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说对了,即使冻的再硬,这大夏天的路上也化了,回去的时候两铁盒蛋糕林书音沈观南俩人是装在包里,然后放在阴凉处。
但是大夏天的,七月份,火车上人又多。
也只是挺了几个小时,就要开始化了。
思聿楠丁俩娃不嘻嘻了。
林书音,“这蛋糕你们快吃了吧,奶油再化就成汤了,不好吃了。”
思聿,“爸妈,你们也吃点啊,我一个人吃不完。”
林书音,“我吃不了,让你爸吃。”
这奶油蛋糕,刚吃时候挺惊艳的,但是吃多了腻,她现在想起那个口感就想...蛋糕这东西只能吃两口,不能多吃。
尤其是白脱奶油,那是用黄油制成的。
都是油。
沈观南,“爸跟你吃。”
楠丁,“我的蛋糕,姑父你也吃点吧。”
两个八寸的蛋糕,一个大人两个小孩再怎么吃也吃不完,沈观南把上面的奶油都吃了,奶油就是黄油,黄油是干啥的,润肠道的。
然后沈观南就拉肚子了。
他捂着肚子跟林书音道,“媳妇儿生日蛋糕这个东西,我不想再见到了。”
他感觉被吃伤了。
他现在看到都恶心,林书音去给他接了热水,“你喝点水吧。”
沈观南接过喝了一口,跟思聿楠丁俩娃道,“奶油吃完了,蛋糕可以保存。”
蛋糕就剩蛋糕胚了。
思聿合上盖子,“我要拿给我同桌吃。”
林书音问,“是那个给你送笔的同桌吗?”
她知道今年闺女生日,她同桌给她送了一支铅笔作为生日礼物,思聿拿回来给她看了,说是同桌送的。
好像叫陆锦程,开家长会的时候她见过那孩子,那孩子成绩挺好的,在班里名次排前五名。
思聿点头,“对就是他。”
林书音点点头,她闺女在班里有几个好朋友。
楠丁道,“思聿姐,你同桌人是不是挺好的?我同桌老是打我。”
思聿,“嗯,我同桌挺好的,他从不打人,可乖了。”
楠丁羡慕了。
林书音沈观南俩人笑笑。
一天一夜后四人到达了京市,这海市算是去过了,本以为一天一夜时间奶油蛋糕不会坏。
没想到酸了。
这蛋糕酸了可就别拿给人家吃了,省的吃坏肚子,思聿很遗憾,“我同桌没这个口福了。”
林书音,“等我有空给你做一个。”
“妈人家这个蛋糕,你会做吗?”思聿表示怀疑。
林书音拍拍胸脯,“会做,你放心好了,等你妈我忙完店里的事,给你做一个一模一样的。”
“你放心好了。”
看她妈妈说的信誓旦旦,思聿相信了。
林书音会做蛋糕,前世她心血来潮做过,她不太会裱花,但是做个小一点的还是没问题。
那种四四方方的小的盒子蛋糕。
主要是这会儿没有电动打蛋器,她也不知道蛋糕店用的是哪一种,反正市场卖的都是那种弹簧的。
她害怕用那个。
服装店装修已经接近尾声了,林书音去厂里定了货,本来她打算男装女装都卖的,但是想了想还是都卖女装得了。
开个大点的服装店。
二百平的服装店得用四个店员,林书音让萨仁帮她找找人。
她家化妆品店也是两个店员。
刚开始不知道生意好不好,只招了一个,到第二个月生意好起来了,就招了第二个。
这俩人都是沈母给介绍的,都是周围邻居家孩子。
俩店员叫徐凤娇和马春燕。
徐凤娇先来的,26岁,她之前是下乡知青,高考没考上大学,后来家人想办法让她回城里了。
马春燕是个小姑娘,才十六岁,家里人负担不起她读书了,加上成绩也不好,就停学出来找工作了。
“凤娇,春燕,你们家里有没有没工作的妹妹姐姐啊?”林书音过来问她们。
这会儿店里客人不多,徐凤娇带着马春燕擦门口的玻璃,俩人擦的可亮堂了,不看边框,感觉没东西似的。
闻言,徐凤娇抬头问,“咱们店里要招人吗姐?”
林书音摇头,“不是,你姐我新开了一家服装店,装修进入尾声了,马上要开业了。”
“你俩要是有认识的人帮忙介绍介绍。”
马春燕道,“我表姐好像没事干待在家里。”
林书音微笑 ,“那春燕,你帮我问问。”
马春燕,“没问题姐。”
徐凤娇,“姐,我堂叔家女儿好像也没工作,我回去问问。”
林书音,“行呢,你们帮我问问。”
徐凤娇马春燕俩人办事速度快,第二天就把人给她找来了。
徐凤娇介绍,“姐,她叫徐秀英,今年19岁。”
又跟徐秀英道,“这就是我们老板。”
徐秀英有点怯怯的,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道,“老板好。”
林书音笑了,“好。”
马春燕表姐不用人介绍,自已开口了,
“姐,我叫张圆圆,今年二十,我之前在其他服装店干过。”就是那老板对她动手动脚的,她就辞了。
林书音挺惊喜的,“干过啊,那很好啊。”有工作经验上手应该很快。
萨仁也帮她找了两个员工,也都是十八九岁的小姑娘。
店里装修好后林书音带着四个员工吭哧吭哧收拾了几天,把店里收拾干净了,厂家那边货也出来了。
那就开业。
有两次开店经验,林书音不紧张了,萨仁说的对,服装店就是赚钱,开业第一天直接卖爆了。
那人多的,加上林书音五个人,都有点忙不来,让一个客人差点偷走衣服,这个年代没有监控,你就得多盯着点。
林书音找到张圆圆,“圆圆,从明天开始,你就是咱们服装店店长了,工资给你从48一个月涨到58元。”
张圆圆惊喜,“真的吗姐?”
林书音,“真的,以后店里你要多多费心了。”
那差点偷衣服的客人就是张圆圆发现的。
她很机灵,而且之前在服装店干过的经验,她这店里咋也得选个店长出来管理这些人。
张圆圆,“没问题姐。”
林书音,“咱们店里还得招一个人,今天咱们五人都忙不过来。”
张圆圆点头,“是有点忙。”
林书音,“对了圆圆,她们包括你,你们每人每天卖多少衣服记下来,有提成,一件衣服五分钱。”
张圆圆瞪大眼,“姐,一件衣服五分钱,那我一天卖十件就是五毛钱对吧,我一个月每天卖十件,就是加起来15块钱。”
“然后月底你会给我们发48块钱工资再加15块钱,姐对吗?”
林书音笑,“对的,除了提成,过年时候你们还有年终奖,我按你们绩效给你们发。”
张圆圆,“姐你也太好了。”
她在服装店干过,知道工资多少,最高也42块钱一个月,他们店给48块钱一个月,这已经很好了。
比那些大厂里的工资都高了。
然后她又被提为店长,变成五十八块钱,再加上每个月提成,张圆圆想她一个月咋也能开65元。
林书音笑,“好好干,钱只会越来越多。”
张圆圆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姐我一定好好干。”
一个月最少六十五块钱啊。
几乎是她大哥工资的两倍。
想到这儿张圆圆给自已留了个心眼,她表妹去说的时候工资是48块钱一个月,她妈要求上交一半,就是二十四。
说是给她攒嫁妆,她不大相信,也没办法,不过她一个月要是能开六十五,那就有四十多块钱多出来啊,这还只是保底。
如果能挣更多,她留出来的钱就更多。
她一个月花十块钱,其他开个存折攒起来。
张圆圆美了。
林书音服装店就这么开起来了,她让张圆圆门口贴个招人的告示,没两天就招到了一个员工,叫孙红梅。
跟徐凤娇同岁今年26岁,不过结婚了。
张圆圆跟她说孙红梅虽然话少,但干活很麻利,那就留下,话少没事,头一次干这种服装店的活,都不太习惯紧张啥的,跟客人不好意思介绍。
过几天就好了。
她大嫂杨采洁妹妹杨彩云,刚开始那话也可少了,现在那口齿伶俐的判若两人。
林书音服装店开业,沈大姐沈永静这些亲戚都来看过,他们兄妹四个。
老二沈和彬杨采洁两口子开了个饭店,月收入好几千。
家里电视冰箱啥啥都买了。
不仅家里买了,店里还放了个电视。
老三沈观南林书音两口子,正经工作体面的工作也有,副业也有,她们弟妹/嫂子也开两家店了。
也月入好几千。
沈大姐和沈永静俩人有点心动。
沈永静在百货大楼工作,一个月工资才几个钱啊,都没有她二嫂一天卖衣服的钱多。
她跟沈大姐道,“大姐我也想开个店。”
沈大姐沈兰英一听,“你想开啥店?”
沈永静摇头,“我没想好大姐。”
她不知道开什么店好。
“我回去跟立军商量商量。”
沈兰英,“行,你回去商量商量,我和你姐夫商量商量。”
俩人各自回家,沈永静自打怀孕生了儿子堵住了公婆的嘴,她公婆终于不作妖了,至于那小姑子,都分家出来了,也不住一起。
她后来也嫁人了。
当然现在又离婚了,离婚原因是怀不上孩子,跟对象结婚三年,没怀。
前几天俩人刚离婚。
想到这个原因沈永静就想笑,真是回旋镖啊,她当年怎么说她来着,说她是一只不下蛋的母鸡。
真是笑死。
以前沈永静很讨厌她,很膈应见到她,现在她很乐意见她,顺便跟她说说怀孩子的事。
于是踩着小高跟鞋,哒哒的去陈父陈母那儿了,立军还没下班,她儿子在她爷奶那儿。
她接她儿子去,顺便说一下开店的事。
跟她公婆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