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春秋部落

第六十章 国外_晋国

加入书架
书名:
魂穿春秋部落
作者:
星辰伏虎
本章字数:
4482
更新时间:
2025-01-06

而在晋国宏伟壮丽的朝堂之上,晋献公身着华丽的王袍,正襟危坐在金光璀璨的王座之中。

他那双锐利深邃的眼眸,宛如两道冷电,威严地扫视着下方分列两侧的群臣。

此刻,晋献公面色凝重得如同乌云密布,他缓缓开口说道:“诸位爱卿啊,近日来汉国势如破竹,已然接连战胜了我国、秦国以及义渠三国。

此时此刻,想必他们的士气恰似熊熊燃烧的烈火一般,炽热而不可阻挡。这等严峻的局势摆在眼前,我晋国究竟应当采取何种策略以应敌呢?还望诸位爱卿能各抒已见,共商大计。”

晋献公的话音刚落,原本还有些轻微议论声的朝堂之下,瞬间便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众臣们纷纷垂下头去,有的眉头紧蹙,若有所思;有的则面无表情,沉默不语。

整个朝堂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压力所笼罩,令人感到窒息。

就在这片沉寂持续了片刻之后,忽然间,只见位于左侧队列前端的一位大臣挺身而出。

他先是恭敬地向晋献公拱手行了一礼,然后抬起头来,用洪亮高亢的声音说道:“君上莫要过度忧虑,依微臣愚见,那汉国虽说此次取得了连胜的佳绩,但他们的根基恐怕未必像其表面所呈现出来的那样坚如磐石、牢不可破。

细细思量一番,想来此番胜利也不过是趁着我方等诸国尚未对其予以足够重视之时,侥幸得手而已!

只要我们能够冷静分析当前形势,制定出周全的应对之策,定能扭转乾坤,反败为胜!”

然而,那位大臣慷慨激昂的一番陈词却并未能让晋献公心头的忧虑减少太多。

只见他那原本舒展的眉头此刻紧紧地皱起,仿佛被一道无形的绳索勒住一般,久久无法松开。

他缓缓地摇了摇头,伴随着一声深深的叹息从口中溢出:“虽说如此啊,但要知道义渠、秦国还有咱们三家联合起来,都没能把他们给打败!难道说,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咱们当真就一点儿办法都想不出来了吗?”

话音未落,晋献公便又一次将充满期许的目光投向了台下站立着的众多臣子。

他满心希望此时此刻能够有那么一位智勇双全之人挺身而出,为当前的困局献上一条切实可行的应对良策。

与此同时,在晋国的都城之内,无论是宽阔的大街还是狭窄的小巷,到处都弥漫着一种令人感到无比压抑和沉重的气氛。

就在不久之前,晋国刚刚经历了一场与其他国家一起,对汉国进行双方之间的激烈大战,只可惜最终是以失败收场。

这场失利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每一个晋国人的心坎儿上,使得整个国家瞬间陷入到了一片深沉的反思与全面整顿当中。

此时的朝堂之上,晋国国君端坐在高位,面色如铁般凝重阴沉。

他那锐利的目光如同两道闪电一般,依次扫过在座的诸位大臣。

最后,他用一种低沉却又异常坚定的声音说道:“此次战败,实乃我等莫大之耻辱。

当下最为紧迫之事,乃是休养生息,全力重振我国之国力。

待到时机成熟之际,必定要一雪前耻,现在我们先把我国周边的小国,先横扫一遍他们,把他们纳入版图!”听完国君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大臣们纷纷颔首表示赞同,每个人的心中都像是燃烧起了一团熊熊的复仇之火。

在晋国的边陲小镇,原本宁静祥和的生活被战火无情地打破。

百姓们终日提心吊胆,生怕哪一天敌军就会攻破城门,闯进他们的家园。

而对于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这场战争带来的影响更是致命的。

此时,一位名叫李老汉的农民正蹲在自家田边,满脸愁容地望着那片曾经肥沃如今却荒芜一片的田地。

只见杂草丛生,庄稼稀稀疏疏,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所遭受的苦难。

李老汉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这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

就在这时,旁边的邻居张大哥慢悠悠地走了过来。

他听到李老汉的叹息声,便凑上前说道:“老李啊,听说汉国那边日子过得挺不错呢,不少咱这儿的人都跑去那儿讨生活啦。”

李老汉闻言,惊讶地一下子抬起头来,瞪大了眼睛问道:“真有此事?”

张大哥左右瞧了瞧,然后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回答道:“可不是嘛!我那远方表亲前段时间就去了汉国,还专门给我来了封信。

信上说那边地肥粮足,种什么收成都好,而且官府也清正廉明,对老百姓可好了。”

李老汉听了这番话,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涟漪。

他开始想象自已和家人如果能去到那样一个地方生活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然而,故土难离的情感又让他有些犹豫不决。

毕竟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要离开谈何容易。……

与此同时,远在晋国的都城,一位年轻的士兵王五刚刚从战场上归来。

经过长时间的休养,他身上的伤势终于痊愈,但那些触目惊心的伤疤却永远留在了他的肌肤之上,成为了战争残酷的见证。

当王五踏入家门时,他的母亲一眼就看到了他身上新增的伤痕,泪水顿时夺眶而出。

心疼不已地说道:“儿啊,这仗打得实在是太惨了!看看你这一身的伤……”

王五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安慰道:“娘,您别担心。咱们晋国虽然现在处于困境之中,但绝不会一直这样下去的。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总有一天我们国家会变得强大起来,再也不用受他国欺凌!”

在一家古色古香、热闹非凡的酒肆之中,几张雕花梨木桌旁围坐着几位气质儒雅的文人墨客。

他们或手持折扇轻摇,或端起酒杯浅酌慢饮,但每个人的神情都显得颇为凝重,正围绕着当前局势展开激烈地讨论。

只见其中一位身着青衫、头戴方巾的书生模样之人率先开口道:“此次我晋国之败战,究其原因,实在是由于战略部署方面存在重大失误啊!”说罢,轻轻叹息一声,眉宇间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之色。

然而,坐在他对面那位年纪稍长一些的文人却缓缓地摇了摇头,接口说道:“非也,非也。

依老夫之见,这场败仗并非单纯的战略问题,实则是因为我国力渐衰,民生凋敝所导致的恶果啊!”

此言一出,在座众人皆沉默不语,似乎都在思考这位年长者所言是否有理。

一时间,整个酒肆内气氛变得愈发沉重起来,众人心中对于晋国未来的走向充满了无尽的担忧与迷茫。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