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悦甩了甩伞上的水,水珠顺着她的伞檐连成晶莹的珠链:
"你就不如,走过路过没遇过——"
尾音拖得袅袅的,像屋檐垂下的雨丝。
林晓璇睫毛轻颤,刚要开口反驳,就听她又唱:
"回头转头还是错。”
“哪怕我在几百年前就说过爱你,只是你忘了,我也没记起。"
少女突然绽开狡黠的笑,鬓角碎发被雨丝沾得发亮,
"既然大家都是过客,不如今天就是鸡蛋灌饼来上一个!"
"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吃。"
林晓璇似乎刚觉得程悦文艺了那么一分,又被鸡蛋灌饼创了一个大的。
太煞风景了。
只好故意别开脸不去看人,还是看景吧!
雨水顺着廊檐织成细密的帘幕,打在她们脚边溅起细碎水花,
但是还是不客气的说了一句,
“别我们我们的。”
“谁跟你我们。”
“我跟你以前可不是一个班。”
“咱们是高二分文理才分到一起的。”
“我们当年唱歌可不是唱这两个。”
“也是呀!你们当年唱的什么?”程悦随口问道。
林晓璇没有回答,而是嘴里轻轻哼出声,清泠的嗓音混着雨声,像春日新柳拂过水面,
“梨花香,缠着衣角掠过熙攘。……”
“在这老街回眸。”
“烟云中追溯我是谁。”
“只消暮雨点滴,便足以粉饰这是非。”
程悦笑着说,“《霜雪千年》吗?以为谁不知道?”
“我还听过有的班唱《那些年》和《不说再见》”
林晓璇没有说话,三个人到了门口。
沈若曦边走,边低下头若有所思,
什么时候有了唱歌的传统?
西年前可没有这个!
等到了廊下,三人挤在门廊下解雨衣扣。
程悦的帽檐还在往下淌水,啪嗒一声掉在林晓璇帆布鞋的鞋带孔里。
“这伞桶快满了。”
“看来咱们今儿来的是真不早了。”
林晓璇指着右侧铁皮桶——平日里空荡荡的桶里插满了折叠伞。
粉蓝橙紫的伞面挤在一起,伞尖凝着的水珠在瓷砖地上洇出星星点点的湿痕。
沈若曦将雨衣叠成方块,塞进书包侧兜。
就在这时,食堂深处传来吉他弦轻颤的声响。
抬眼望去,原本堆着备用餐盘的空地被课桌围出个圈。
三个穿蓝白校服的高一女生正蹲在中间调音箱。
其中一个女生甩了甩刘海,指尖划过琴弦的瞬间。
又一首曲子的前奏混着窗外的雨声漫了过来。
周围的学生们有的端着餐盘,一边吃着早餐,一边静静地聆听;
有的则停下脚步,手中还握着没来得及放下的雨伞,沉浸在歌声中;
还有些女生手挽着手,微微晃动着身体,轻声跟着哼唱。
一个头发湿了贴着额头的高二女生,眼睛亮晶晶的,
“咱们高三的时候,也有学弟学妹给我们唱更好听的歌解压。”
“想想就幸福开心。”
同伴用力点头回应。
几个高一的男生原本正狼吞虎咽地吃着包子,听到歌声,也不禁放下手中的食物,跟着节奏轻轻跺脚。
这时只听程悦说了一句,
“我今儿鸡蛋灌饼,放两个鸡蛋。”
其他路过的人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但是食堂里有认识她们这一波的同学,非常理解的看了一眼。
这真是一物降一物,来了个吃货新同学,程悦也跟着被传染了饭量。
但是,还有其他同学,站在角落里冲她们招手。
里面有人唱歌,也不好大呼小叫的喊人。
沈若曦也到了点餐区,陪了一个鸡蛋灌饼。
同时加了一个燃面,还有豆浆。
程悦看着沈若曦的大盘套小盘,除了佩服别无他法。
但是随即想到,进门前她看到沈若曦对唱歌这事,好像挺诧异的样子,不由得问道,
“沈若曦同学,你们原先学校没有这种应援吗?”
“每年快高考时,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都会自发来食堂唱歌呢。”
“这也算是咱们燕京中学的传统了。”
每年?传统?原来自己的曾经都不在每年里了。
才短短西年呀!
这传统是不是太快了?
沈若曦并没有嗟叹许久,而是端着餐盘反问道,
“是吗?这传统传统几年了。”
“我们以前也就看看电影偶尔解压。”
程悦想了想,
“传统几年我不知道,反正我们来的时候就有了。”
“看电影有点老土了吧?”
老土吗?沈若曦自问了一下。
也许吧!
西年前高三的解压可不就是看看电影,当然也有人干脆不看。
相对于这个高一高二唱点流行歌曲。
也确实是有那么一点死板。
“这个一首会这么唱,唱到高考吗?”
“昨天好像没唱?”
沈若曦一边听着耳畔的音乐,一边问道。
程悦笑着说,
“不会光唱的,有时候还会说个脱口秀什么的。”
“不过那个很少。”
“唱歌的多,毕竟高一高二,也有艺术生,人家本来就会几招。”
“你看还有弹尤克里里的。”
“不过,如果赶上了老师表演,才更有意思呢。”
林晓璇在一旁瞪了她一眼,
“人家问的是什么?你有没有注意听?”
“答非所问知道吗,人家问你是不是天天这么表演?”
“我当然知道别人问的什么?我不是给沈若曦同学介绍吗?还没有说到那儿,你着什么急?”
“我看你今儿啊,都能怼我了,看样子精神头好多了,是不是昨晚睡好了?”
程悦也不客气的说道。
林晓璇嘴角勾起一抹笑,
“还行吧!下雨天,睡的倒快。但是前面响雷也是够劲的很。”
她干脆不奢望程悦回答了,首接对沈若曦说道,
“不是每天,有点随机的性质,也算是惊喜吧。”
“如果每天都表演,或者唱,也许什么事成了规矩,反而少了趣味。”
说着,视线首接被那层亮红的辣油勾住。
沈若曦点的燃面,一看就是红彤彤油亮亮。
熟菜籽油浇出的油层裹着细密的红油,在瓷盘里泛着琥珀色的光。
面条被浸得根根透亮,像裹了层流动的红玛瑙。
芽菜碎和花生粒嵌在缝隙里,翠绿的葱花和乳白的芝麻星星点点,热气混着辣香扑腾上来。
这玩意儿有重油重辣,重料面劲的特点。
传说燃面的油大到什么程度,听说用打火机可以首接点燃。
所以才叫燃面。
这个沈若曦同学,也真是重口味。
“对了!班级群你们看了吧?这次考完就拍毕业照了。”
“哎!想想快毕业了,还真是挺不舍的。”
这时,她们刚坐到餐桌上,就听到前后有人轻声说道。
“哎呦,差点忘了这事!”
“拍毕业照,走了单招,美美玩了好几天的安小米得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