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周围一片忙碌,温梨初悄无声息地踏上了食堂二楼的阶梯,心中带着一丝期待。
她的目标是寻找那些——冻品与干货,打算将它们收进自已的空间里,以备不时之需。
二楼的世界仿佛是一个被遗忘的美食宝库,各式各样的餐馆与小店并排而立,每一家都曾是同学们欢聚的乐园。
第一家是个麻辣烫店,这会儿自然是空无一人,丧尸也早就被他们解决掉了。
里面亮着灯光,照亮了整个区域。
墙上挂着各种麻辣烫图片,还有一些店家自制的特色招牌,光是看着,就能感受到麻辣烫的美味。
烹饪区放着两口大的煮锅,一般是用来烫菜的,锅里面加入各种底料,混合着麻辣鲜香的味道,冒着热气。
但现在早就没了麻辣烫的香味,原本鲜艳的汤色变得暗淡,油脂层变得不再清澈,而是呈现出一种油腻、黏稠的状态。
散发出一种酸臭、霉味还有发酵过的味道。
这些气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非常难闻且令人不适的“馊味”。
刚才在一楼食堂,温梨初就已经感受过这种味道,现在再次面对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略过,直接进入里面。
保鲜冰箱内,各式蔬菜琳琅满目,排列得整整齐齐,仿佛还在等待着顾客的挑选。
翠绿的青菜、鲜嫩的白菜、新鲜的花菜与香菜,还有那些轻盈的生菜与菠菜,叶子上虽然已覆上了一层薄薄的冰霜,却依然能想象到它们新鲜时的脆嫩与甘甜。
还有那些清爽的黄瓜、沉甸甸的冬瓜,以及各式菌菇如平菇、香菇、金针菇,它们在冷藏的呵护下保持了最初的形态与色泽,只可惜,时间的流逝让这份美好逐渐蒙上了阴影。
温梨初轻轻地拉开冰箱门,一股混合着蔬菜与冰霜的凉意扑面而来,但仔细嗅辨之下,还能察觉到一丝不易察觉的异味,那是食物开始变质的前兆。
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惋惜,这些曾经让人垂涎欲滴的食材,如今却因时间再无食用价值。
真是可惜,不能吃了,多好的东西啊!
温梨初在心中默默告别了这些食物,转而继续寻找那些能够带给她希望的冻品与干货。
里面矗立着一台大型冰柜,宛如一个食物宝库,静静地守护着食物的美味与新鲜。
温梨初伸手将冰箱门缓缓拉开,一股清冽的冷气夹杂着食材特有的香气迎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满满当当的冷冻美食。
肉类区,一排排整齐地摆放着,有纹理细腻的肥牛卷和肥羊卷,层层叠叠,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火锅盛宴的热闹;还有切成薄片的五花肉卷,色泽;风味的培根,等待着在麻辣烫滚烫的汤底中绽放出的油花与香气。
旁边则是各式冷冻丸子的领地,形态各异,色彩斑斓:Q弹的章鱼丸,每一颗都很大,用料十足;经典的撒尿牛丸,外皮光滑,内里汤汁丰盈,等待着在咀嚼间爆发出令人惊喜的滋味;还有那圆润可爱的猪肉丸、晶莹剔透的水晶包、鲜嫩的鱼豆腐以及Q弹软糯的亲亲肠,每一样都是麻辣烫的必选食材。
再往深处探索,海鲜的鲜美气息愈发浓郁。
虾丸、鱼丸、蟹棒等海鲜制品琳琅满目,面粉之中加入海鲜,为餐桌增添了几分海边的风情。
精心制作的蟹排、鱼味卷、夹心鱼饼,蛋饺,肉卷,虾饺,不仅外形,更是在口感上追求极致,让人一尝难忘。
还有精致的火锅饺、迷你燕饺,水晶包,也能在麻辣烫煮锅的翻滚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成为餐桌上的小惊喜。
鱼籽包更是别具一格,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鱼籽在舌尖跳跃的欢快,为味蕾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冰柜里除了荤的,当然也有素的。
粉糯的芋头,经过烫煮再加上麻辣烫汤底的鲜辣,更是软糯香甜。
冻豆腐被切割成块,放置于冰柜之中,既保留了豆腐原有的细腻与豆香,又在低温下赋予了其独特的口感。
煮熟之后,轻轻一咬,汤汁四溢,与各类酱料或汤品搭配,都能激发出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味。
金黄的芝士年糕,不仅外观,更蕴含着浓郁的芝士香气与年糕的软糯。
鹌鹑蛋,那嫩滑的口感与丰富的蛋白质,一口一个,回味无穷。
紫薯糯米球,以紫薯的天然色素为外衣,包裹着软糯香甜的糯米心,每一口都是对味觉的极致诱惑。
温梨初随手取出几样检查,只见它们都被妥善地保存在冷冻状态下,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冰霜,丝毫没有影响它们原有的鲜美与品质。
轻轻触摸,冰凉的感觉瞬间传递至指尖。
这下可以放心了,冷冻区的食材都好好的。
空间是可以直接把东西收进去,但温梨初也不能把冰柜里的全部东西收走,开始寻找可以打包的东西。
细心地在店内搜寻着,最终发现了几摞整齐的PP塑料盒还有打包碗一类的,这些盒子结实耐用,正是用来分装食材的理想选择。
冰柜里东西温梨初拿走了三分之二,挑选了几种自已喜欢的,多拿一些,毕竟还有其它同学在,总得给人留一点。
又找到几种干制豆制品,如豆腐干、豆腐皮、兰花豆腐串,打结成串的豆皮结,以及香脆可口的炸腐竹,每样都收了三分之二。
接着,目光转向了一系列需要泡发的干货区,那里摆放着宽窄不一的粉条——宽粉的柔韧、细粉的细腻、红薯粉的Q弹、火锅面的劲道、金黄的玉米面,还有独特口感的牛筋面,每一种都让人垂涎欲滴。
温梨初也不管喜欢不喜欢,这些可都是主食,能饱腹的,管它什么口味,先拿下再说。
每样都只保留了一小部分,剩余的都被收入空间。
店内深处的小厨房,一股浓郁的麻辣烫香气扑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