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现代工匠从融合开始

第49章 你是打算阻止傻柱?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现代工匠从融合开始
作者:
用户660
本章字数:
6178
更新时间:
2024-12-28

谁能够在高性能碳纤维的研发上领先一步,谁就能够掌握行业的话语权,迫使竞争对手付出高昂的代价购买!于是他对杨厂长说道:“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准备专注于碳纤维的研究。”

“你说的碳纤维,是木头制成的碳吧?”六十年前,这种高新的材料对于杨厂长而言还完全陌生。实际上,在当时西方少数国家已经开始探索碳纤维,但这门学科才刚起步,成果粗劣且实验阶段尚未取得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杨厂长感到疑惑也在情理之中。

“正是,就是那个碳,”万兴邦耐心解答,“您可能不清楚,虽然现在的碳纤维看起来脆弱,但一旦研究成熟,其强度将远超钢铁,而且重量轻得多,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杨厂长难以接受这一新奇的理念:“既然比不上钢丝,那研究这个有何意义呢?”

“杨厂长,请您相信,碳纤维的研究成功将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然而,他明白自已是在跨越两个不同的领域交流,对方作为一个管理者,缺乏专业知识,很难真正理解新材料的意义所在。

最终杨厂长还是同意了他的提议:“好,你想搞碳纤维,我不反对。但主要时间精力还是要放在现有钢铁产品的优化上。”

这已是他能做到的最大妥协——既要尊重和支持年轻人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不希望耽误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同时,内心里他其实对这位同事提到的神秘材料抱着某种不切实际的期待。

当天傍晚下班后,万兴邦步行返回自已的住处时,听到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响起来。一位年轻人在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上,显得格外精神奕奕,引来了路人的侧目与赞叹。

“一辆自行车……也许我也该有一辆用于日常出行的坐骑。”

“上世纪60年代的自行车又笨又重,骑行舒适性和功能性都有所不足,我可以设计一款既时尚又有科技感的新式自行车。”

就这样,他又为自已的业余生活设立了一个小小的创新目标:设计一款个性化强且技术先进的自行车。这不仅能够锻炼思维,丰富生活内容,还不至于干扰他的主业——对钢铁以及碳纤维材料的研究。

第二天一早上班,万兴邦就开始动手,在一张空白的图纸上勾勒出未来理想中的个人交通工具。

“主任,您这是在画什么?看着像是生产流水线,可为啥我越瞧它越像辆自行车呢?瞧这儿,有轮子还有链条!”白灵满脸不解。

“其实这确实是辆自行车的设计草图,我自已设计的,你……”

万兴邦落下最后几笔,终于完成了整张设计图。

抬头时,

正好看见白灵低着头,伏在桌子上全神贯注地审视着这张图纸。

从他的视角望过去,

能清晰地看见她那放松的身姿和曼妙曲线。

“真想不到白灵 ** 身形如此丰韵!平日里这可都被她的宽松衣物遮掩住了!”

万兴邦在心里默默地感叹。

察觉到有人注视,白灵随即挺直了背,脸上的微红显露了出来,

娇嗔地瞪了万兴邦一眼,却并未表现出太多的恼怒情绪。

“唔,我要去找找杨厂长。”

说着,万兴邦带着这份精心打造的设计离开了办公室,留下了稍显尴尬的白灵站在原地。为了避免进一步加剧她的尴尬感,

万兴邦迅速离场。门外的两名卫兵十分尽职地行了个军礼以示尊重。踏入杨厂长的办公室时,

杨厂长立即注意到了万兴邦手中所持之物,双眼中立刻泛出了光,“兴邦,这次又有什么好消息带来了吗?”

面对杨厂长的热情期待,他解释道:“嗯,暂时没有什么特大的喜讯。但这自行车的几个配件比较特别,需要单独定制。”

听到这里,杨厂长好奇地看着万兴邦展示的图纸,“我对机械构造不太懂,但在我的印象中,自行车似乎就是由一个大盘和一个小编组成呀,为什么你的设计里会包含这么多齿轮?”

万兴邦耐心解释,“普通自行车确是由一大一小齿轮构成,不过这是我所设计的一款高端款式。这辆车能够实现自动挡般的变档效果,使用不同的齿轮尺寸调节速度。比如,上坡时可以切换成较大齿轮,这样虽然速度会慢些,但是更加省力;而下坡或平坦路面则适合选择小齿轮,以提高转速进而加快行驶速度。”

听了这一番话,

杨厂长虽然惊讶地发现这竟然是一台具备变档功能的自行车,但他对这个新颖创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支持,并迅速签署了同意书,“自行车装上变速箱听起来真是个前所未有的创新啊,我们来制造个样品试试吧。不过,别忘了我们钢铁厂的主要职责——发展钢铁产业依然是第一位。”

听完杨厂长的建议后,万兴邦重重地点了点头,

带着那份宝贵的审批文件出发领取所需材料并组织人员准备建造这独一无二的样车。而就在返回技术科途中,恰好迎来了中午的午餐时刻。

提着便当的万兴邦走入拥挤不堪的职工餐厅。正值高峰时段,四周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

“万工程师,真是太好了见到您,您的时间珍贵,请直接站在我前面吧!”

一名普通职工认出了万兴邦,兴奋地主动让出位置,引得周围其他人也都纷纷为万兴邦让位,“主任好,这儿还有个位置更前面,您来这边吧!”

前方有一位人士给万兴邦腾出了位置,随后越来越多的人为他让位。“各位同志,真的感谢你们的热情,你们的心意我领了。不过没关系,我也正准备午休,真的不用麻烦大家为我让。”万兴邦微笑致谢,同时婉拒了好意,排在了队尾。

“万主任,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前面的队伍中,一位大约二十七八岁的年轻男子转过头来,带着些许害羞的笑容问道。

“可以,请问吧。”万兴邦微笑着回应道。

这位年轻人接着问:“万主任,我从前一直想上大学,但是每次只要翻开书本就会觉得头痛,看书就会犯困。您在看书的时候会有类似的感觉吗?”

话音未落,周围的人便发出了几声轻笑。面对这一提问,万兴邦回答:“其实我也只是对于自已感兴趣的内容才不容易感到困。”

随即补充说:“比如说吃饭,给你一个硬巴巴的杂粮饼,你愿意吃吗?恐怕不愿意!如果换成松软的白面馍呢?”他顿了顿,接着解释,“读书也是这样,一旦发现了自已感兴趣的书籍,你无论读多少都不会累;而不感兴趣的书则会让人立刻失去耐性。”然后分享了自已对机械的兴趣使他在阅读相关资料时毫不费力。

小伙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而旁边一些人见万兴邦如此随和,便提出了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这让一向温和的万兴邦也不禁苦笑。取餐的速度非常迅速,轮到万兴邦取餐时,负责打饭的是一位体型健壮的小伙儿。万兴邦心里暗忖:“这应该是傻柱的大徒弟吧?按时间推算,应该已经是在1960年代了。”

考虑到《四合院》故事中的走向,这位胖徒弟最终背离了傻柱。而在万兴邦看来,这一叛逆行为,有一半责任在于师傅的教育方法不当——即只看重名义上的师徒关系而忽视实际技能的传授。因此他怀疑傻柱选择收徒是否仅仅为了获得廉价劳力。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慢来!”,一声怒喝响起,傻柱突然间冲上前夺下了胖徒弟手中的饭勺,目光坚定地直视万兴邦。“万兴邦?!”。似乎认出万兴邦之后,他的行动显得格外果断且充满目的性。

这一举动引起了远处观者的注意,其中包括同样来自工厂的老熟人刘兰和马华。只见刘兰冷笑着低语:“这次傻柱要倒大霉啦!”而马华听到这句,面色大变。

刘兰进一步解释:“你知道的,傻柱这个人嫉妒心很重。今天他替代别人来窗口打饭,目的显然是针对正在排队的万兴邦,想借机搞事情。”

在了解了事情经过后,马华更是担心得不行,因为他清楚知道万兴邦受到公司上层的高度重视,傻柱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自寻绝路。即使是轻微的惩戒也可能包括降级、被迫参与体力劳动或其他羞辱性的任务等。这番话语让马华更加忧虑地皱起了眉头。

他心知肚明,若傻柱真敢为万兴邦掌勺,刘岚的预感必然应验。于是他掉头朝着傻柱的方向走去。

“马华,站住,你要去哪儿?”

刘岚喊住了马华。

“你是打算阻止傻柱?”她又问道。

“马华,不是我轻视你,傻柱这头驴,你是拖不住的。”刘岚直言。

“你去劝阻他,恐怕只会让他更加恼怒,更加肆无忌惮。”

这些残酷的话出自刘岚之口,让马华感到一阵挫败。的确,傻柱就是这么倔,别人越是劝说,他越是固执已见。

“大姐,我们同属厨房班,求您救救我的师傅吧。”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