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从边镇流民到大帝

第127章 罢免宰相

加入书架
书名:
北魏:从边镇流民到大帝
作者:
雷乎乎
本章字数:
8094
更新时间:
2024-12-08

近一年来陈寅没有外出作战,打了一辈子仗,这不得好好享受享受,于是每天都沉迷于美色之中,夸张的时候一个月只上了四天早朝。

其余的政事只要不是大事都交给了司马子如,贾思勰,韩秀,段荣,崔季舒几位宰辅去干。

陈寅这懒散的行为不但没有让文官们讨厌,反而纷纷称赞陈寅的圣天子,垂拱而治,文官们纷纷写诗词赞颂陈寅。

虽然在朝政上懈怠了一些,陈寅在其他地方确实成果喜人,自已每天和萧玉姚三姐妹腻歪,还有柳凤儿柳凰儿游戏。

后宫的妃子纷纷怀孕,谢柔生下了陈寅的第三子,陈寅给取名为陈武,萧家三姐妹生的都是女儿,柳凰儿姐妹生的分别是五子和六子,取名为陈寒,陈照。

经过陈寅的努力,自已这个陈氏皇族可谓是人丁兴旺。

陈寅一统天下之后,上朝的次数减少,这让崔柳等年轻的清贵文臣不满意,私底下聚会,崔柳道,“陛下太安于享受了,天下初定,陛下就经常不上朝,让司马子如等宰辅把持朝政,这会让给我大元朝埋下祸患,君为人臣之父,父亲有错,做儿子的应该劝说!”

陈洛裴原还有近两年的进士状元也是纷纷附和,“崔兄说的对,我等应当一起求见陛下,当面劝诫!”

“对对,同去!”

崔柳三人带头,一群翰林院文官浩浩荡荡朝着皇宫而来,皇城门外,崔柳带头道,“我等臣子请求面谏陛下,请陛下赐对!”

韩离总管出了宫门,看着这群翰林和御史,“诸位大人,稍后,我去通报陛下!”

陈寅坐在龙椅上观赏宫女跳舞,悠扬的琵琶声传来,宫女跳的是西域地区的传统舞,身边柳凤儿依偎在陈寅身边。

韩离进入殿内,躬身道,“陛下,外面翰林院连同御史台诸位大人要求面见陛下!”

陈寅挥手,们退下,“他们有什么事?”

“他们......他们说陛下荒于朝政,沉迷享乐,一定是被奸臣蒙蔽,请求当面面谏陛下!”

陈寅恼怒道,“这点小事也来烦我,朕都一统天下了,打了几年的仗,就不能享受享受?我是不是对文官太宠爱了?去把他们给我轰走!”

韩离刚要走,陈寅又改口,“算了,他们想劝谏,也不是是不行,每人先打二十大板子,再来劝我!”

韩离来到皇城门口,开口道,“诸位大人,陛下说了,要想当面劝谏,每人先打二十大板,诸位大人都是体面人,想必不会想挨打吧!”

崔柳一脸正气,“臣等为国劝谏,打板子算什么,别说二十板,打一百板子也没事!”

被皇帝打屁股,这可是青史留名的事,可恶被这崔柳抢先一步,其余人也不甘示弱

“对打就打,臣不怕!”

“臣要冒死进谏!”

十几名文官被锦衣卫脱掉裤子,就在皇城外开始行刑,临行刑前,韩离给了个手势,执行的人心领神会,就打个皮外伤,外表看着唬人就行。

一顿板子下去,这些细皮嫩肉的清贵老爷纷纷惨叫,屁股打得起血印。

打完之后,有一半的人晕了过去,崔柳体质不凡,跟没事人一样站了起来,傲气道,“劳烦韩总管带我等入宫!”

崔柳几人见了陈寅,行礼之后,开口道,“陛下刚一统天下,根基未稳,怎么能沉迷女色,须知道纣王沉迷妲已亡国,周天子烽火戏诸侯,为博褒姒一笑,失了天子之位。”

柳凤儿在陈寅身边,感觉浑身不自在,这是在骂我吗?真是可恶的清流文官。

陈寅淡淡道,“就这些,还有吗?”

崔柳继续道,“宰相司马子如一手遮天,包揽朝廷大事,国法规定宰相五年一届,司马子如恋栈不去,请陛下罢免宰相之位!”

陈寅发怒,拍桌子道,“宰相为我大元兢兢业业,立下大功劳,并无错漏,怎么能轻易罢黜,此事不要再提,你们先回去吧!”

见陛下似乎发火,崔柳此时也不敢顶撞,“乖乖的离去!”

政事堂,司马子如知道了自已被弹劾,生气的道,“这个崔柳,当初殿试老夫还给他高分,现在这个白眼狼居然反过来污蔑老夫,真是喂不熟!”

过了几天,朝会之上,司马子如自动请辞宰相之位,“陛下,老臣请辞宰相之位,免得有人弹劾老夫恋栈不去!”

陈寅为难道,“爱卿功劳甚大,要是你退了,谁能接替你?”

司马子如明白了,陛下也有换个宰相的意思,于是道,“贾思勰相公才华出众,可接替臣!”

陈寅点头,于是道,“既然这样,那就传旨,司马子如保留参知政事职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命为通辽都督府都护,窦泰为通辽都护府节度使,你们二人平级,一文一武,希望爱卿能稳定辽东!”

司马子如见到陛下还是对自已委以重任,不是坐冷板凳,自已不过三十九岁,在都护府干几年还是能继续回到中枢,于是很愉悦的跪地接旨,“臣遵旨!”

“贾思勰接旨,朕任命你为宰相,参知政事,中书门下平章事,录尚书事。”

贾思勰面色严肃,话少,不苟言笑,但是做事是雷厉风行,对于农事更是顶尖专家,他当宰相倒是没人反对,“臣领旨!”

崔季舒和韩秀看着不到三十岁就当宰相的贾思勰,心中打着算盘,看来陛下不喜欢宰相一直当,那五年之后,自已也能坐坐宰相的位子。

眼见司马子如被罢免,正准备跟司马子如划清关系的人,又热情的凑上来,司马子如走的时候,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来送行。

但是作为枢密使的高欢没有来,高欢从跟随陈寅起兵就知道陛下对于武将是时刻防备,自已这个枢密使和前宰相即使是好友,平时都减少了来往,以免被陛下猜忌。

贾思勰给司马子如敬了一杯酒,“祝司马兄一路顺风,早日归来!”

“借你吉言!”司马子如一饮而尽,翻身上马,一百骑兵护送着上任。

贾思勰本人不善言辞,接任宰相之后采举了萧规曹随的做法,对于司马子如当宰相时候的政令没有改动,不过本人把重心放在了农事上。

贾思勰和工部尚书徐良合力,不断更新农具,贾思勰本人也带头编写了《齐名要术》,把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写在书上,再以低价卖到全天下。

大元境内因此各种农作物开始多了起来,开始出现在市场上售卖。

随着陈寅鼓励商业发展,整个北方的商业发展繁荣,短短几年就出现了好几个大的商号,经营着米面,茶盐等行业,这些商号都是大世家门阀扶持起来的大商人。

人一但有了钱就会想权力,这些大商人动了歪脑筋开始想捐钱谋官,但是在华夏,自古以来商人都是不入流的,商人的本质就是追逐利益,为了钱什么坏事都干,还有抠门。

因为不抠门压榨工人,如何存下钱,如何有钱,让这些良心坏的商人从政,天下百姓将生不如死。

后世的德国就是例子,一个面包卖五十万马克,这谁吃得起。

陈寅通过锦衣卫知道有商人买官之后,直接下了圣旨,明发天下,所有商人一律不能从政,敢买官的直接抄家,要当官就必须通过考试科举,当了官之后不能经商,如果被发现就地抄家。

当然只有爵位,没有实职的武将可以经商,因为这些人放弃了兵权,做点生意是应该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也是这样的,让开国勋爵富贵养老。

朝廷的圣旨一下达,立刻就有十几个买官的商人被抄家,所得的财产全部收归朝廷。

商人被抄家,世家门阀们也是拍手称快,世家大都是耕读传家的大地主,对于商人这种不入流的阶层都是看不起的,这些家伙想上天,自然要被收拾。

由于 朝廷暂时无战事,陈寅想着是不是要修点东西,每个大一统王朝都有奇观,入乡随俗,自已不修一个,怎么行!

于是陈寅下旨意,召集了工部尚书徐良,还有宰相贾思勰,“帝国疆域广大,若有战事或者叛乱,朝廷反应不及,恐会发生大乱,朕决定以洛阳为中心,修建三条官两条大的官道!”

“一条直通西域,一条通向江南和岭南!”

贾思勰看了一眼头皮发麻,这么长的路,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陛下,朝廷刚有点家底,可修不起这么长的路啊!”

“朕知道,所以只需要每年有空的时候,把当地的人丁征集徭役,每个郡县负责自已那一段,朕也不是要马上修好,花费二十年,每年修一点,你看如何?”

贾思勰和徐良在脑中想了一下,花费二十年征发几百万的劳力,如果每年修一点点,确实和平时服徭役没什么区别,况且修好了,连接整个朝廷的疆域,这又是一件名传千古的大活。

贾思勰道,“如果不着急的话,那确实可以!”

修官道的事情一确定,陈寅任命徐良为总管,负责监督设计图纸,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由贾思勰负责帮忙调配。

手下的能人太多,陈寅自已把大事都甩了出去,让这些家伙去干,自已反而清闲下来,于是陈寅想到了个有意义的事,那就是教书。

兴致来了,陈寅亲自当起了教书先生,把帝国未来的接班人都叫了过来,亲自教导。

高欢府邸,高欢接到中旨,韩掌印亲自上门,“高王,陛下有旨意,为了培养国家的未来栋梁,请高王府上年满七岁的嫡子,每月初一,十五,二十到宫中听课,陛下亲自教导!”

韩离说完了旨意,高欢呆住了一瞬,“高王,高王难道不乐意?”

高欢欣喜的道,“怎么会,陛下天纵之资本,能得陛下亲自教导是犬子的福气,臣遵旨!”

等韩离走后,高欢把高澄和高洋叫了过来,尽管高澄大逆不道,睡了自已的小姨娘,但是因为长得帅又是嫡子,高欢也忍了,现在两人又和好如初。

高欢对嫡子高澄溺爱,但是对于听话懂事的次子高洋确是另外一副嘴脸,因为高洋长得又瘦又黑又丑,和一家子帅哥美女的高家格格不入,简直不像亲生的,高欢对高高洋很是嫌弃。

高欢面色冷峻地说道:“高洋啊,等会儿你见到了陛下,可千万不能胡闹,更不许惹怒陛下!记住一定要多低头,把姿态放低一些,千万别让你的怪模样惊吓到陛下!”

话音刚落,他便转头看向一旁的高澄,脸上瞬间浮现出一抹温和之色,轻声叮嘱道:“澄儿,上课时可要专心听讲,陛下乃是天资聪颖、才华盖世之人,只要你能从中学得一星半点,那都足以受用终身啦。”

高澄连忙点头应道:“嗯,父亲大人放心,孩儿明白了。”

而此时站在旁边的高洋,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父子间的温情互动,再想想自已所受到的区别对待,心中不由得燃起了一股熊熊怒火。

高洋愤愤不平地冷哼一声,暗暗咬牙切齿道:“哼,你们给我等着瞧吧!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刮目相看的!”

除了高澄和高洋这两位高王嫡子外,尔朱文殊、尔朱菩提以及尔朱普贤这三位小舅子同样受到了皇宫的邀请,得以踏入皇宫听陈寅授课。而在剩余受邀之人当中,则还有有段歆与斛律明月这两位深得陛下喜爱的人物。

在众多武将之中,像彭乐之类的将领们由于太过年轻,他们的孩子甚至都还未满七岁!年龄如此之小,自然无法参与这次难得的听课机会。

尽管心中充满了遗憾,但也只能无奈地放弃。可是,看着段歆,斛律明月有幸能够得到陛下亲自教导,彭乐等人心底的嫉妒之情简直犹如熊熊烈火一般燃烧起来。

“哼!这些小家伙可真够幸运的!竟然能够得到陛下的亲身教诲。若是我早些知晓此事,早在前几年就该赶紧生孩子!”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