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率领着大军抵达边疆后,迅速安营扎寨,同时派遣侦察兵进一步深入敌军活动区域,详细勘察地形和敌军的兵力部署情况,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最后的准备。
这片边疆之地,地势开阔,广袤无垠的草原一直延伸到天际,其间点缀着一些起伏的丘陵和蜿蜒的河流。林羽站在营地的瞭望台上,望着远方,心中清楚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即将成为残酷厮杀的战场。根据侦察兵回报的情报,敌军的主力部队正驻扎在前方不远处的一片山谷之中,他们凭借着山谷的险要地势,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摆出了一副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态势。
林羽深知,若要突破敌军防线,取得首战的胜利,必须运用巧妙的战术,充分发挥已方的优势。他召集了众将领,在营帐中展开了军事会议,指着地图说道:“敌军占据山谷,以为凭借地利便可高枕无忧,但我们可以采用迂回包抄与正面佯攻相结合的战术。我军主力将分成两路,一路由赵将军率领,从山谷左侧的丘陵地带迂回过去,绕道敌军后方,截断他们的退路;另一路由我亲自带领,从正面发起佯攻,吸引敌军的注意力,待赵将军的部队到达指定位置后,我们再前后夹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将领们听了林羽的作战计划,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对这位年轻元帅的智谋和胆略充满了信心。于是,各部队按照林羽的部署迅速行动起来。
第二日清晨,阳光洒在草原上,林羽率领着主力部队浩浩荡荡地向敌军阵地进发,摆出一副要正面强攻的架势。一时间,军旗飘扬,喊杀声震天,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山谷前进。敌军看到林羽的部队前来进攻,立刻进入了防御状态,他们在山谷口布置了大量的弓箭手和投石车,准备给进攻的军队以迎头痛击。
林羽骑在马上,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的敌军阵地。当部队接近敌军的射程范围时,他果断下令停止前进,然后派出一小队骑兵向敌军发起试探性的冲击,目的是引出敌军的火力,进一步摸清他们的防御布局。这队骑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敌军,敌军果然中计,纷纷放箭投石,一时间,箭如雨下,石块纷飞。林羽在后方仔细观察着敌军的攻击方式和火力分布,心中对敌军的防御情况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就在敌军的注意力都被正面的佯攻部队吸引时,赵将军率领的迂回部队正悄悄地绕过山谷左侧的丘陵,向着敌军的后方疾驰而去。他们沿着一条隐蔽的小路前进,尽量避免发出声响,以免被敌军察觉。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行军,赵将军的部队终于抵达了敌军后方的预定位置,并且迅速展开了攻击队形,等待着林羽发出总攻的信号。
林羽见时机已经成熟,立刻下令吹响了总攻的号角。顿时,战场上的气氛达到了顶点,士兵们呐喊着冲向敌军阵地。正面的部队在林羽的指挥下,巧妙地避开了敌军的主要火力点,利用盾牌的掩护,步步逼近敌军防线。与此同时,赵将军的部队也从后方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一时间,敌军陷入了前后夹击的困境,阵脚大乱。
林羽看到敌军的防线出现了混乱,立刻抓住机会,指挥一支精锐的突击队冲向敌军的核心阵地。这支突击队由他亲自挑选和训练,成员们个个身手矫健、武艺高强,他们如猛虎下山一般,迅速突破了敌军的防线,直插敌军的指挥中心。敌军的将领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纷纷四处逃窜。
在林羽的精心指挥下,这场战斗进行得十分顺利。经过几个小时的激烈拼杀,敌军终于抵挡不住,开始全线溃败。他们丢弃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粮草物资,狼狈地向后方逃窜。林羽并没有下令追击,因为他知道,初战的目的已经达到,此时应该巩固阵地,防止敌军的反扑,同时避免部队陷入敌军的埋伏。
随着敌军的撤退,战场上渐渐恢复了平静。林羽的军队打扫着战场,收缴着战利品,士兵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这场战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让士兵们对这位年轻的元帅更加信服和钦佩。他们纷纷欢呼着林羽的名字,称赞他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
林羽望着欢呼的士兵们,心中也感到十分欣慰。但他也清楚地知道,这只是漫长战争的开始,敌军虽然暂时撤退,但他们绝不会善罢甘休,必定会卷土重来,而且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更加激烈和残酷。因此,他立刻下令部队返回营地,抓紧时间休息和整顿,同时加强营地的防御工事,准备迎接下一场战斗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