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风与义盟盟友们展开了一场细致入微的排查行动。他们对皇宫内的每一个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从宫女、太监到侍卫、大臣,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通过与各方人员的交谈和观察,他们逐渐锁定了几个嫌疑人。
经过进一步的跟踪和监视,李逸风终于确定了内应的身份。原来,这些内应都是被李泰用重金收买的皇宫侍卫和太监。他们为了贪图富贵,不惜背叛朝廷,成为了李泰阴谋的帮凶。
“绝不能让他们得逞。”李逸风果断下令,将这些内应一网打尽。在一个深夜,义盟盟友们迅速行动,成功地将所有内应抓获,避免了他们在祭祀现场造成混乱。
解决了内应问题后,李逸风并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暗影教和李泰绝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可能还会有其他的后手。因此,他继续加强对祭祀现场的安保布置,同时加大对暗影教和李泰的监视力度。
在这段紧张的日子里,李逸风几乎没有合过眼。他时刻关注着局势的变化,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况。
而义盟的盟友们也都与他并肩作战,毫无怨言。他们深知,此次行动关系到大唐的生死存亡,容不得半点马虎。
随着祭祀活动的日期越来越近,气氛也变得愈发紧张。整个京城仿佛都笼罩在一层厚厚的阴霾之下,人们似乎都感觉到了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在祭祀活动的前一天晚上,李逸风再次召集义盟盟友们召开紧急会议。他神情严肃地看着大家,说道:“明天就是祭祀活动的日子,也是我们与暗影教和魏王决一胜负的关键时刻。
大家一定要保持警惕,按照计划行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退缩。”
义盟的盟友们纷纷点头,表示坚决听从李逸风的指挥。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仿佛己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会议结束后,李逸风独自一人走出房间,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他深知,明天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但他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挫败暗影教和魏王的阴谋,保卫大唐的安宁。
在这个宁静而又充满危机的夜晚,李逸风和义盟的盟友们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等待着黎明的到来,等待着那场决定大唐命运的战斗的打响。
祭祀之日终于来临,长安城中一片庄严肃穆。清晨的阳光洒在古老的宫殿和街道上,却未能驱散那潜藏在暗处的阴霾。
皇宫外早己聚集了众多参与祭祀的官员、侍从以及观礼的百姓,人群熙熙攘攘,表面上井然有序,实则每个人的心中都隐隐涌动着一丝紧张。
李世民身着华丽庄重的祭服,神色沉稳地走向祭祀台。他步伐坚定,目光扫视着周围,彰显着一代帝王的威严。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一场巨大的危机正悄然向他逼近。
暗影教为了此次刺杀行动,可谓煞费苦心。他们精心挑选了数百名身手矫健、冷酷无情的刺客,提前数日便混入了长安城。
这些刺客分散在各个角落,等待着行动的信号。此时,他们混杂在人群之中,眼神中闪烁着凶狠与决绝。
随着祭祀仪式的进行,气氛愈发凝重。突然,一声尖锐的哨响打破了寂静,仿佛是一道开启杀戮的指令。
瞬间,人群中涌出大批刺客,他们手持利刃,如鬼魅般冲向李世民。这些刺客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一时间场面大乱。百姓们惊恐地尖叫着,西处奔逃,原本整齐的队伍瞬间瓦解。
刺客们目标明确,首扑李世民而去。他们身形敏捷,剑法凌厉,所到之处鲜血飞溅。负责护卫的宫廷侍卫们仓促应战,却被刺客们的突然袭击打得措手不及。一些侍卫还未反应过来,便倒在了刺客的刀下。
李逸风正在人群中密切关注着周围的动静,听到哨声和骚乱声,他心中一紧,立刻意识到大事不妙。“不好,有刺客!”他大喊一声,毫不犹豫地带领义盟成员冲向刺客。
义盟成员们平日里就训练有素,此刻更是毫不畏惧。他们迅速组成战斗队形,与刺客展开了殊死搏斗。
李逸风手持长剑,身姿矫健,剑招凌厉。他冲入刺客群中,如入无人之境,每一剑都精准地刺向刺客的要害。
一名刺客挥舞着长刀向李逸风砍来,李逸风侧身一闪,轻松躲过这凌厉的一击。然后,他顺势反手一剑,刺中了刺客的咽喉。刺客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李逸风,缓缓倒下。
义盟成员们也各自发挥所长,与刺客们展开激烈交锋。有的擅长拳脚功夫,赤手空拳与刺客近身搏斗;有的则擅长暗器,在人群中巧妙地发射暗器,击中远处的刺客。
然而,刺客们人数众多,且个个悍不畏死。他们不断地发起攻击,一波又一波地冲向李世民。宫廷侍卫们在义盟成员的加入下,逐渐稳住了阵脚,但形势依然十分危急。
在混乱中,一名刺客趁着众人不注意,悄悄地绕到了李世民的身后。他手中握着一把锋利的匕首,眼中闪烁着贪婪和凶狠的光芒,猛地向李世民刺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逸风眼角的余光瞥见了这一幕。他心急如焚,不顾一切地飞身而起,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他手中的长剑脱手而出,如闪电般射向那名刺客。长剑准确地穿透了刺客的胸膛,刺客发出一声惨叫,倒在了地上。
李世民微微一惊,但很快恢复了镇定。他看着奋勇杀敌的李逸风和义盟成员,心中涌起一股敬佩和感激之情。
此时,战场上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地面,尸体横七竖八地躺满了祭祀场地。刺客们虽然遭到了顽强的抵抗,但他们依旧疯狂地进攻着,试图冲破防线,完成刺杀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