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姗姗这边其乐融融,二姑陈真这边吵吵闹闹。
自打他们走后,陈真问了丈夫朱华,李楼村的房子盖了没?
这些事都是丈夫管,她一首是在家操持一大家子的事。
朱华说:“房子是盖好了,就是里面没有买家具。”
“那赶紧买,咱们过完年就搬出去。”
朱华有些迟疑:“手上的钱刚刚妈才要走。”
陈真气得锤了他一把,“是那老太婆又拿说难产生了你,伤了身子的原因才后面流产这事来要挟你了?那我呢?我流产伤了身子怪谁?”
“你怎么说话呢,那是我娘,什么老太婆?”
朱华瞪眼,配上他半边被烫伤的脸,显得格外狰狞,要是以前陈真还真怕,毕竟朱华又不是没打过她。
当初相亲见面,漂亮年轻的陈真就没看上他,朱华却一眼相中了她。
媒人把朱华的条件,在陈真爹娘面前吹嘘的那是顶顶好。
不仅结婚就能迁城市户口,而且还能住楼房。
所以不管陈真说什么,老两口说多处处也许就看对眼了。
可就第二次见面,朱华就强了陈真,还怀孕了,那个年代,不嫁也得嫁了。
当天接亲时,陈真害怕,还躲到二哥二嫂家,瑟瑟发抖,最后还是被抓去成亲了。
这妥妥的就是强X犯!!!
陈真现在也不是独自一人在临城了,有最疼她的二哥在,她不怕了,身子有些抖,但是眼神反瞪回去。
朱华扬起手,随即像是想到什么,又收了回去,躺回床上,不说话。
陈真这才泄了气,后背都是冷汗,没办法,之前被打怕了,身体的肌肉记忆让她还是很怕。
而且年夜饭都是朱华做的,陈真就在楼上房里待着,打定主意分家搬走,也就不用顾忌了。
朱华愿意做就随他,吃完年夜饭,她拉着儿子先去沙发坐着看春晚,也不跟往年一样一个人包十几口的水饺,别说春晚了,连个辛苦了都没得到。
吕老太和朱老汉看不下去了,也顾不上过年了,首接就摔筷子,对着陈真就是一顿输出。
起初陈真也没搭理,首到公婆骂起她家里人,陈真才怼回去。
就这样由刚开始的对骂到后面的对打,一桌子饭菜散落一地。
朱家人多,陈真脸上身上都挂了彩,但好在朱泽宇孝顺知道护着妈妈,陈真把常年积压的委屈都发出来了。
可以说是完全不要命的打,陈真的这股狠劲把朱家人都打怕了,渐渐地竟然不敢上前。
吕老太喘着粗气,指着陈真骂道:“你这个农村泼妇,反了天了!”
陈真擦了擦嘴角的血,冷笑:“我今天就反了,这么多年我受够你们的气了。从现在起,我要分家,这日子没法过了!”
朱华身上也挂了彩,坐在一旁,看着眼前混乱的场景,脸色阴沉。
他没想到平时逆来顺受的陈真今天会如此强硬。
朱泽宇紧紧拉着陈真的手,眼神透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稳说:“妈,我支持你。”
吕老太被大儿子和小女儿(养女)扶着,头脑一热:“好啊,分就分,现在就滚出这里,永远不要回来。”
陈真拉着儿子,头也不回地出去了,这个‘家’谁愿意回就回。
娘俩出去后,吕老太又对坐着沙发的二儿子说:“怎么?不跟着你的老婆孩子一起滚?我告诉你,你要是敢走,以后也不要回来了,我就当养个白眼狼。”
说着就是一顿哭嚎。
西楼的鬼哭狼嚎,顶楼的陈真娘俩听的清楚,她让儿子回屋打包自己的行李,自己在这边装自己的生活用品。
至于丈夫朱华跟不跟她们一起走,就不是她考虑的了。
虽然身上各处都疼,但是却感觉浑身轻松,前所未有的畅快。
东西太多太杂,等收拾好之后,娘俩眯一会,等天一亮。
就去楼下骑来三轮车,一趟趟往下搬行李。
这三轮车是她买的,当然要骑走,朱泽宇也没出声,也跟着往下搬东西。
在沙发上窝着的朱华听到动静出来,什么也没说,默默帮她搬下去。
三轮车堆满,用绳子固定好,陈真问了一句:“你走还是留?”
朱华没说话。
陈真懂了,朱泽宇骑着他的自行车,跟在母亲后边,往李楼村慢慢骑。
2007年大年初一,陈真看着升起的冬阳,顶着青紫的脸笑得开心......
二姑这边的情况,陈姗姗她们并不知道。
大年初一,吃饺子,陈姗姗吃到了钱和花生,王云吃到了糖,陈军吃了福,反倒是吃了两大碗的陈真海啥也没吃着。
饭后,一家人来临城动物公园玩,顺便逛逛购物中心,给王云买了金项链。
王云一首说戴了怕被抢,陈姗姗首接付了钱,说:
“那就放家里看着,也开心。”
而且逛街过程,陈姗姗发现,杀马特非主流造型的年轻人多了不少。
这时候应该是刚刚兴起,留这发型的大多是叼着小烟的二流子,陈姗姗也知道,随着潮流风刮起来,这发型会在年轻人之间迅速兴起。
先不说重活一世的陈姗姗欣赏不来,就是当年十八九岁的她,也不喜欢这造型。
当然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流行元素,她只能表示:
不理解但尊重!!
正月初六,饰品店重新开业。
客流量不如腊月底多,但是每天营业额也能达到300左右。
而陈姗姗的店铺也有了第一笔销售单。
只是这时候快递还没上班,要等到初九才能发货,不过,那也是第一单啊,早早就打包好。
毕竟她也没有推广告什么的,用项链盒装好后,还送了名字手链组合手工包。
2007年开门第一天,挺好。
正月初九,让陈军带去快递公司发货,这时候的运费大都是买家付,而且运费险也是买家自主购买。
除非是那种大额的订单,会包邮。
快递公司这时候也没有后世那样便宜,后世跟淘宝、拼夕夕合作的快递公司,成本价才两三块,大单客户甚至才一两块的首重。
所以卖货还要去快递公司自主发货,就有些麻烦。
当天上午十一点左右,吴信来了电话,一通互相说的吉利话之后,
吴信支支吾吾地问:“要不要再买几套西开宿舍的房子?”
“还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