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穿越赵德昭,我才是宋太宗

第5章 老天爷的良苦用心只有自己懂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宋:穿越赵德昭,我才是宋太宗
作者:
二水山人
本章字数:
4066
更新时间:
2025-01-27

据说这样设计的理由是为了防止官员交头接耳,保持风度。

但从后面大宋的文官来看,防住了个鬼!

大宋的文人那真是个个辩论小能手,分分钟用唾沫淹死你。

哪怕嘴巴上说不过你,也要用笔墨把你的名声写臭!

要不然为什么宋朝的皇帝如此敬重文人,赵匡胤还定下“不杀士大夫”祖制?

是不想杀吗?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人没有不想,只有不敢,不敢亦不想啊。

你要是杀了他,他的同党就会想方设法在史书上给你记上不光彩的一笔。

有些甚至都没真实发生过,纯是杜撰出来的!

但后世人,看个乐就完了,哪管是不是杜撰呢。

所以,以后宋朝历代皇帝面对这帮杠精,想杀却也只能改成流放。

包拯骂宋仁宗的时候,唾沫都吐人脸上了,宋仁宗也只能拿袖子挡住脸。

等包拯骂完了,宋仁宗才憋出几句“包卿公忠体国”之类的客套话。

照这样看,宋朝的皇帝不光对外敌软,对自已的臣子也软。

但宋朝是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不软又该当如何呢?

赵德昭想到这里,不免又是一阵唏嘘。

“不好意思,我以后会注意着点的!”

王继恩眼神中闪现出一丝震惊,似乎是不敢相信。

嗯!?

殿下什么时候这么好脾气了,还对我道歉?

难不成,是被夺舍了?

但王继恩现在可管不了这么多了,毕竟去太庙要紧。

“殿下,时候不早了,咱们快快起身吧!”

王继恩被折磨的也是够够的,这小主拖延症也太严重了吧!

其实不是赵德昭想拖延,他必须搞明白怎么在这个世界活下去。

赵德昭明白这次绝不能再拖了,便拿起桂花糕,整理好衣装道:

“好!”

王继恩见他可算动身了,高兴的那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

这辈子,他都没遇到过这么磨蹭的主子!

“快,把门打开!”

两个小太监听到后,当即打开了大门。

大门打开后,映入眼帘的景象更是让赵德昭大吃一惊。

亭台轩榭,花草树木,小桥流水,应有尽有啊!

这,这简直是人间仙境啊!

虽然赵匡胤生前没给赵德昭封王,但该有的待遇一点都不少。

不是王爷,胜似王爷啊!

赵德昭看见这样的美景,心情不觉又舒畅起来了。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外面白茫茫一片,都是雪!

屋里边有暖炉,手炉也放在桌上,自已才不觉得冷。

等大门一开,那气温,让人感到后背发凉。

赵德昭左右侧头,问道:

“貂皮大衣呢,拿来!”

王氏虽然不懂这个新名词,但也明白赵德昭应该想要保暖的衣物。

于是王氏赶忙来到衣柜边,拿出一件貂毛大衣来递给了赵德昭。

赵德昭迫不及待的直接拿过来披上,一瞬间那感觉,好温暖!

而且大衣还有一个用处,耍帅。

再配上自已这身紫色官服,那就更帅了。

披上大衣后,赵德昭便要出门而去。

就在他踏出门槛的那刻起,王氏在后殷勤嘱咐道:

“殿下,快些回来!”

赵德昭听到后,心里感觉暖暖的。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赵德昭微笑着回头,当即撅嘴给王氏来了个飞吻。

王氏虽然不明白这个动作的含意,但也明白这是夫君表达爱意的新方式。

王氏心里小鹿乱撞,娇脸微红的屈身行礼道:

“臣妾恭送殿下出府。”

随着大门的关闭,赵德昭一行人便马不停蹄的赶赴府门。

一路上的美景虽然数不胜数,但此刻已经顾不得看了。

因为去晚了,就会惹来杀身之祸啊!

虽然整个府内早已是一片冰天雪地,但也丝毫没让众人脚步放慢。

不多时,待赵德昭赶到府门时,只见四个家丁围着一副木轿站着。

而且周围还有两个家丁拿着扫帚,扫着地上的积雪。

在看到赵德昭的第一时间,四人便异口同声的道:

“请殿下上轿!”

说是轿子,其实就是一把椅子,底下拼接着两根很长的横木,供四人扛着走。

而且轿子上还很贴心的加了顶子,进去不会被雪淋着。

赵德昭当即大步流星坐到轿子上面,他也想看看坐轿子是一种什么感受。

当他撩帘而入的时候,看到里面的座位是木制的,还放着一个手炉。

可惜位置太小,只供一人坐,毕竟是自已专用的嘛!

其实他还想着让王继恩也随自已一块坐的。

虽然王继恩这货是赵光义的走狗,但他现在还有些用处。

得罪了他,难免不会在背后给自已穿小鞋。

毕竟自已害怕的不是他,而是赵光义啊!

于是赵德昭想到这点,客气的回头道:

“王公公,陪我一起坐吧!”

王继恩听后眼睛瞪得老大,难以置信的看了看轿子又看了看赵德昭。

连连后退,作揖道:

“老奴不敢,殿下不要再取笑老奴了!”

赵德昭听罢朗声一笑,便撩帘进入了轿子里面。

‘说对了,我呀还真就是来消遣你的!’

“起轿——”

伴着王继恩的不男不女呼喊声,四个大汉将横木搭在肩膀上,用力一顶,轿子就起来了。

赵德昭刚开始还感觉很新鲜,很享受这种摇摇晃晃的感觉。

再加上小手炉往手里一放,打开纸包吃着王氏做的桂花糕。

那感觉就是一个字,舒服!

不过现在是十月间的天气,怎么会下这么一场大雪呢?

古人看待雪,意义有很多。

祥瑞,冤屈,普通的自然天气,都能代表。

看这雪的厚度,很明显是这几天才开始下的。

赵德昭觉得这肯定跟烛影斧声脱不了干系,毕竟赵匡胤死的太冤枉了!

可能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才下起雪来警示赵光义吧。

可惜,老天爷的良苦用心只有自已才能体会到啊!

一会儿,几人到了地方,轿子便缓缓放下了。

赵德昭知道已经到了太庙门口了,便撩帘而出。

最先看到的也是一路厚厚的积雪,还有几个扫雪的奴才。

“小殿下,这不是咱们来的地方,快回去吧!

你要是冻坏了,官家会让我吃不了兜着走的。”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