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芸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也不知道他们口里说的“货物”是什么?
既然都找上帮派打听消息了,李秀芸觉得这东西,肯定是值钱又紧俏的。
那烟土晚点在收,应该没什么大碍吧!
烟馆就在那儿,货应该也跑不了吧!
她沉思了片刻,还是决定先去梅子滩,小李村看看。
她最晚明天就去把烟土收回来,一天多的时间,应该消耗不了多少烟土。
就是不知道,流出去的烟土会不会扣她的功德点。
李秀芸见秦书轩离开了,立马收起思绪,也悄悄地离开了。
知道地点,她也不用悄悄跟着他们。
她决定,自己先赶往小李村。
争取在金崇德和李二狗一行人到达之前,先探查清楚那里的情况。
金崇德那厮,想要黑吃黑,肯定会派人悄悄去查探,然后再行动。
这就给了她浑水摸鱼的机会。
等她查探清楚了,再见机行事。
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她先买了五六套麻布衣服,颜色都是选用耐脏的。
而后,寻了一个无人小巷,找了一个视线死角处,就进入了空间。
换了一套靛蓝色的衣裳,又重新化妆,化成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
又拿了个背篓,装了一些橘子,和水糖果,才出空间。
她在街上又买了些吃食点心之类的,向商贩打听清楚去往小李村的路。
就吃着肉饼,溜溜达达向江边而去。
到了江边的码头,李秀芸正好看到前方有一艘小船靠岸。
一对中年夫妇从船上下来。
男子背着一个大背篓,里面装得满满的,她还看见了腊猪脚。手里还提了一个鸡笼,里面装着两只母鸡。
女子则小心翼翼的提着一个竹篮,见上面盖的布呈现的弧度与小心护着的态度,她猜测里面装的应该是鸡蛋或鸭蛋。
两人看起来有些疲惫,但浑身洋溢着欢喜。
李秀芸以为他们是去城里卖东西的。
她有些馋腊猪脚了,想吃。
再加上,她最近也打算囤一些物资。
这些东西虽少,但能囤一点是一点。
“大叔,婶子,鸡蛋和腊猪脚怎么卖的?”
大娘提着篮子往怀里搂了搂,局促不安的回道“小伙子,这些东西不是卖的,是拿去走亲戚的。”
李秀芸尬笑着挠了挠头:“哈哈,大叔,婶子,抱歉,是我想错了。我还以为你们是去城里卖东西的呢。”
大娘见小伙子这么好说话,也安心不少。
虽说这小伙子穿的是麻布衣,可通体的气质让她有些畏缩。“没关系的,小伙子。”
与他们客气了几句,李秀芸就往船家走去。
还没走几步,就听他们二人小声交谈着。
“当家的,你说闺女这次怀的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大娘轻声说道。
“这我哪知道,男孩也好,女孩也好,都是咱们的乖孙孙。”她丈夫无奈的说道。
“那也是,我就是担心亲家那边在意嘛!也不知道闺女现在咋样了,自从他们搬去城里,我都有大半年没见着她了。”大娘有些担忧地说。
……
李秀芸听了一耳朵,没甚在意,走到船边,询问道“船家,船家,这船去小李村的吗?”
船家看起来,是个五十多岁身穿补丁摞补丁的麻布衣裳的中年汉子。
皮肤黝黑,身材魁梧,他回头看了看李秀芸。
见他衣着虽然普通,但料子很新,想来家境还不错。
“去的,小哥,您是包船,还是等等,凑几个客人再一起走?对了,走水路去小李村,是不能首达的,我只能送到龙王港的渡口。从那里开始,就没有船能进去了,您得步行一段路。”
李秀芸一边上船,一边说:“好的,我知道了,我要包船。”
“好嘞!小哥,里面坐。”船家热情地招呼着,带着李秀芸走到船舱里。
“嗯,需要多少钱?”
“包船的价格,是三块银元。”
李秀芸先付了船钱,再找了个靠前的位置。
而后放下背篓,坐在了小板凳上。
她从背篓里拿出一个橘子,剥开皮,轻轻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水在嘴里弥漫开来。
她看着船外的江水,思绪又回到了刚才听到的对话上。
她对那批货很好奇,对那个姓秦的,说的话也很感兴趣。
感兴趣的同时,又有些不解。
在偏僻小村子里建个码头和仓库。
他不知道,不应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
那他为什么会不满。
李秀芸有些感慨——一个帮派,管的范围还挺广的哈!
想到宋堂主说的 : 最近不太平,有些人也有些不安分,该敲打的敲打,该杀鸡儆猴的杀鸡儆猴。
这里面的信息量有些大呀!
这里的“不太平”,是指什么?
不安分,要敲打,要杀鸡儆猴。
这是指帮派里出了蛀虫或叛徒吗?
信息太少了,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算了,反正这些事和她现阶段要做的,没多大关系。
转而她又想起冯天莫来,这个人,她并不陌生。
在星城,冯天莫的名声颇高,他以一己之力创建了天狼帮。
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湘江偏上游的码头和商业区。
这个帮派通过控制货物运输和装卸业务,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和影响力。
他们与当地的商人、船员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利益,势力范围广泛。
在星城的商业圈中,冯天莫的帮派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与当地的商人、船员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并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利益。
尽管他的帮派,在规模和影响力上无法与青帮、洪帮、哥老会等大型帮派相提并论。
但他与盐帮、茶帮、匹头帮、竹木帮等帮派势力不相上下。
他为人处世圆滑,又与本帮关系密切。
因此在星城的江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她家在他的势力内,有几个仓库,因此与他也有合作。
现在什么东西值钱有紧缺。
她能想到的就是药品,武器与烟土。
想到武器,她内心里有些火热。
不过,转念一想,现在能流到这里的武器,应该没什么好货。
心里的火热又消了几分。
管它是什么?
等到了地方,他总会知道的。
她还是多打探一些消息吧!
他起身,走到船家旁,聊起天来。
“船家,去小李村,需要多久时间。”
“大概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到。”
“哦,有点远哈!”
“小哥,你去小李村干啥呀!走亲戚吗?”
“唉~”李秀芸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不是的,我是去找人的。我堂哥之前跟人去小李村干活,都去了一个多月了,还没回来。我大伯就想让我去看看。”
船家有些不解,这小伙子看着不穷呀!他堂哥怎么会跑到乡下去干活了。“那怎么是去小李村干活。”
“不知道呢。刚开始,家里人都不知道他是去那里干活的。还是20天前收到他的信,才知道的。信上说过一个星期,他就能回来了。可离他说的日子,都过去了十多天了,人还没回。家里人都担心不己。”
船家听了,心里就一咯噔。
小李村他熟呀!
隔三差五的就往那边跑一趟的,那里根本就没人盖房子呀!
莫不是小伙子找错了地方。
唉,也是可怜见的。
“船家,你对小李村熟吗?”
“熟呀!隔三差五的就得跑一趟。”
“那最近,可有遇上什么异常的事。”
“异常的事,那倒没有。”
……
聊着聊着,李秀芸就发觉有些不对劲了。
这船家,就是个人精。
她想知道的,船家不是不知道,就是闭口不谈。
她不想知道的,但是听了一箩筐。
唉!
“船家,听说,小李村之前有野猪下山,还出了人命,这事是真的吗?”
“小哥儿,这我知道,这事儿是真的。这都是去年秋天的事了。
你也知道,前几年天灾不断的,不是发大水就是旱灾。
我们小老百姓呀,不好过呦!小李村的人,为了多搞点粮食,填饱肚子。村长带着村里的人,就去小李村东侧的梅子滩开荒。
前两年,还好,靠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那片地也肥得很,就算会被淹一部分,收成也是不错的。
十里八村的,知道了,可羡慕得很呢。
可去年秋收时,有一群野猪下了山,重伤了好几个人,还死了俩。后来就没人再去那里了。可惜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