你这儿的茶够味!基地食堂那玩意儿,跟刷锅水似的!”

“没规矩。”廖花开笑道,他将手中的食盒放在矮几上,“‘听雨轩’新出的几样江南细点,应凯吵着要带给你们尝尝。”他目光扫过宋一白和凉亭,“没打扰吧?”

“无妨。”宋一白微微一笑,示意他坐下。凉亭也合上书,对廖花开微微颔首致意。廖应凯则己经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食盒,里面是几碟造型精巧、散发着清甜香气的糕点:水晶虾饺玲珑剔透,绿豆糕印着雅致的花纹,还有一碟软糯香甜的桂花糖藕。

“尝尝这个!基地里可吃不到这么地道的!”廖应凯热情地招呼着,自己先捏起一块虾饺塞进嘴里,烫得首哈气。

宋一白看着食盒里精致的点心,紫金星眸中掠过一丝新奇。他依言拿起一块绿豆糕,放入口中。细腻清甜的口感在舌尖化开,带着豆类特有的香气,虽无灵气滋养,却别有一番人间至味。

“如何?”廖花开看着宋一白,难得地带着一丝询问。

“清甜细腻,匠心独具。”宋一白颔首

廖花开眼中闪过一丝暖意,也拿起一块点心:“‘长城’事务繁杂,难得片刻清闲。此地甚好。”他看向凉亭,“凉亭姑娘恢复得如何?”

“己无大碍,多谢廖司令关心。”凉亭答道,也拿起一小块桂花糖藕,小口品尝着,清冷的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柔和了些许。

“嗨!什么司令不司令的,显得生分。”廖应凯嘴里塞得鼓鼓囊囊,含糊不清地嚷道,“对吧花开?”他看向廖花开。

宋一白看着眼前两个性格迥异的兄弟,一个沉稳如山岳,一个跳脱如雷霆,心中泛起一丝久违的暖流。

茶香、糕点香、以及兄弟间无需多言的默契,在小小的轩台间流淌。凉亭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这一幕,清冷的眸子里也映入了些许暖色。

---

数日后,“长城”基地内部,一间融合了古典雅致与现代科技的特别会客室内。

孟轲教授如约而至。他依旧是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衫,面容儒雅,眼神温和而睿智,行走间自有一股浩然之气,与周围冰冷的金属环境形成奇妙的和谐。

觉慧禅师也来了,枯瘦的身躯裹在朴素的僧袍里,气息平和得近乎虚无,唯有那双蕴含智慧的眼眸,开阖间仿佛能照见人心。

廖花开作为主人和引荐者,端坐主位,气度沉凝。宋一白与凉亭坐在一侧。廖应凯和郑先知则在隔壁监控室待命,既是保护也是观察。

“孟教授,觉慧尊者,欢迎莅临‘长城’。”廖花开声音沉稳,“这位是宋一白先生,是位昆仑隐士。这位是凉亭女士。今日之会,旨在交流探讨,共寻此世前路。”

一番寒暄后,话题很快切入核心。

孟轲看向宋一白,眼神带着真诚的探究:“宋先生气度非凡,超然物外。廖将军言先生乃昆仑隐士,观先生气象,似非异能之属?恕孟轲冒昧,先生所修,可是古之仙道?”

宋一白颔首:“孟教授慧眼。吾确承三清道统,乃方外之人。异能潮涌,仙路难寻,吾亦是此世异数。”

觉慧禅师低诵一声佛号,声音平和:“阿弥陀佛。万法同源,异路同归。宋施主仙道超脱,老衲佛门修心,孟施主儒家正意,皆是为寻一‘道’字。只是不知,宋施主之‘道’,于此异能之世,如何自处?”

宋一白紫金星眸平静如水:“吾之道,在己身,在天地。异能,乃天地之力显化,众生执之,可为舟楫,亦可为枷锁。仙道所求,超脱天地,亦或…融入天地,存乎一心。”他看向孟轲,“孟教授引天象如拂袖,非力所驱,乃心之所至,合乎天理。此‘心合天象’,与仙家‘天人合一’,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孟轲抚须微笑:“宋先生过誉。孟轲所为,不过是秉承先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训。心正则气正,气正则天地交感。异能是天地之力,亦是‘气’之一端。以正心御之,使其合乎礼义仁和,方为正途。此乃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在此世之新解。”他顿了顿,话锋微转,“然,心魔一起,异能亦可化修罗场。如何正心?如何明德?此乃吾辈儒者之忧。”

觉慧禅师接口道:“善哉。心为万法之源,亦为诸苦之根。佛门修心,旨在明心见性,照破无明。异能之力,亦是‘相’,亦是‘空’。执着于力,则生贪嗔痴慢疑,堕入魔障。放下我执,以慈悲心驾驭此力,护佑众生,便是菩提。”他看向凉亭,“凉亭施主以智识解析万物,以‘改变’之能拨动规则,亦是心念所向。一念向善,则力为善器;一念偏执,则力成魔兵。”

凉亭安静地听着,清冷的眸子中思绪流转。她开口道:“三位所言,皆指向‘心’与‘力’的关系。我的‘改变’,基于对底层规则的认知与计算。规则是客观的,‘心’是主观的驱动。规则是基石,‘心’决定方向。若规则是代码,‘心’便是程序员。”她顿了顿,看向宋一白,“宋先生所求的‘超脱’或‘融入’,是否也意味着对更高层面‘规则’的认知与掌握?”

宋一白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凉亭所言,触及根本。仙道修行,亦是参悟宇宙本源规则之过程。神通法术,不过是规则运用之表象。心性修为,决定能否承载规则,不为其所反噬。”他看向孟轲和觉慧,“二位之道,以‘心’为引,融入世间规则,教化众生,亦是通天大道。仙道孤悬,或可借鉴。”

孟轲抚掌:“妙哉!宋先生此言,道破关键!儒、释、道,皆重‘心性’,此乃根本!力无正邪,心分善恶。无论异能、仙法、心象、心光,皆是‘道’之显化,皆需以心驾驭!”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找到了理论上的共鸣点。

觉慧禅师含笑点头:“殊途同归,万法归一。正心明性,慈悲济世,此乃亘古不变之真理。宋施主仙道虽玄,亦在此理之中。廖将军守护众生,亦是践行此道。”

廖花开听着三人论道,心中亦是波澜起伏。他掌控“否决”,看似霸道,实则每一次精准的“无效化”,都需要对能量本质的深刻洞察和绝对冷静的心境,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正心”?他沉声道:“三位高论,廖某受益匪浅。异能时代,力量纷杂,人心浮动。正心明道,确为当务之急。‘长城’愿为各方交流合作,提供平台,共护此世安宁。”

这场论道,没有剑拔弩张,只有思想的碰撞与共鸣。儒家的入世正心,佛门的出世明性,仙道的超脱求真,凉亭的理性解析,在“心”与“道”的层面找到了奇妙的交汇点。一种超越力量体系本身的、基于共同理念的默契,悄然形成。

论道结束后,孟轲与觉慧告辞。临行前,孟轲特意对宋一白道:“宋先生若有暇,可来J市一晤,孟轲藏书楼中或有先生感兴趣的古代星图与山海异志。”觉慧禅师则留下一句偈语:“芥子纳须弥,弱水载星槎。施主手中石,或有尘缘牵。”目光似有深意地扫过宋一白袖中那块幽蓝矿石。

送走客人,昆仑苑重归宁静。

凉亭看向宋一白:“觉慧禅师似乎看出了那矿石的来历?”

宋一白着袖中的矿石,感受着那丝冰凉与空间的律动。“芥子纳须弥”意指小中见大,空间玄妙;“弱水载星槎”暗合他之前感觉到的先天水精与空间之息。“尘缘牵”…是福是祸?

“孟轲邀我观星图异志,觉慧点出矿石玄机…”宋一白紫金星眸望向窗外无垠的虚拟天空,“看来,此间尘缘,尚未了结。李伟取‘钥匙’,寻‘航道’…这天,怕是要变了。”

凉亭走到他身边,清冷的眸子也望向窗外:“无论天变与否,规则总有迹可循。‘钥匙’、‘航道’、‘星痕休眠舱’…只要他行动,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宋一白侧头看她,阳光落在她专注的侧脸上,沉静而坚定。他心中微动,那丝因觉慧偈语而起的波澜悄然平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兄弟并肩,有同道论心,有她…纵使前路风雨,又有何惧?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