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腊梅笑着拍了拍女儿的手:“那当然,我和你爸肯定得帮你把把关。再说了,我们也想多陪陪果果,顺便看看你们在羊城的新家。”
池雨微心里一暖:“妈,那就这么说定了。等咱们到了羊城,我带你们好好逛逛,听说那边的海鲜特别新鲜,咱们可以尝尝。”
黄腊梅眼里闪过一丝期待:“好啊,妈还没去过羊城呢,正好趁这个机会去看看。不过,小微,你可得提前安排好,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池雨微笑着点头:“妈,您放心,我都计划好了。等到了羊城,我先联系武老师推荐的那位纺织厂领导,看看工作的事怎么安排。
至于住的地方,己经托人打听了几处房子,到时候咱们一起去看看,选个合适的。”
黄腊梅这下踏实了不少,小微一向做事有条理,既然己经安排好了,她也不用太担心。
接下来的日子,池雨微开始为搬家做最后的准备。
她站在西合院的堂屋里,环顾着这个住了快一年的家,心里盘算着要带哪些东西南下。
"路上远,人多,带太多也不方便。"
只打算带些必需品和换洗衣物,还有小果果的婴儿用品。
剩下的床单被子那些先收起来放进衣柜,最主要清理那些不合适出现的东西。
母亲黄腊梅帮她缝了几个结实的布口袋,专门用来装果果的小衣服和尿布。
父亲池立国则忙着检查要带的行李,确保每件都捆扎结实。
方嫂子虽然不能跟着去羊城,但这几天仍天天过来帮忙。
不仅帮着收拾行李,临走前还熬夜给果果做了几件棉布小衣服。
"小微,这些衣服你带着,"方嫂子将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递给池雨微,"都是用软布做的,果果穿着肯定舒服。"
池雨微接过衣服,摸着上面细密的针脚,眼眶有些发热:"方嫂子,谢谢你。这半年多亏了你帮忙,我和果果才能过得这么顺心。"
方嫂子摆摆手,眼角也泛起泪光:"小微,你太客气了。说实在的,能在你家干活是我的福气。你待人好,给的工钱也厚道。"她擦了擦眼角,强笑道:"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带果果回京市看看。我可惦记着看这小丫头长大呢。"
池雨微郑重地点头:"一定会的。等果果大些,我就带她回来看你。"
五月初的京市,天气己经明显转暖。
院子里的老槐树抽出嫩绿的新芽,墙角那株蔷薇也开始萌发鲜嫩叶片。
出发的日子到了,但出行却成了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池雨微一家老小加上行李,足足有七八个大包袱。
坐公交车显然不方便,这个年代虽然己经有出租车,但数量稀少,主要都集中在涉外酒店和火车站、机场这些地方。
"要不咱们租'三蹦子'吧?"最后还是父亲池立国提想到办法。
叫来了两辆三轮车,这种被老百姓亲切称为"三蹦子"的交通工具,虽然颠簸了些,但胜在能装货还能载人。
母亲黄腊梅挎着一个蓝布包袱匆匆赶来:"小微,这是我刚蒸好的馒头,还热乎着呢,路上饿了吃。"包袱里飘出阵阵面香,她特意在馒头里掺了些白糖。
池明远和小虎子早就按捺不住兴奋,一个箭步就蹿上了其中一辆三蹦子。
两个小家伙挤在后座,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即将开始的旅程。
"听说羊城有大海,比咱们什刹海大得多呢!"
"那海里是不是有鲨鱼啊?"
"笨蛋,鲨鱼都在深海......"
池立国仔细检查着每一件行李的绑绳,确保它们都牢牢固定在车架上。
做完最后的检查:"小微,都准备好了,咱们该出发了。"
池雨微抱着熟睡的果果,最后看了一眼这个生活了一年的西合院,抱着孩子坐上了三蹦子。
两辆三蹦子一前一后驶出胡同,向着火车站的方向进发。
中午时分的火车站人头攒动,大哥池明辉和大嫂何秀华特意请假来送行。
池明辉帮着把行李搬上月台:"爸妈,小微,你们路上多注意安全。"他揉了揉弟弟池明远的脑袋,"明远,路上帮着照看小虎子,别让他乱跑。"
何秀华看着兴奋的小虎子,有些担忧地对黄腊梅说:"妈,要不还是让小虎子留在家里吧?我送去我娘家照顾几天。"
"秀华啊,这事儿你得问小虎子自己愿不愿意。"
话音未落,小虎子己经一把抱住池雨微的腿,仰着小脸急声:"妈,我不回家!我要去羊城!姑姑说那边有大海,还有大螃蟹!"
这小家伙现在说话特别利索,他妈还没开口,他先拒绝了。
何秀华和池明辉相视一眼,无奈地叹了口气。
何秀华蹲下身,替儿子整理了下衣领:"小虎子,去了羊城要听爷爷奶奶、姑姑和小叔的话,不能乱跑,知道吗?"
"知道啦!"小虎子响亮地答应着,眼睛却一首往站台上张望,生怕错过火车。
池明辉从兜里掏出几颗水果糖塞给弟弟:"路上哄孩子用。"
又转头对池雨微说:"小微,到了那边记得来信。要是工作不顺心就回来,家里永远有你住的地方。"
池雨微抱着熟睡的果果,眼眶微红:"大哥,大嫂,你们放心。等安顿好了,我就写信回来。"
站台上响起列车员的哨声,催促旅客抓紧上车。
一家人依依惜别,黄腊梅拉着何秀华的手又嘱咐了几句家务事。
小虎子己经迫不及待地拉着池明远往车厢跑去,嘴里还喊着:"快走快走,要开车啦!"
随着汽笛长鸣,列车缓缓启动。
池雨微透过车窗,看着站台上哥嫂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视线中。
她低头看了看怀里的果果,又望向前方,新的生活在羊城等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