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发家从五亩水洼地开始

第474章 白牡丹茶叶

加入书架
书名:
年代:发家从五亩水洼地开始
作者:
柿子小憨憨
本章字数:
8570
更新时间:
2025-06-12

沈青内视一番,发现这株病树治愈后反馈回来的能量,是对岸杏树的三倍,看来,这个病对杏树而言,是致命的。

沈青抄起铁凿,随机走向一株病树,蹲在树根旁,挥动铁凿挖土,暗地里,动用异能,给它和附近几株病树做治疗。

蛛丝缠绕住绿流,挤飞一粒粒灰点,再趁机击破它们。

吸纳完杏树反馈回来的能量,他挥动铁凿,凿断一小节树根,拽出来,往前走几米,剥开树皮,掏出小刀,慢慢刮擦树根上橘红色的物质。

当然,暗地里,在用异能治疗附近的病树,治完,他将碎屑倒入装有河水的汽水瓶中,往前走一点距离,一边举起汽水瓶,对着阳光观察浑浊液,一边用异能治树,末了,放下汽水瓶,掏出本子和笔,一边在本子上写东西,一边往北走,仿佛在记录着什么。

……

太阳南移,白云缓飘,微风拂过水面,携带着一丝丝水汽,吹向了杏林,可惜,杏树还未开花、长叶,不能和微风一起共舞。

沈青带着他的家伙事,在杏林内走走停停,每一次停下来,甭管表面上在做什么,实际上都是在动用异能治疗病树。

河岸边的杏林,是长条状的,眼下杏树还光秃秃的,站在坝顶,能瞧清杏林情况,河中货船上的人,只要站在甲板上,也能瞧清杏林情况。

杏林东西两侧,皆没有遮挡物,因此,沈青动用异能时,会整点假动作,即便有人看到他在林中走走停停,也只当他是在研究杏树。

太阳略过正南方,阳光变得愈发扎眼时,沈青治愈完第187株杏树,待杏树周遭涌起的情绪波动,凝聚成能量,涌进筋脉内,沈青寻三颗小石头,在杏树的树根旁摆出‘△’标记,着手将铁凿‘老虎钳、本子等物,收进挎包之中。

然后,就近选择一个斜向上的土路,翻过了大坝。

沈青翻越大坝的位置,离煤渣路很近,骑了两三分钟,他往西一拐,就来到了煤渣路。

沈青双腿蹬得飞快,劲风吹得他的头发往后飞,不过,春天的风,并不像冬风一样寒冷刺骨。

辘---

车轮碾压煤渣,溅起一阵阵黑雾,良久,沈青骑入安宁村地界,他往南一拐,骑了几百米后,再往东一拐,回到了自家小院。

原本卧在看桃树下的大黄,迅速起身跑到二八大杠前,摇着宝塔尾,哼哼唧唧,热烈欢迎主人回家。

小狸钻出小木屋,两只前爪往前伸,使劲向后、向上,眯眼张嘴,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接着,翘着尾巴,迈着欢快的步子,跑到沈青身旁,一边用腮帮子和身子狂蹭主人裤腿,一边发出讨好、嗲嗲的喵叫声,叫得人心都要化了。

“小狸,你是不是想吃银鱼干了?”早上出门前,往狗盆、猫碗内,放了足够量的食物,即使中午赶不回来,两小只也不会饿肚子,小狸这么谄媚,八成是想吃零嘴了。

小狸不再蹭人,而是蹲在鞋边,无辜的大眼睛,紧紧盯着主人,仿佛在说...是你主动提银鱼干的,本喵可没有讨要哦。

“我把车子推进仓库后,就抓些银鱼干分给你俩吃。”

汪---

大黄跳起了踢踏舞,一想到待会儿能吃到鲜美、有韧劲的银鱼干,它就兴奋的不行。

沈青揉了揉狗头,接着,弯腰伸手托住小狸胸骨,正欲抬起小狸时,余光却瞥见裤腿上沾满了猫毛。

啧,不愧是狸花猫,一根猫毛上,颜色分布很有特点,颜色呈分段式分布,从下往上为...棕黄-黑褐-浅棕-灰褐-亮棕。

喵---

小狸瞧见裤腿上的猫毛后,先是叫了一声,紧接着,抬起一只前爪,好奇地去抓猫毛。

忽的,整只猫腾空而起,沈青将小狸抱在怀里,点了点猫头,“唉,你这种渐变色的小猫,春季掉毛最厉害了,往后,每天早、中、晚,各梳一次毛。”

小狸不语,只是伸直脖子,歪着脑袋,狂蹭主人掌心。

沈青缩回手,从猫头撸到猫屁股,别说,掉毛期的猫,猫毛顺滑程度虽有所下降,但柔软蓬松程度直线上升,手感一级棒。

当外套上沾了不少猫毛时,沈青过足了撸猫的瘾,他将小狸放到地上,“小狸,去屋檐下等我吧。”

小狸风一般跑到屋檐下,蹲在门槛上舔爪洗脸,大黄也跟着它一起跑了过去。

沈青掏出钥匙,打开了仓库的门,将二八大杠推进屋内后,从某个背篓里的布袋内,抓了一大把银鱼干,放到小号空笸箩内,系紧布袋后,端着小号笸箩来到了屋檐下。

喵---

闻到河鲜味的小狸,也不舔爪洗脸了,前爪扒着主人膝盖,两眼紧盯鲜味源头---笸箩。

“别急,马上就能吃到了。”

沈青用钥匙打开门锁,推开木门后,将笸箩内的银鱼干,尽数倒在地上。

小狸蹲在地上,尾巴贴地环住四爪,咬住一条银鱼干,呼噜噜嚼的正香,大黄卧在地上,叼起爪旁的一条银鱼干,咔嚓咔嚓,大口咀嚼着。

银鱼虽小,但也不影响大黄大口咀嚼,要的就是那种感觉。

“你俩慢慢吃,我去厨房一趟。”

沈青转身走出堂屋,路过屋檐下方时,瞥了一眼猫碗、狗盆,空荡荡的,唯有底部沾了一点食物残渣,看来,午饭,做一个人的量就行。

沈青开锁走进厨房,他挖了一些面粉,擀成宽面条,切点五花肉和蒜苗,猛火炒了一盘蒜苗五花肉,接着,烧水煮熟面条,下点菠菜,撒点盐,即可出锅。

咚---

沈青将汤面和菜,端到了院子里的矮桌上,一上午,大黄都在看守院子,眼下,主人回来了,它便放松精神,卧在矮桌下方假寐,至于小狸...它正站在棚架下方的木床上,贱兮兮地用爪子拨弄肥皂盒。

火柴盒在猫爪的拨弄下,一点点往木床边缘挪,小狸两耳耸立,眼眶呈菱形,还往内挤,一副专注、搞大事的模样。

咳---

沈青轻咳提醒,小狸动作一滞,耳尖也往门口方向旋了旋,见主人不再咳第二声,又大胆的挥拳,频率和幅度,明显比之前又快又大了。

“小狸!”

啪---

沈青刚喊了一声,小狸爪子一抖,将肥皂盒推落了木床,它抬起头,尾巴尖轻扫床面,瞳孔溜圆的眼睛,写满无辜和幽怨,仿佛在说...主人,你不吓我,我就不会弄倒它。

爱把桌子、条几、木床上的东西,拨弄到地下,是猫咪的天性,那个肥皂盒,里面装了几颗小石子。

沈青无奈一笑,也不去捡肥皂盒,直接炫饭。

五花肉,外层焦焦的,肥肉,油香四溢,瘦肉,鲜香有韧劲,蒜苗,清爽解腻,菠菜滑嫩,面条劲道,面条暖胃,一顿饭,吃得人很是舒爽。

吃完午饭,沈青揉着猫头,思索一件事...建房子时,工人们的午饭,该怎么解决。

他原本打算自己掌勺烧大锅饭,可是,镇长派了新活,

每天要去沙谷河半天,大锅饭又不似寻常做饭,半个多小时就能做好,大锅饭一个半小时起步。

沈青打算花钱雇人来家里做大锅饭,至于食材,他自己去镇上买。

人选嘛,就本村村民吧,可以找李广田问一问,他是村长,熟悉各家情况,谁没工作、谁家境况较差、谁做饭好吃等,他绝对比胖人清楚,而且,他在村里有威严,可可以请他当雇佣关系的见证人。

有了思路后,沈青锁上房门,离开小院,向北、再向东,来到了大塘。

塘岸呈浅绿色,野草争相冒出嫩芽,散发鲜活的生命力,塘水清澈,阳光一照,微风一吹,水面就会荡起一波波泛光的水纹,好似滚动着的金银珠粒,煞是好看。

嘎嘎---

六只翅膀涂成黄色、尾巴涂成粉红色的大白鸭,在水面上飘来飘去,偶尔,还会‘嘎嘎’叫上几声。

忽的,一只大白鸭将脑袋和脖子,直直扎进水里,身子、鸭蹼垂直朝上,以它为中心,小范围内的塘水,竟向煮沸了一般,由下往上冒泡了,很快,大白鸭恢复正常姿势,鸭蹼伸入水下,鸭腹飘在水面上,鸭嘴...叼着一条小鱼。

嘎嘎---

其它大白鸭见状,脖子往前伸,朝那只大白鸭游去,那架势...颇有悍匪气质。

一条小鱼,哪够六只鸭子分食,那只大白鸭,翅膀和鸭蹼一起挥动,加速往前逃离,一边逃,一边鸭嘴、鸭头、鸭脖一起同频震动,疯狂吞食小鱼。

须臾,小鱼整条被吞了下去,那只大白鸭不再逃离,反而转过身子,朝追它的大白鸭们嘎嘎叫了几声。

紧接着,水面又恢复了宁静的氛围,大白鸭们排列成一个三角形,悠闲地在水面上飘来飘去。

沈青知道一旦再有哪只鸭子捕到一条鱼,鸭群将会出现一场新的追逐战。

李广田家,就建在大塘的南边,沈青欣赏了一小会水面后,往南走了一小段距离,再往东一拐,进入栽有一株参天枣树的小院。

许素芬和许霞,正蹲在压水井旁,刷洗粗棉布。

“呀,大青来啦。”许素芬听到院中有动静,抬头瞧清来人后,嘴角绽出一抹笑意。

“表姨,我来找李叔谈点事。”沈青看向压水井,井旁放着两个大盆,每个盆里都装有井水、粗棉布、搓衣板,水面飘着白沫,二人各自持着一个刷子,去刷粗棉布,那些棉布上方,还布着一些灰色的小霉点。“表姨,棉布发霉了啊。”

许素芬:“是啊,这不天气暖和了,该做棉鞋了嘛,全村啊,属我鞋样最多,志诚从小到大的鞋样,我都留着呢。

小虎,过了年,脚又大了一圈,小虎妈(许霞)用棉线量了量小虎的脚底板,找我借鞋样,我拿出鞋样后,想着把粗棉布拿出来晒一晒,过几天,用它们做鞋子的内垫。

没成想,打开衣柜最下面那层柜子,抱出粗棉布一看,嚯,发霉长黑点了。洗一洗,入锅煮个十几分钟,晒干之后,就没有霉味了,不过,布上的黑点,是没法去除了。”

许霞:“鞋子的内垫,外人又看不到,有没有黑点,不重要,干净、无菌就行。”

许素芬:“是这个道理,在沸水里煮一遭,啥细菌、霉菌都会被煮死。阿霞见棉布太多,怕我一个人一下午整不完,留下来帮我一起洗。大青,广田在屋里画图稿呢,你进去找他吧。”

“行。”

沈青走进堂屋,瞧见李广田坐在八仙桌旁,左手按直尺,右手握铅笔,在本子上划来划去,他没有出声打扰,默默站在一旁等待。

大约过了三分钟,李广田放下铅笔,吹落本子上的橡皮屑,“嚯,不容易呐,终于画完了。”

“李叔,你画了什么?”

李广田寻声抬起头,瞧清来人后,惊讶道:“大青,你啥时候来的?站多久了,快过来坐,我给你倒茶喝,前两日,小旭,也就是素芬哥哥的儿子,送给我一罐白茶,你喝喝看,它的味道,和绿茶、红茶完全不一样。”

沈青往里走几步,落坐八仙桌旁,“刚到,看你在画图稿,就没出声,只站了两三分钟。”

李广田拎起茶壶,倒了一碗茶水,放到沈青面前,“尝尝看,这茶来自南方,据说叫白...白牡丹。”

沈青端起瓷碗,汤色浅杏黄色,汤中悬浮着一根茶叶。那根茶叶,是一芽一叶形的,叶背覆盖着一层白毫,茶烟袅袅,散发一缕淡淡的花香。

沈青抿了几口茶水,鲜美、润滑、甘醇,余味持久,花香比光闻烟略浓一些。

“大青,味道怎么样?”

“很奇特,明明是叶子茶,却有一股花香,香气馥郁,但一点都不腻。润滑、清甜,喝了几口,就感觉嗓子舒服了许多,味道蛮不错的。”

李广田听到夸赞,笑着说道:“小旭说,这茶...采自一种名叫大白茶的茶树,绿叶夹杂一个银白色的毫心(芽),形似花骨朵,外加自带一缕花香,所以才会被叫做白牡丹。来,看一看我画的图稿,觉得哪里不太对,给我指出来。”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