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穿越赵德昭,我才是宋太宗

第43章 说寇准,寇准到!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宋:穿越赵德昭,我才是宋太宗
作者:
二水山人
本章字数:
4048
更新时间:
2025-01-31

赵德昭接过花名册,逐页翻看起来。

好嘞,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下了!

在看到第一页的吕蒙正和吕蒙休二人的名字,赵德昭心里长长的吐了口气。

这俩人可是我的卧龙凤雏,绝不能出什么意外!

当然,科举我是不会帮他们舞弊的,但其他事尽量能保则保。

人这一辈子,能遇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这一生也算值了。

赵德昭翻完刚想还回去时,突然想到要不再看几眼?

兴许名册里面还能有许多不世出的人才等着自已去发现呢!

自已可是副主考,点名推荐也有自已的一份力。

宋代科举的排名决定权掌握在考官手中,而榜单就是他们商讨过后的结果。

但只有一个考官难免会徇私舞弊,所以宋朝考官的数量较唐时多了不少,以保证公平。

这次算上自已只有三人,往后会越来越多。

抱着不放过任何一个人才的原则,赵德昭又连翻了十几页。

突然,一个名字闯入了他的视线。

寇准,寇相!

看到寇准名字时,赵德昭心里不由激动起来,拿着花名册的手都微微颤动。

这不世出的人才,总算是让我给看上了!

男人,你成功吸引起了我的注意!

寇准有多牛?

辽军南下的时候,耶律恒想跑到南方去,将汴京拱手让人。

但寇准力排众议,建议皇帝御驾亲征,来到前线以鼓舞士气。

看到皇帝来的时候,众位将士都群情激愤,万众一心,硬是把长驱直入,春风得意的辽军打的丢盔卸甲。

辽人看到这场景都懵了,怎么,这伙人拿枪药当饭吃?

可以说,要是没有寇准,南宋都能提前一百年出现,这份大功,功不可没!

可惜耶律恒居然把寇准给贬到海南岛去了,真是暴殄天物!

自已登基复位后,必定要重用,厚待此人。

忠臣难得,像寇准这样的刚硬忠臣更难得!

哒哒哒……

正在此时,赵德昭身后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其余几人也被吸引了注意力,都放下手中案卷抬头望向门外。

只见一个面容清秀,身着一副蓝色书生打扮的国字脸的年轻人,手里拿着案卷正急匆匆的往这里赶来。

那书生进屋后忙将书卷展开,恭敬的拱手言道:

“几位考官,学生想换张新卷再答,这张……”

那书生欲言又止,嘴巴微张的不言语,只是眼珠向下盯着书卷。

那张书卷上的字四四方方,工整大气,给人的印象分很高。

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右下角沾上了一处墨迹,很明显是墨水太多不小心滴到上面了。

赵普看后眉头紧锁,像是看死人似的盯着书生,手指墨迹道:

“你可知,滴墨在案卷上可是要治罪的?”

一句话,在场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好像铁桶一样。

这叫展卷,在明清时候是要判流放杀头等重罪的,宋代的处罚要宽一些,但也够普通人喝一壶了。

书生听后脸上并没有半分慌乱之色,而是挺直腰杆,看向赵普正色道:

“几位大人,这处墨迹并非是学生故意滴落的。

实是学生想到辽人占我大宋燕云之地烧杀抢掠,胡作非为,学生心怀愤懑。

恰巧胸中有感而发,文思泉涌,但运笔过急,没注意蘸墨太多了。

所以才……”

说着,便略显无奈的将手往墨迹处伸了伸。

几人听后情绪稍显缓和,没想到这小子还是个视辽人如粪土的热血青年呐!

“你真的恨辽国侵占我燕云十六州之地吗?”

“正是!”

赵普话音未落,寇准便不假思索的答道:

“昔日儿皇帝石敬瑭为给契丹人献媚,居然将幽燕之地割给契丹蛮夷。

致我大宋边患防守虚弱,如鲠在喉,无人不欲拔之而后快!

学生若是科中为官,定要为官家谋划攻辽之策。

只要燕云十六州一日不收,学生便一日不得安心。”

书生越说越激动,慢慢的口水都喷了出来,快把卷子打湿了。

不过这一番慷慨陈词把在场几人都说激动了,马的,燃起来了!

燕云十六州,大宋永远的痛,要是不让这种人才跻身朝堂,还是个人吗。

赵普心里也被说的心潮澎湃,面露喜色的不停叫好,随后便转身拿出一张新的试卷道:

“就冲你这份豪气,滴墨的事本主考就不计较了,卷子拿去。

不过,你落下的时间可没人补给你啊。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那书生一听能取回案卷继续答题,脸上也露出喜色,拱手道:

“学生寇准!”

嗯?!

好家伙,说寇准,寇准到啊!

赵德昭听到寇准二字时眼珠瞪得溜圆,也心潮澎湃起来。

要不是碍于场合,自已也巴不得上前给寇准一个熊抱。

这惊世的大才,我必须要重点关注!

赵普看着寇准十分满意的点点头,就连楚昭辅也是一脸欣赏。

虽然大宋朝堂内每人心怀鬼胎,但一心对外,收复燕云的心都是一样的!

共御外侮,同仇敌忾,一直是宋初的主旋律,直到高梁河……

“学生文思泉涌,下笔轻松,时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谢几位考官!”

寇准又给几人拱手行了个90°的大礼,其中也包括赵德昭。

就在寇准拿着案卷要出门时,赵德昭还眨了下右眼,给了寇准一个wink。

好像在说,寇准,你是我的菜!

寇准确实感觉很尴尬,只能装作没看见拿着案卷走回考场去了。

赵普看着桌上的那张废卷仔细的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儿便嘴角,拍案便道:

“好,好啊,真是好文章!

气吞山河,雄视古今,此篇堪称我大宋最好的应试文章。

不瞒楚枢密和殿下,我看这头名状元是非他莫属了!”

宋初时候前三名都称状元,分为头名,次名,和三名状元。

至于后世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直到南宋时期才有。

赵德昭心里快乐成麻花了,寇准的人格魅力简直是拉满了。

赵德昭心里已经打好了小算盘,前三名就选寇准,吕蒙正,吕蒙休,如此岂不美哉?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