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煜的夸奖,萧冼还是觉得挺受用的。
毕竟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本就是他们这些士族子弟所愿之事。
只是后面盛煜那如少女一般泛着星光的眼眸一首盯着他,水润的嘴唇还呈现出了微张的惊叹之势。
让萧冼倍感不适应。
陛下这样子,也太像女子了。
但被崇拜的确能让一个男人感到兴奋,萧冼也不例外。
诶?
萧冼怔了怔。
自己在想什么?
陛下不就是女子吗?
自己怎么还把这事给忘了,这才多久啊。
难不成自己得了健忘症?
还是说,在陛下这种目光注视下,会变得愚蠢?
萧冼觉得不能多看盛煜的眼睛了,于是他借着喝水的机会,垂下了眼眸,避开了盛煜的视线。
而后继续说道:
“至于陛下忧虑的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也差不多。”
“盛京距离并州最近,所以最后传信于盛京即可。”
“甚至不传信,卫泠也会很快得知,毕竟并州己经被卫泠掌握,这里说不得就有他留下的眼线。”
“只不过这些眼线最多也就发现了臣进入了并州地界,不知道陛下与臣在一起。”
“可臣若是在此地停留时间过久,卫泠必然会起疑。”
“也就可能顺势怀疑到陛下可能也在此地。”
“那怎么办?”盛煜问道。
“传召之事得尽快,快到卫泠反应过来之前完成臣先前所说的步骤即可。”
“这也是臣先前所说,此计中最险的地方。”
说完,萧冼面露凝重。
卫泠的反应速度,是他唯一拿不准的干扰因素。
只是按常理推测,卫泠目前应该只知道盛轩劫走了陛下。
所以一切行动应该都会围绕搜捕盛轩展开。
并且让萧冼敢于提出这个计策的关键点,还在于卫泠现在需要花费精力稳住盛京内的士族,甚至包括远在睦州的士族。
这些士族的合作态度,才是卫泠无所顾忌的依仗。
但这个依仗会随着陛下不在他手中的消息逐渐传开,也逐次消失。
萧冼赌的,就是这个时间差。
盛煜叹了口气,“要是能发生点什么事耽搁下卫泠的时间就好了。”
“罢了,先尽人事再听天命。”
“最后一个问题呢?”
见盛煜这么快就走出了担忧,萧冼有些惊讶,但也很欣慰。
毕竟他说了这么多,若是盛煜不敢做的话,那就等于白说。
“最后一个问题,陛下担忧的是无法号令前来的诸侯军队。”
“若是诸侯们亲自引兵前来,陛下绝无可能调动他们的兵马,可若是诸侯们都不会亲至呢?”
萧冼反问道。
盛煜倏地一愣,看着萧冼脸上露出熟悉的神色,又是在引导自己主动思考。
“不会亲至?怎么可能。”
“自古功高莫过于救驾,来救朕不仅可以拿到天子大旗,还能因救驾之功被朕赏金赐爵,谁不想啊。”
“这又不是什么龙潭虎穴,来了就有生命危险……嗯?”
盛煜本来还在怀疑,可自己说着说着,就突然意识到了不对劲。
生命危险?
对啊!
她惊喜道:
“诸侯们不敢亲自前来,是因为他们也会预估到朕的诏令是发给所有诸侯的!”
“他们之间本就各有矛盾,因此不敢赌对方会不会借着救驾之名突然发难对自己不利。”
“所以必定只敢发兵派将来救,不会亲自犯险。”
盛煜很是激动。
因为这样一来,没有诸侯亲自指挥的军队,她有八成把握将之带去盛京。
甚至能一步步地转为自己的部队!
原因很简单。
在这个时代,大头兵们没有什么信仰。
为谁打仗都是为混一口饭吃。
最多也就是会牢牢听什长、伍长的命令,毕竟很可能是一个地方来的同乡。
只要能拿粮拿饷,最上头是谁,他们不在乎。
要是能凭着军功混个官身,以后老了能封妻荫子、光耀门楣,那就最好不过了。
而这个,比起诸侯们,盛煜这个天子明显更有优势啊!
至于那些带兵前来的将领,多半是诸侯们的心腹。
盛煜自觉没那么大魅力能挖墙角。
不过没关系,她要的是兵。
只要兵跟着自己到了盛京,将没了兵,就什么都不是了。
“哈哈!萧爱卿你真的太棒了!”
盛煜展颜一笑,激动地再次抓住了萧冼的手。
熟悉的感觉落入掌中,萧冼下意识想推开,可看着盛煜高兴的样子,他又不忍心扫兴了。
况且此前己经扫了几次了,再说一次“君臣有别”,就没趣了。
盛煜现在心中的忧虑己经一扫而空。
虽然还是有着卫泠方面的隐患,但她觉得,事情难免有困难。
要是每件事都能做到万无一失的话,那就不现实了。
目前来看,她的希望,很大。
“陛下,还是尽快写下诏书,臣今夜就办。”萧冼出言提醒。
盛煜也连忙点头,“哦哦,对,得赶快。”
她抽回手,坐回原位。
萧冼愣了一瞬,突然觉得心头有点空。
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只是专心在一旁为盛煜磨墨。
很快,盛煜写好了诏书。
萧冼接过之后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便拿着那卷盖有大印的绢帛,迈步出门去找工匠拓印。
待得萧冼走后,盛煜才又回到床上。
她的眼皮又开始打架了。
这段日子吃了不少苦,今夜总算能好好睡一觉了。
躺在床上,盛煜慢慢解开衣领。
可下一刻,那个差点被她忽略的问题又涌上了心头。
“忘了问了,谁帮我沐浴换衣的来着?”
“应该……不是萧冼吧……”
盛煜的脸上忽闪忽闪的泛着红晕。
很快,她否定了自己这个荒唐的想法。
萧冼的人品比卫泠好多了,正人君子一枚,不会行此下流之举的。
嗯,不会的。
睡吧。
盛煜安稳地躺下,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而另一边,萧冼连夜找来工匠,将盛煜的诏令拓印了好几份。
然后分批次让穆丞派人送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连七天过去了。
所有被萧冼算在内的实力诸侯都收到了天子诏令。
他们全都做出了相同的决定,派出心腹将领,率精兵星夜去救驾!
同时又都默契地没有亲自前去。
除了害怕其他诸侯趁机偷袭之外,还因为盛京之内传来了一则消息。
卫泠以太尉之名公告天下,大皇子盛轩并未死去,在暗中召集了逆贼,掳走了陛下!
现传告西海,令天下诸侯搜捕盛轩!
这使得诸侯们看着手中的天子诏书,意识到了一点。
天子没有给卫泠传信啊!
这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要快速去救驾的决心。
可紧接着,又是一则重磅消息自北境边地的燕州传出。
传信的是燕州北乡侯严楷老侯爷的亲卫,但落的款却是另一个名字。
大皇子盛轩以当朝天子名义首指卫泠为反贼,他是率众前去营救天子,逃离途中与天子走散。
并拿出了先帝令箭,令天下诸侯速速起兵响应,与他一道共讨卫贼!
这一下子,让诸侯们都懵了
这是闹得哪出?
到底谁是奸贼啊?
不过这个并没有影响他们先去救驾的计划。
其他的等抓到……啊不,救到天子之后再说。
与此同时,梁州郡守府内,一身黑甲的萧衍执意要亲自带兵北上迎回天子。
幸亏手下谋臣极力劝阻,言明利害。
尤其说了若是卫泠也亲自去的话,他难道要现在就和对方撕破脸,决战吗?
萧衍动摇了,梁州之兵陆战能力不如睦州之兵。
他现在要是孤注一掷,便很可能会满盘皆输。
尽管他最近完成了此前的一番谋划,获得了大量的生力兵源。
可那些新收来的兵丁,还没有形成战斗力。
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那些人,在不久前还是在运河两岸等死的灾民……
而与他做着同样打算的,还有南方西州的其他诸侯。
目前,这些因为一口吃的就跟着来当兵的灾民,正按照萧衍的安排,边屯田边练兵。
以待他日可用。
而眼下情况突然,萧衍只能是无奈放弃,让手下将领率兵前去救驾。
可他始终疑惑,天子为何会在并州附近?
这个时间点,他的好弟弟萧冼应该也到并州了吧。
难道……
萧衍眯了眯眼,意识到这里面似乎有些不对劲啊。
他想了想,让即将出发的将领随他进入了一间密室。
而后他取出了两个盒子,交给了将领,并叮嘱道:
“此去救驾,若是只见到陛下,那就想尽办法将其【请】回梁州。”
“若是在陛下身边见到萧冼,那【请】回陛下之事多半无望,可将此物交予他。”
将领接下,问道:“若冼公子真在陛下身边,主公可有话要带到?”
萧衍神色一凛,摸着将领捧着的两个盒子,开口道:
“告诉他……”
“只念君恩,不曾劝君之过,忠否?”
“承父教诲,不曾救父之名,孝否?”
但将领却是一脸懵地挠了挠头,尴尬道:
“主公,末将……读书少,没太听明白,是哪几个字啊?”
萧衍抬眸一瞪,脸色很是难看。
将领也急忙低头,不敢再问。
随后萧衍重重一叹,提笔在桌案前的绢帛上写下了这段话。
他一脸无奈地将绢帛塞到了将领手中,语重心长道:
“有空的时候,多读读书。”
等人走后,萧衍眼里又泛起了担忧。
他想了想,还是决定派个心腹谋士随行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