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法应该是可行的,非常地可行。”
“按照设计的新生产线来看,其理论产量将是旧产线的整整十倍。”
“即便考虑到某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会有所折扣,但在实际投产后仍有可能达到原有的七八倍以上。”
充满动力的万兴邦又铺开第二张空白纸,开始勾勒新产线的设计蓝图。
他的专业知识丰富,且拥有顶尖的绘图技巧。
直到正午,他就成功地完成了一条创新性的生产线设计方案。
轻轻地舒展了一下身体,望着手中新鲜出炉的设计图,万兴邦心中满是对成就的自豪。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是谁啊?”
门外回应,“是我,白灵。”
“请进吧,门没锁。”
“科长,最新款的吊扇已经制作出来了。”门被轻轻推开。
步态轻松,白灵提着一个崭新的吊扇进入办公室,那款式正是万兴邦设计过的。
“科长,您真的很优秀。”
当她将这个新款的样机取回来时,师傅们纷纷称赞这款新型吊扇设计极为先进,出风强大,噪音极小,并且能耗仅占旧型号的三分之一。
白灵语气温柔,眼里满是对科长的敬佩。
对此,万兴邦点了点头,接过白灵手中的吊扇,仔细观察研究,考虑是否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高科技机械设备,大多是由前一代产品逐渐改良而来的。在最初的设计阶段,当时的科技被认为是顶尖的。
设备制造完成后,一旦思维转变,产生新的灵感,或许就能创造出更先进的型号,这就是一次改进。这种不断改进的过程累积起来,使得设备越来越精密,逐步将那些不可能的设想变成现实。——在第一装配车间。
贾东旭腰背酸痛,疲惫至极,将手中的配件放置在一旁,打算稍微放松片刻。这是他的习惯动作。
作为资深师傅易中海的徒弟,而且是一个达到了高级钳工资质的学习者,即使偶尔偷个懒,别人也往往会选择视而不见。
“贾东旭!大家现在都在拼命地完成任务,你就这么游手好闲吗?这完全是不认真负责的表现!”
“给你最后警告,立即回到工作岗位。”小组负责人怒冲冲地走到贾东旭面前喝令。
“这今天算不算数次了?”“第六次啦!”贾东旭在心中默念,深感无奈与憋屈。
他开始意识到自已似乎成为了特殊的监视目标。小组负责人口中虽未直接提及,但从他那总是适时出现的态度可以推测出,每当他稍微懈怠,负责人的批评就如同雷声滚滚般准时降临。
趁着易中海去洗手间的间隙,贾东旭迅速跟上去。
“师父,那组长大有不给人活路的趋势啊,整天盯着我不放,这都是因为什么呢?”他向师傅倾诉道。
尽管易中海并未担当任何行政角色,但其作为顶尖级技师的身份,连车间的主管都不得不尊重几分。
若易中海愿意出面,小组负责人自然不敢多言。
“你真的还没有看出来吗,东旭?”
“你最近麻烦不断,而那些对你紧追不舍的目光背后,其实是管理层的意见。”
“这段时间,你就暂时忍受吧,等过阵子 ** 平息就好了。”易中海语气沉稳却又带着些许无力感。
实际上,并不仅仅是贾东旭,他自已也同样处在某种隐形的压力之下!
当天早些时候,主任来访与他私下交谈了五分钟左右。核心问题无非就是要求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低调行事,
否则即使是享有极高技术水平的工匠也无法摆脱困境。
“到底还得忍受多久呢?”贾东旭有些失落地问。
“时间不会太久,最快可能是一个月,最长也不会超过两三个月吧。”易中海给出了回复。
对易中海来说,教导这位缺乏上进心但其实头脑敏捷、只是没有正确导向的徒弟,确实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
贾东旭有着超过普通人的悟性和天赋,但他却未能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在工作上投入不足,反而在如何减少劳动量上面花尽心思!
而在这同时,研发部里,
工程师们正热烈讨论着:
“唉,一切都没有转机了,那个活泼可爱又迷人的白灵彻底沉迷于追求我们的主管了。”
“别轻易放弃,我们要争取主动,展开竞争。”
“怎么争啊?主管比我们大不了几岁,可他是位资深工程师,对于年轻的白灵而言,他几乎是梦想中的样子,要想赢得 ** 芳心实在是太难了!”提到此,所有人都显得颇为惆怅。
他们并不缺少斗志与勇气,只是意识到双方的实力差距巨大,单纯靠热情或毅力难以填平。
就在这样一番感叹后,
一位年轻的技术人员起身迎向前,
“厂长您好!”
“你好,大家都好,不必客气,继续工作就行,我是来找万主任的,他在办公室里面么?”杨厂长微笑着说道。
他对万兴邦非常看重,遇到必须与他面对面商谈的情况时,通常都是亲自到访而不是通过他人传唤对方。
“他在,”技术人员回应说。
随后杨厂长敲响了房门,
白灵随即上前打开了门。
“厂长您好,”她礼貌地打着招呼。
“你好,”对方也友善地点了点头。
杨厂长步入办公室,视线最先落在这张办公桌上悬挂的风扇上。“这款风扇是你设计的吗?”
“其性能如何?”杨厂长满脸好奇地问道。
“在相同转速下,噪声减少了80%,功耗降低了68%,送风效果则提升了50%。”万兴邦给出了一串精确的数字。
“真的能达到这个效果吗?”杨厂长不禁惊呼出声。
万兴邦设计的新风扇显然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特别是在能源节约上,仅相当于旧款能耗的三分之一!这使杨厂长非常满意。
“这又是什么图纸?似乎与钢材的生产线有些相像?”他注意到了万兴邦手中最新的设计稿。
“杨厂长果然眼光独到,这确实是一条全新的钢材生产线,据我的理论推算,它能够实现十倍的增产!”
“十倍?没听错吧?”这数字让杨厂长一时难以置信。
产量提升几倍他觉得正常,可一提到十倍,就让他心生怀疑。是否可能呢?
“厂长您没有听错。”
“尽管按照理论计算,增产可达十倍,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外部因素的制约,但最低也会保持在八倍左右。”万兴邦补充道。
“那你知道还有哪些人对这条线有所了解呢?有谁能见过图纸?”杨厂长的脸色忽然严肃起来。
“这是我刚刚完成的设计,尚未展示给任何人。迄今为止,只有我自已清楚它的内容,包括白灵在内,她也不知晓。”万兴邦回答。
“太好了,非常好!”
“立刻将这些资料妥善保存,我需要立即前往工信部将此事汇报上去。”杨厂长稍稍停顿后说道。
万兴邦点头,开始细心收起图纸。
杨厂长再三告诫,务必要加倍小心,确保完好无损。
接着,他对白灵下令:“你速去通知保安科,调派十名全副武装的人员来护送这些文件,并暂时提高安保级别至最高状态。”
白灵刚离场,万兴邦已经整理好所有资料,恭敬地递交给杨厂长。
杨厂长接过后轻轻托住,心中充满了沉重的压力,好像这并不是一张普通的图纸,而是一份极为重要的责任,甚至让人感到如抱幼童般,生怕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片刻之间,杨厂长竟也出了一头细汗。
不到十分钟,保安队伍火速到达现场,以极高的效率控制了整个环境,并且询问发生什么事情。
“大家多虑了,但请务必将其视作最严肃的情况。”
“这份图纸非同一般,绝不能有半点差池。麻烦帮我找一个金属箱,且必须带有锁具的安全装置。”杨厂长再次强调后准备出门。
不过他突然想到,仅这样还不保险,便命令安保人员站在门口严阵以待。
最终,铁质的保险箱如期送达。
杨厂长亲自动手打开了铁箱,反复检查确认内部没有任何会刮伤图纸的地方,然后找来几层垫料将图纸妥善保护好。箱盖一关上就立刻锁了起来。
为了确保安全,他还向保卫部门索要了一副 ** ,一头锁在箱上,另一头戴在了自已的手腕上。“只有这样,我才会感到安心。”杨厂长对周围人说道,“我若在,图纸便在;若是我不幸发生什么,无论如何也要保护好这个箱子,并把它交给工业部,记住我的话了吗?”这不仅是命令更是表达了杨厂长对于这次任务的慎重考虑。但这一系列举动却让一旁的万兴邦感到有些夸张了。
在万兴邦看来,“不过就是一个新的钢生产设施而已。”然而,面对疑问,杨厂长耐心解释道,“兴邦啊,你可能不清楚钢铁行业当前的实际困境。”
杨厂长语气坚定,“这套生产线可以实现超过十倍的增产,其价值甚至超过了我自已的生命。因此无论是多么细致的防范措施、无论显得多么紧张,都是必须的。”说罢,杨厂长轻轻拍了拍万兴邦的肩表示理解。当他离去时,怀里紧紧抱着那装载重要图纸的箱子,周围是全副武装的护卫人员,他们紧盯着每一个接近的人,神情极为警惕,令整个场面充满了紧迫感。就连万兴邦本人也被如此场景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