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6:不恋爱脑买房做包租婆

第31章 锦华街迎来春天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06:不恋爱脑买房做包租婆
作者:
菲菲火
本章字数:
4664
更新时间:
2025-06-14

除了侍弄菜园子外,陈姗姗更多的时间就是在上网。

去看淘宝和1688,琢磨现下热卖的商品。

一一记下来,虽然还没想好具体做什么,不过还是分别注册淘宝和1688账户。

把记下来的商品清单反复研究,发现服饰、电子产品配件在网上的关注度颇高。

她又去一些论坛和行业网站,了解大家对于电商的看法和经验分享。

06年,服装、饰品、数码产品等等这些比较火爆。

数码产品陈珊珊不熟悉,反倒是服装和饰品可以。

尤其是服装,前世她在好几家服装厂工作过,可以找工厂代加工。

也不用什么花里胡哨的时髦衣服,可以试着先卖基础的纯棉长短袖。

淘宝上卖925银饰。

做房产销售的时候,有一个买房的顾客就是淘宝店主,卖的就是各种925银项链、手链什么的。

听他讲,这批发是按斤算,卖的话最低十几块一条,刨去客服、房租、包装和快递费,一单80%的利润。

暴利啊!

不过这个银饰批发要在1688批发网好好找找。

王云见闺女大部分时间都窝在房间里玩电脑,还以为她迷上了打游戏。

旁敲侧击地跟她提了几次,出去活动活动。

陈姗姗很听劝,第二天一早,一身休闲装就跑最近的广场那,跟着退休的老头老太太们一起,打太极、踢毽子。

王云:......

陈姗姗不是没想过去健身房办卡,可06年时候临城没几家健身房,要不是这时候跳广场舞的不多,她宁愿晚上去挑广场舞。

哎,十八岁的身体,50岁的心理啊!

提前就想过上退休生活。

不过早上天刚蒙蒙亮,早起去学打太极,陈姗姗起初还不适应,学着学着,发现还不错。

适合她这个运动懒人,而且方便,室内室外都能锻炼。

结果就是,由早上她一人去广场,满满追加为三口人都去。

......

时间很快到了9月3日,陈军结束了两周的军训生活,当然也晒黑了两度。

放假在家一天后,9月5日正式进入高一生活。

学校有食堂,陈军吃了几次后,发现不好吃,中午每天都回家吃饭。

陈姗姗高中住校时每周生活费才不到10元,轮到弟弟陈军时,不想委屈他,即便他每天回家吃饭,还是给他生活费。

但陈军没要,他当时原话是:

“我又用不到钱,缺什么,放学找姐要,你就给我买,我要钱干嘛?”

陈姗姗:“......”

挺好的,是金钱为粪土!

跟前世厌学不同,这一世转到十六中,陈军很喜欢读书,跟同桌相处的也不错。

放学不再是窝在房间里,而是经常跟同学去打球,想来这一世应该也不会近视了吧,高三参军的希望是不是更大了?

9月16日。

终于等来拆墙通路的消息了。

陈姗姗高兴之余,想起一首被自己遗忘的事来。

好像自打救了那个少年后,没再有反噬的感觉,看来那被救的男孩对自己的感激之情那是如滔滔江河般辽阔啊!!

陈姗姗这几天特别开心,一开心就想吟诗作对的。

啊哈哈哈!

9月20日,街尾这边几百米的围墙全部拆好,修路。

9月26日,开始陆陆续续有人来问商铺租房。

陈姗姗没租,不急,再等等,这时候租,价格太低。

也跟吴信特别交代,路修好之前,她不会出租。

9月30日,国庆节放假前期,有浙商大佬们钞能力,不仅300多米的路修好了,红绿灯也架好了。

而锦华街之前转租的、或者装修好没上货的各个商家,都铺满了货。

国庆假期当天,涌来大批消费者。

好多是临城市学院的学生,也有从对过的百货商场过来的。

陆陆续续吸引不少小吃摊过来摆摊。

锦华街走的是中高端路线,在这里开店的大部分是全国连锁品牌,价格又比购物中心要低一些。

反倒是吸引不少中产收入的人群过来消费。

短短三天,客流量在临城市稳居第一,而原本街尾位置,陈姗姗买下的这几套商铺,黑漆漆的没营业,就显得有些突兀。

10月4日,吴信来找陈姗姗,原因是有原来的卖家问,能不能加钱买回去,陈姗姗果断决绝。

锦华街现在房价涨回到开盘价的三分之二了,用不了多久就会突破开盘价,一路疯涨到临城市最高的价格。

她是傻了才现在卖。

虽然不会卖,但是可以租了。

街尾商铺不仅是路口位置,拆墙后,门口的位置也拓宽了两米,看中这个位置的人很多。

最终陈姗姗留了间40平的那间,连着的25.35.50.70.80这五间,租给了某大牌女鞋,租金押三付六的形式,每半年支付一次。

每半年按照实时市价重新签租房合同。

要不是陈姗姗缺钱,她决定会再等一个月,那时候租金更高。

没办法,因为她需要钱去买城西边垃圾场旁边的小区。

不过即使这样,陈姗姗收的租金也是高于旁边一倍的价格,260平方半年房租4万。

90平租的是卖真皮皮具的,每三月收一次,租金比街尾那五间要低一些,5400元,三个月。

商铺一共租了4万5千4百元。加上手上1万8千块,总共有6万3千多块。

应该够买城西那边的西开宿舍了。

临城市最西边,八九十年代是矿工宿舍,因为地势低洼,还有大小不等的鱼塘。

自打04年开始,鱼塘周围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连带着矿工宿舍成了危房。

除了几户无儿无女的独居老人外,能搬走的都搬走了。

矿工宿舍楼不仅是二十多年的老房子还是危房,有些墙体都裂开了,谁敢买?

陈姗姗找吴信问了那边的房子,吴信那表情跟生吞了鸡蛋似的。

“陈老师,那边房子,可不敢买啊!”

买商铺至少还能等着升值,可这买个危房回来,干嘛?

陈姗姗没多说什么,只是对吴信这人的人品认可度又加了几分。

“我有我的用处,吴经理就说那边的价格就行。”

吴信想了想,又翻了翻电脑,“陈老师,那边这两年都没有成交房源,基本算是给钱就卖,算是咱们临城市房价最低的房子了,

我这边也没有那边的房源,主要是那边的卖房没有中介敢接的,我现在正好也有空,我去帮您问问。”

“我跟你一起过去吧,正好也看看。”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