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锻工部门,刘海中边喝水边听到了其他同事关于万兴邦被大老板批评的消息。
一时间感到十分得意,忍不住微笑了起来,美滋滋地喝下一口水。
当他又听到大家谈论大老板批评万兴邦不按时就餐以及不注意个人健康时,不禁呛住,接连咳了几声,“万兴邦,我恨透了你!明明大领导对你如此看重,你只要说句话,就能帮我争取到副主任的位置,偏偏你就不出手相助!”
刘海中的心里满是对万兴邦未能为自已带来晋升机会的怨恨。
而在厂长办公室内,杨厂长正听取秘书长的汇报,内容是关于大领导因为万兴邦的不规律生活习性对其进行了斥责的事情。
“没想到大领导对万兴邦竟是如此关注啊。”
“万兴邦的价值和地位显然比我之前估计得还要高得多,这种待遇就连我自已也没有享受到过!”杨厂长大感惊讶且带有几分嫉妒之情。
同时,在工厂食堂的后台,
厨房主任将所有人叫到一起宣布了一个新的任务:“我来通告一下,从今天起,由我们第一食堂负责供应技校部员工们的一日三餐,确保他们有足够的食物摄入量。”
听到这样的指示后,厨师刘岚显得有些意外:“那连早餐也要提供么?我们通常都不供应早餐的呀。”
“技校部的状况特殊,所以必须要包括早餐在内。”主任解释道。
主任话音一落,现场便炸开了锅。
“看来,我们的技校部确实越来越强大了,不仅正在扩大规模,而且还要新建一栋技校部的专用楼宇,如今又开始供应早餐了,真是一步一步往上爬啊。”
还有人插话说:“说到底还是归功于万兴邦的努力与能力,他给技校部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众人纷纷望向被称作‘柱子’的首席厨师,柱子此刻心情异常激动。
想到当初选择跟随万兴邦学习技艺的选择,他觉得自已做了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
午后不久。
大领导尚未离开工厂,见时间已至午餐时分,便邀请万兴邦共赴第一食堂用膳,“兴邦,是时候去吃饭了。”
“今日本来打算不参加特别宴请了,我就陪同你一同去尝尝技校部工作人员的日餐。”大领导下达邀请的同时还特地表示了自已的用意。
对此,万兴邦略显惊愕:“这样做会不会有些不太合适?” 一般来说,上级领导无论出于检查工作或者交流经验的目的到访,工厂都会安排相应的宴请活动以示欢迎。
今天自然也是一样。
杨厂长派来人通报万兴邦,邀请他陪同大领导享用接待宴会。“有啥不妥吗?”
“别啰嗦,走吧,咱们一起去食堂!”大领导打断了万兴邦,不容分说。
万兴邦只好点头答应。
两人离开技术部后,刚刚跨出大楼门口,恰好碰到杨厂长。
“大领导,万主任,吃饭的时间到了……”杨厂长是专门过来请他们的。
“小杨,今天就不去接待餐了,咱们直接去食堂吃员工餐。”大领导没等杨厂长说完便开了口。
“这样不好吧?”杨厂长略显吃惊。
如果大领导去吃员工餐,岂不是显得接待不够用心?“这没啥不好。”
“走吧,兴邦。”大领导径自往前走去。
“大领导,万主任,我也去。”杨厂长赶紧跟上。
既然大领导坚持吃员工餐,杨厂长拦不住,只得随行以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
三人和众多工人们一同向各自的目的地——不同的食堂走去。
因为轧钢厂有数万员工,所以设置了多个食堂来满足需求。这次,他们是前往专门为技术部准备的第一食堂。
“师傅,你看那边是不是万兴邦和杨厂长?”贾东旭提醒易中海,并指向不远处的地方。
易中海面色立即沉了下来,一眼便看到了随行的大领导。
只见大领导与万兴邦谈笑风生,他内心满是嫉妒,简直恨不能代替万兴邦站在这位置。
“师傅,你怎么了?”贾东旭注意到了师傅的情绪变化。
“没事,走,我们吃饭去,下午还有工作呢。”易中海不想继续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尤其无法忍受看见万兴邦与大领导的互动。于是他转而带领贾东旭朝另一个食堂而去。
贾东旭感到非常困惑,不明白师傅为何如此生气。
此时的万兴邦并没有注意到易中海的离开,与大领导、杨厂长一起进入了第一食堂。
“师父好。”“领导好。”“杨厂长好。”傻柱一看到万兴邦的身影,便前来迎接。他虽然不认识大领导,但见到杨厂长还是称呼了声杨厂长,而对于身份未知的大领导,他也以‘领导’尊称。
看到这个场景,大领导心中有些纳闷,这难道就是万兴邦的徒弟?
穿着厨房工装,明显是个大厨的模样,万兴邦的 ** 竟是这样的人?
“大领导,你想吃什么?”万兴邦微笑着询问。
“随便,你说就行,你也吃同样的就行了!”大领导态度亲切。
“杨厂长,您呢?”万兴邦转向了杨厂长询问。
杨厂长表示要和大领导一样。
于是,万兴邦让傻柱准备三份炒鸡蛋盖浇饭。
在这个粮食紧缺的年代,一碗炒鸡蛋饭已是极为奢侈的享受。
傻柱转身忙碌了起来。
“兴邦,他真是你的徒弟吗?”大领导好奇地问道。
“没错,大领导,我可以为我的徒弟做证。”杨厂长补充道,“我也听很多人提到过,说是万主任的烹饪技艺非常高超,足以和国家级别的厨师媲美,可惜一直没机会尝尝手艺。”
万兴邦收傻柱为徒的事曾在厂里引起了不小的议论,这些传言自然也不会遗漏了杨厂长的耳朵。
“兴邦,你居然还会做菜?”大领导对此感到颇为惊奇。
“我对烹饪挺有兴致,所以随性琢磨了一下。”万兴邦回答。
“你随性琢磨一下,厨艺竟能与国宴大厨并驾齐驱,这叫那些大厨怎么活?”大领导感叹道。
“如果有幸,我一定尝一尝你的手艺。”大领导说道。
“行,没问题!”
万兴邦愉快地答应了。
不一会儿,三碗炒饭已经做好,由刘岚负责端到桌上。“相当不错,真好吃!”闻着扑鼻的香味,大领导点点头,赞赏道。
“傻柱厨艺见长,万主任,肯定是你的 ** 之功吧?”杨厂长也不吝赞美之词。平时杨厂长常吃到傻柱的手艺,对其烹饪水平颇为熟悉,这回的炒饭,明显可以看出技术水平的提升。
“傻柱的基本功夫本来就不弱,只是缺了名师指点,一些细微的地方掌握得不太到位。”
“一旦点拨得宜,他在厨艺上的长足进展立竿见影。”万兴邦点点头,继续说:“傻柱在烹饪上有极佳的天分,在我的指导下,不出三年,便能达到国家级的水准。”
“香味儿十足。”
“炒饭真的非常可口。”
“万主任,真想不到您还有这般精湛的厨艺啊。”
“您的 ** 做的饭都如此香浓,若换您亲手下厨,那肯定更加出类拔萃。不如您评鉴一下这锅炒饭?”大领导试了一口,露出微笑。
“通常说‘厨行有三境’,而今看来,傻柱的厨艺已经达到第二重境界——有形,却尚未达至最高境界——无形。”
“炒饭追求的每一粒都清晰可见,同时控制火候也是个考验,傻柱在炒饭时颗粒尚不够分明,火功稍欠一些。”万兴邦解释道。
以傻柱当前的技艺,担任一家中小餐馆的主厨完全绰绰有余,甚至大型酒店的二把手也非难事,不过若要达到顶尖水平还有一段距离,尤其与 ** 级别的顶级厨艺更是差距明显。
“虽然我没有多少厨艺的知识,但是吃过国家宴会厨师的作品。相比而言,傻柱做得确实美味,但在调味等方面还需精进。”大领导赞同地点点头。
三位都非常满意。
工厂食堂的环境虽然简单,但这些都不是什么难题。后厨,刘岚端好炒饭回去,心情异常激动。
“傻柱,和你们师父、杨厂长一起进餐的那位风度翩翩的领导,不会就是工业部的大佬吧?”
“没想到工业部的大佬竟会光临我们的食堂用餐。”刘岚忍不住议论开了。
“师父亲自下厨真是太给力了,连工业部的大佬都来了!”马华双目放光,旁观者们也都纷纷点头表示羡慕。
看到自已的师傅能够与大领导共进晚餐,并受到重视,作为徒弟的傻柱前程似锦!当然,自已这个徒弟的未来自然也不会逊色!
晚上时分,人们陆陆续续下班归来,小院逐渐热闹起来。
“我先生刚才告诉我一个特别奇怪的事情,工业部领导来轧钢厂考察,批评万主任没按时作息,结果我老公也想去被批评。”
“李大姐,应该是您丈夫听错了,大领导批评万主任是因为他没有好好休息,担心他的健康。”
“没错,我们家孩子也是这样说的。能被大领导批评,谁能不心生羡慕?”
“如果大佬不关心万兴邦,即使他工作再累死在岗位上,大佬也不会出面指责,批评他恰恰体现了对他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