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家的常务副皇帝

第六十一章 朝堂财政入不敷出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老朱家的常务副皇帝
作者:
深夜两点半
本章字数:
4424
更新时间:
2024-10-17

第二天,奉天殿早朝,在朱标的要求下,所有的大臣都到齐。

等群臣行完礼之后,朱标从位置上起身,来到大殿中央。

群臣看到朱标的动作,知道朱标有要事要宣布。

“这次凤阳之行,让孤体会颇深啊,这几天孤时常夜不能寐。

孤每次只要闭上眼睛,都想到那些锦衣卫,想起他们倒在地上的样子。

要是没有这些忠肝义胆的锦衣卫,今天孤也没有机会在这里跟你们说话。

因此孤决定,对此次所有在凤阳牺牲的锦衣卫的家属都发抚恤金。

每个锦衣卫的抚恤金为白银五百两,布匹一百匹。

他们为了保护孤而死,孤只希望能做点什么,让他们能走的安心点。

同时孤也在想,他耿天喜在凤阳为非作歹这么多年。

你们经常都有官员前往凤阳巡查,孤就很好奇。

你们难道没有一点发觉吗,还是你们知情不报。

或者说你们收受了耿天喜的贿赂,替他隐瞒,跟他同流合污。

不过孤今天不是来跟你们计较这个,而是孤想了很久,到底什么是人心。

孤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不过孤想明白了一点,只要人还活着,就免不了有各种欲望。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每个官员刚做官的时候都是抱着一腔热血。

一心想要做个好官,一心为民,痛恨贪官。

但是到最后都是变成了他们所讨厌的样子,这一切都是因为心中的欲望。

孤记得大明朝建国才七年吧,为什么才短短七年,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你们还记得当初为什么会走上起义这条路吗,不都是因为苦于元廷的压迫。

想要过好日子,想要让天下百姓都能吃得饱,穿得暖,这些你们都还记得吗?

朝堂烂一点,那天下就是烂一片,朝堂全烂了,那天下也就全烂了。

到时候天下的百姓集体起义,将我们所有人都给生吞活剥了。

孤想了很久,觉得不得不作出改变,孤决定进行改革,首先就是军队的改革。

首先,对现有军队进行裁军,对所有三十岁以上士兵包括军官进行裁撤。

第二,取消现有的卫所制度,改为征兵制度跟预备役制度。

大明所有满十八岁的,都必须强制服一期兵役,一期为三年。

三年后可以选择留下或退役,留下的再服役一期,三年后再选择去留,以此类推,到三十岁为止。

退役的则为预备役,有战争需要优先召回,平时自然是正常人的生活。

军权由父皇一人掌控,没有圣旨任何人无权调动哪怕一兵一卒。

军饷统一由朝廷发放,任何人不准染指,违者诛九族。

第三,取消原有军队番号,正式成立大明人民军。

将原有推荐制度改成军功制度,意思就是说所有的军官不再是靠着推荐担任。

而是需要建立军功,哪怕是普通士兵,只要有军功,照样能做将军。

第四,取消充军,从此以后不管是什么犯人,不得再充军,军队必须是神圣又纯洁的。

第五,所有士兵军饷进行调整,普通士兵将饷银改为每月一两五钱,军官加职务费。

打个比方,孤前往担任先锋官,孤的饷银就是基本饷银加上先锋官的职务费。

当然饷银不是白加的,从今以后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不得再私自占有战利品,所有战利品必须上交,否则军法处置。

不过自然不会让你们白白辛苦,交上来的战利品的十分之一作为对他的奖励。

第六,孤打算建立军事学院,由父皇担任军事学院院长,孤担任副院长。

徐帅,汤帅等老将担任任课老师,负责教导年轻将领关于各种打仗的知识。

孤打算从民间,朝堂,军队中挑选一些年轻的人进入军事学院学习。

学期三年,三年后通过毕业考试的前往军队中实习一年,实习结束表现优异的正式任命为军官。

暂时孤就想到这些,回头孤会列举出详细的方案。”

朱标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朱标说完之后老朱接着说道。

“前面太子说完了,接下来咱再说几句。

对于的太子的话,咱十分的认同,大明建国才七年,竟然就出现了有人想要造反弑君。

是不是再过几年就有人直接带人来攻打应天了。

不过既然前面太子说了这件事过去了,那咱也不打算再继续追究。

但是你们要明白,咱不追究不代表咱是怕,咱是不敢动你们。

而是咱念着你们的情,想着你们都曾经为大明朝的建立也好,建设也好,都做过各种贡献。

希望你们不要辜负太子的仁慈,不要辜负咱的恩情。

好好的配合太子进行改革,不然就不要怪咱不念旧情。“

老朱的这些话自然是为了给朱标立威,表达的意思也很简单,你们好好配合太子做事,咱就既往不咎。

要是你们不识抬举,阻碍太子进行改革,那就别怪咱不念旧情,新账旧账一起算,屠刀落下的时候不要觉得冤。

老朱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们哪里还敢有什么异议。

当然这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这跟他们的关系不是很大,没有触碰到他们的核心利益。

军队本来就是皇家的事,反正也不是他们能够掌控的,你爱折腾就折腾吧。

文臣所有都是抱着这种想法,反而心中还隐隐有些开心,军队改革了,影响最大的自然是他们的死对头武将。

朱标裁军这一刀切下,不知道有多少军官跟士兵要卸甲归田。

不过武将对此也是不敢有丝毫的想法,毕竟老朱在上面坐着呢,他们干蹦跶,分分钟老朱就能把他们拍死。

这也是开国皇帝才有的威望,由于天下是自已打下来的,进行改革也是最简单的。

不过其中自然也是有人难受的,那就是杨思义这个户部尚书。

朱标可是说了要将士兵的军饷提高到一两五钱,这一个月就是一两五钱,一年就是十八两。

现在大明的军队,各地加起来可是有足足百万军队,这百万军队一年的军饷就是一千五百万两。

这还只是军队基础的军饷,要是再加上各种将领的职务费,那将会更多。

而大明朝廷一年的收入也就一千多万两到两千万两之间,总不可能一年所有的税收都拿来发军饷吧。

那全国各地的官员的俸禄,各地的赈灾,皇宫的开支,这些银子都到哪里去拿。

此时杨思义的额头已经皱成了一个川字,他多次想要开口,但是想想还是算了。

现在出去拆陛下跟太子殿下的台不好,还是等下朝之后再去找太子殿下吧。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