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端坐在高位之上,听完李明所言之后,心中不禁泛起一阵苦涩和烦闷。
此次若不是因为战争失利,以及原本计划着一举拿下虢国,他又怎会仅仅只派遣一万士卒前往呢?如今这般局面着实令人感到难堪和懊恼。
只见晋献公面色阴沉地注视着下方群臣,缓缓开口问道:“诸位大夫对此事究竟有何见解?”
话音刚落,狐毛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他向前一步拱手说道:“君上啊!我大晋国乃是堂堂中原之霸主,岂会惧怕那地处偏远、蛮夷聚居的小小国度?恳请君上倾尽全国之力,一举剿灭这个微不足道的弹丸之地!”
紧接着,郤溱也随声附和道:“君上,上军将军所言极是!此番实乃我晋国未曾做好充分准备,加之那不知所谓的汉国竟敢违背道义、趁虚而入,才致使我军遭遇如此惨败。”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栾枝却站出来冷静地进言道:“君上,依臣之见,不妨先听听这汉国使者到底想说些什么,然后再作定夺也不迟。”
晋献公微微颔首,表示赞同栾枝的提议,随即转头看向汉使,沉声道:“汉使,既然你已来到我国,那就不妨先讲讲你们此行前来所为何事吧。”
李明恭敬地行了一礼,而后朗声道:晋公圣明,吾国国君派在下前来,只为求和平共处之道。
此次贵国征战失利,并非吾国本意冒犯,只是贵国军队攻击我国县城,岂有不还手之理,贵国虽是霸主国,确也灭国多数,我国不反击恐将被尔国所灭。”
晋献公冷哼一声,“汝国既知此理,却还灭我一万士兵,令本公损兵折将。”
李明面不改色,“晋公息怒,吾国虽灭了那一万人,也为了吾汉国防御,却也未主动挑起战事。
今吾国愿献上良驹百匹,精盐千石,以表诚意,只求晋国莫要再兴征伐之事。”
朝堂上下一片寂静,众大臣皆在权衡利弊。狐毛率先反对,“君上不可,此乃汉国缓兵之计,若今日收下,日后必成大患。”
栾枝则沉思片刻后说道:“君上,如今大战初败,国力受损,此时接受汉国献礼,既能补充物资,又可暂息干戈,不失为良策。”
晋献公目光深邃,久久未语。最终,他缓缓开口:“汉使,朕可允诺暂时休战,但若是日后发现尔国有不轨之心,定不轻饶。”李明再次行礼,松了口气,这场危机算是暂时解除了。
晋国国君虽心中不愿,但鉴于之前败给霍英,也不敢太过强硬。
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李明依据霍英的指示,提出合理的边境划分和贸易往来条件。
晋国国君几番权衡利弊,最终同意签订和约。
李明顺利完成任务,快马加鞭回国复命。霍英得到消息大喜,亲自迎接李明归来。
京都内,百姓听闻边疆平定,欢呼雀跃。霍英论功行赏,犒劳将士。同时,他开始大力发展国内经济,鼓励农桑,兴修水利。
在霍英的治理下,汉国日益昌盛。各地人才汇聚京都,文化繁荣,学术氛围浓厚。
霍英也时常回忆起征战岁月,感慨万千。他深知和平来之不易,决心将汉国打造成一个强大而繁荣的国度,让百姓安居乐业,不受外敌侵扰。
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转瞬间便来到了公元前 659 年的春耕时节。
按照惯例,每年的春耕工作皆由户部负责统筹安排,但今年却有所不同,因为一项重大的创新即将登场。
就在不久前,霍英向工部下达了一道指令:制造一种名为“曲辕犁”的新型农具。
当他将设计图纸交到工部尚书赵权手中时,赵权满脸疑惑地问道:“这究竟是何物?”
毕竟,在那个时代,农业生产方式相对原始落后,人们大多采用简单的刀耕火种之法,即便有些地区已经开始使用金属工具,也多被用于制作器皿、武器以及铠甲等物品。
然而,霍英所带来的曲辕犁却彻底颠覆了传统。
由于它跳过了漫长的探索阶段,直接跨越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其性能几乎可以媲美大宋时期的先进水平。
这种跨越式的进步无疑为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得耕种效率大幅提高。
不仅如此,近来霍英对匠户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以往,匠户们被笼统地分为普通工匠和高级工匠两类。
如今,他进一步细分出了工厂上班的普通工人、专注于各类工具研发的研究院人员等等。
通过这样明确而细致的分工,每个匠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已的专长,从而推动整个行业不断向前迈进。
此外,还开办了形形色色的各类学校呢!其中不仅包括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军事学校,为政府官员提供进一步深造和提升能力机会的官员进修学校,也涵盖了注重传授实用技能、满足不同行业需求的职业学校,以及最为常见的教授基本读写知识的普通识字学校等等。
总之,这里简直就是一个教育资源极其丰富且多样化的学习乐园,几乎囊括了所有后世社会所必需的学校类型。
无论是想要投身军旅保家卫国的热血青年,还是立志从政为民服务的有志之士;
不管是期望掌握一技之长以立足社会的普通人,亦或是渴望通过读书认字开阔视野的求知者,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已的学习之所,开启属于他们各自精彩纷呈的人生之旅。
且说那霍英,亦是派遣众多精明能干的商人前往中原地区,旨在将汉国琳琅满目的物品推向市场、广泛销售。
要知道如今这汉国可真是今非昔比啊!新增添了数之不尽的新奇玩意儿,尤其是那些由精铁打造而成的物件儿,更是令周边诸多国家垂涎三尺、眼红不已。
这些铁质制品,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其坚固耐用程度都堪称一绝。
它们或是锋利无比的兵刃,寒光闪闪令人胆寒;又或是精巧实用的工具,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如此好物,怎能不叫他国心动?
只可惜,在汉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横亘着强大的晋国。若非有这一阻碍存在,恐怕有些按捺不住欲望的国家早就磨刀霍霍、挥军杀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