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从边镇流民到大帝

第132章 制造水泥

加入书架
书名:
北魏:从边镇流民到大帝
作者:
雷乎乎
本章字数:
4084
更新时间:
2024-12-08

西征大军刚出发了三天,一群穿着羊皮衣的草原使者来到洛阳,这群大约五百人的使节团带来了许多的草原特产,骆驼和马上驮着大包大包的货物。

领头的使团头领名叫阿力满,阿力满来到礼部衙门,礼部尚书韩秀在大堂会见了阿力满。

阿力满弯腰单手抱胸口,“朋友,我是突厥使者,代表我家古利可汗求见大元可汗,商谈两家结盟的事宜。”

韩秀面色冷淡道,“不好意思,你们突厥不经过大元同意,擅自攻打我们的好朋友柔然人,我们的皇帝陛下震怒,已经派大军讨伐突厥,结盟不必再谈,使者请回吧!送客!”韩秀言罢,直接离去,留下阿力满在原地目瞪口呆。

“怎么就出兵了呢,怎么就出兵了呢!”阿力满喃喃自语,“你们大元不能这样,欺负小国,这会让天下人耻笑的,我抗议,我要求见大元皇帝!”

阿力满被礼部的衙役架着胳膊拖出了大门,砰的一声,大门关上,阿力满原地呆滞许久,失魂落魄的离去。

皇宫之中,陈寅除了处理朝廷大事,其余时间开始搞起了手工活,陈寅模糊记得水泥是石灰加上黏土磨成粉,然后再经过高温煅烧成的。

随着皇帝的下令,锦衣卫在全国各地找来了十几种黏土,陈寅亲自拿着石头碾子把土打磨成粉,柳凤儿拿着毛巾给陈寅擦汗,好奇的问道,“陛下你是在干什么,这都快半个月了?”

“我正在研究水泥,这东西和上水,能把石头沙子连接成平地,做出来的路面几十上百年不坏,用来修路建房子,那可是太方便了。”

柳凤儿点头,“如果真像陛下说的,那还真是利国利民!”

韩离见到陈寅满头大汗,接过石碾子,“陛下休息下,让老奴来磨粉!”

“行!”

韩离熟练的把黏土放在石槽里碾磨,双手用力推。

陈寅把石灰和黏土混在一起,然后再用炭火烧,等成品出来之后,陈寅迫不及待的叫人,拿细沙和石头,简易的水泥搅拌之后把东西粘起来。

两个时辰之后,水泥干了,石头被牢牢的粘住,陈寅满意的看着自已研究快一个月的成果,虽然是简便版本的,比不上后世的水泥,但是在古代有总比没有好。

陈寅召见了工部尚书徐良,亲自演示了一遍自已发明的水泥,“这水泥修路,不仅宽,而且平,以后全国的官道都要用这个修!”

徐良亲自用了一遍后激动道,“有此神物,臣有信心十年把连通全国的官道修好!”

陈寅拿起几种黏土放在手心,“这水泥是好东西,朕研究的是粗略版的水泥,你叫人继续研究,看能不能改进,加点什么效果更好,现在全国的路就先将就用朕研究的水泥。”

“臣遵旨!”

政事堂,贾思勰,崔季舒,韩秀几人处理完公务,贾思勰发话道,“陛下已经半个月没上朝了,天天躲在后宫玩泥巴,不知道在弄什么东西!”

韩秀震惊了,“陛下怎么开始有了奇怪的爱好,玩物丧志,这可不行,丞相你可得多劝劝陛下!”

贾思勰点头,“再等等,等陛下上朝,我马上劝谏。”

水泥研究出来的第二天,大朝会上,贾思勰第一个开口,“陛下,臣听说你在后宫玩了半个月的泥巴,这不是圣君所为,陛下英明神武,可不能玩物丧志,毁掉了陛下的一世英名!”

崔柳等御史言官听说之后也是纷纷气愤的开喷,“陛下糊涂,不务正业,弃天下百姓于不顾,请陛下停止这种游戏!”

“陛下要多上朝勤政爱民啊,多少百姓都在等着陛下的救济!”

陈寅听这些文官的话,感觉血压飙升,怪不得李世民都想砍了魏征,自已是皇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怎么到你们嘴里,做什么什么错。

还好陈寅天身的大胸怀,能把对自已不好的言语自动过滤,压下心中的怒气,陈寅心平气和的道。

“诸位爱卿,朕这个泥巴可不是瞎玩的,经过朕的研究,徐尚书把东西拿出来!”

“是陛下!”

徐良招手,下属抬出来了一桶水和石头,沙子水泥,徐良解释了水泥是怎么做的,然后就在太极殿搅拌了水泥。

现场在大殿砌墙,好好的朝会变成了土木建筑展示大会,陈寅叫大臣站着等了三个时辰看看水泥是怎么回事,大臣们腿都站麻了,这是陈寅的报复,叫你们讽刺朕。

从早上等到下午,大臣人都站麻了,双腿颤抖,等水泥干了之后,徐良道,“诸位大人看看质量!”

不过两尺高的墙,经过水泥连接后 宛如一体,推都推不动。

“哎呀,真是好东西,用来修路确实方便!”

“建房子也能省却砍树,筑城墙也方便!”

大臣都是人精,一瞬间就想到了这东西的用处有多大,对国家的好处有多大,知道了皇帝不是真在玩泥巴。

但是崔柳几人还是嘴硬,“陛下的时间更宝贵,这些奇巧之技让徐尚书去做就行,陛下还是应该把心放在主业上!”

陈寅面色不悦,让徐良自已来,怕是几百年都搞不出来,“爱卿说的对,但是朕喜欢!”

陈寅哼了一声,宣布道,“退朝!”

陈寅退下之后,御史们都看着崔柳,暗暗佩服,这崔柳胆子是真大,从翰林院转为侍御史之后,仿佛火力全开,不仅监察百官,而且连皇帝都敢直谏。

御史是清贵,又不好惹,讨人厌,诸位大臣都离崔柳很远,生怕被弹劾。

回到后院,皇后尔朱英娥的住处,陈寅生着气,尔朱英娥问道,“陛下是怎么了?”

陈寅开口,“朕发明了利国利民的东西,这群文官说朕玩物丧志,真是的!”

除了生气,陈寅也没办法,毕竟自已用了宋朝以文御武的制度,只要不是胡说诬陷,文官不会因言获罪,自已连惩罚都不能。

“陛下别往心里去就好!”尔朱英娥对于政事不太关心,端来了米粥喂给陈寅,“来陛下喝粥!”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