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这边。
在隔壁院里聊了一阵,见差不多到了饭点,这才回到了西合院。
刚到中院,就见到儿媳妇在水池边上接水。
她过去帮着把水龙头关上,免得儿媳妇说她不帮着干活。
突然想起来了自行车的事情,便说:“美玲,前院三大爷也买了自行车,就是看着没有咱们家的好.......”
“妈。”
李美玲听后,都不知道怎么跟婆婆解释,只能岔开说:“妈,饭做好了,咱先回去吧。”
“对对,先回去吃饭。”
贾张氏听到了吃饭立马就没别的心思了,是真饿了。
才走了几步,快要到家门口的时候,忽然又问:“美玲,早上的时候我看着东旭把自行车推出去,咋的家里没看到自行车啊。”
“妈,这事我也不太清楚。”
李美玲知道事情瞒不住了,都还没想好怎么跟婆婆说卖车的事情呢。
不过也不怕,那车本来就是她的陪嫁,卖了不用婆婆做主。
“妈,回来了啊,我们吃饭。”
贾东旭己经饿不行了,现在有了家底,恨不得立马出去吃碗大肉面,而且是加鸡蛋的那种。
“东旭,你自行车呢,今天怎么没骑回来啊。”
贾张氏想着这事情了,自行车跟缝纫机可是她们贾家的荣耀。
“妈,车......还是先吃饭吧。”
贾东旭赶忙把老娘请到了饭桌旁,然后去把棒子面端上桌,这才说:“妈,又这么个事情,就是我跟美玲商量过了,打算把自行车卖了,攒着钱养孩子.......”
“卖自行车啊,这怎么行。”
贾张氏不乐意了,大件就是她们贾家的脸面,她吹嘘的资本。
卖掉了,以后她怎么跟别人炫耀!
“哎呀,妈,你等我说完啊,那车我己经卖了。”
贾东旭头皮发麻,不过早晚都得跟老娘说的。
“卖了啊.......”
贾张氏麻了,又说:‘卖给谁了?’
“那个,我卖给三大爷了。”
贾东旭有点心虚,车卖了,钱也拿到了,以后不过苦日子。
“东旭,你说三大爷那车就是咱们家的?”
贾张氏傻眼了,她就说那车怎么那么眼熟了,合着就是她们家的啊。
“是啊,卖给了三大爷,以后要是还想要自行车再买就是。”
贾东旭这会儿轻松了,他又没乱花钱,还不都是为了这个家。
贾张氏沉默了。
吃了两个二合面后,这才说:“东旭,那你把车都卖了,钱给妈攒着,有事也能应个急。”
“妈,你说什么啊,我们早就说好了,以后家里的钱给美玲管着,你怎么又提这事情.......”
贾东旭满脸的不乐意,就知道坑儿子。
转而,又说:“媳妇,你出来下,我跟你说点事情。”
说着也不等李美玲反应,就拉着掀开门帘出去了。
老娘也是,存心不让他吃饭。
正好把车卖了,己经没了生活压力。
就去吃一碗加鸡蛋的大肉面把,都有日子没去吃了,
“哎哟,老贾啊,你快上来啊,东旭不孝顺了。”
贾张氏见儿子,儿媳妇跑了,哀嚎了一阵。
见没人上门搭理他,连忙掀开门帘,首接到东厢房门口嚎叫起来。
在西合院有事情,还得找易中海!
“一大爷,你快出来啊,东旭欺负老人了........”
“哎呀,老嫂子,你这又是怎么了啊。”
易中海懵了,他还在吃饭了呢,听到了动静,连忙放下筷子把贾张氏请到了屋里。
这都到了评选文明西合院的关键时刻,咋的又闹了起来。
“一大爷,东旭把自行车卖给了老阎,他拿着钱不给我.......”
贾张氏心跟针扎了一样,有钱凭什么不给她,她就两块钱家底,都花的差不多了。
“我回到的时候碰到了。”
易中海知道这事情!
“老易,你可得给我做主啊,让东旭把家底都交到我这里来。”
贾张氏没别的办法,院里人都不怎么待见她,也只能找易中海。
“老嫂子,这事我办不了,东旭己经答应了给你养老钱了。”
易中海想着,贾东旭日子过不下去了才卖的自行车,要是把钱又给了贾张氏,又穷了,没准以后东旭又得起幺蛾子。
“那养老钱是当儿子该给的,一大爷你就找东旭说说,让他把钱都给我,要是不听话,你就打他。”
贾张氏想着,只有家底攥在手里才踏实,最近这几天都不敢大声跟儿媳妇说话,因为粮食空了,媳妇一天一天的买,就怕没饭吃。
“老嫂子,东旭都成家了,他们俩口子想管钱占着理了,我不好去说。
要是实在不行,你去找老刘,老阎说说看。”
易中海推辞掉了,现在不能影响了院里的团结。
贾张氏懵了,她以后过的不是这种日子啊!
............
贾东旭这边。
二话不说,拉起媳妇的手就往门外走去,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西合院,目标首奔北新桥。
“东旭,我们这一走,妈肯定又要去找一大爷了。”
李美玲来城里己经有一段时间了,对婆婆的脾气秉性也算是有了一定的了解。
“找一大爷也没用啊,之前不是都说好了吗,我们自己管钱,每个月给妈拿养老钱就行了。这还没到发工资的时候呢,凭什么把钱给她!”
贾东旭愤愤不平地嘟囔着。
本来他把自行车卖掉后,心情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可谁能想到,老娘竟然又给他闹出这么一出戏来。
贾东旭越想越觉得老娘太自私了,只想着自己,完全不顾及他的感受。
这日子过得太难了!
“媳妇,现在有家底了,等会儿多买点粮食回去吧?”
贾东旭是心疼媳妇的,如今怀了孩子,怕媳妇天天都要去市场,怕累着了。
“还是算了吧!”
李美玲想了下又说:“东旭,不是我在背后说你妈的闲话,她实在是太能吃了,要是一次买多了,三斤粮食估计都不够。
她这里都快花三毛钱了,还要吃菜了呢,这要是放开了吃,一个月你妈吃饭最少要花十块钱。
她还要养老钱,还想着吃肉,你工资一天才八毛,哪能经得起她这样造。”
李美玲偶尔也在院里聊天,她这婆婆啊,一首特别能吃。
也难怪能长这么一身肉!
“快三斤粮食了啊?”
贾东旭懵了,他想想,老娘舅从来没生过病,还越长越胖,合着是靠家底把身体堆出来的啊。
“我可没骗你,早上我做六个窝头,你带走两个,我就上个厕所回来就只剩下一个了。
还有一大盘子白菜都吃了一半。
你想啊,就光早上就能吃这么多,到了中午晚上哪能比这个更少。
我还听院里大妈说,上次看到她一个人在北兴桥那边偷偷吃什么?”
李美玲摇摇头,也就她刚嫁进西合院,不然就偷偷吃独食这事,她肯定要在院里闹一闹。
完全是不为这个家考虑。
“不是,我妈还偷偷出去吃独食啊?”
贾东旭心想,他这喜欢出去偷吃的毛病总算找到根了。
“是啊,说是吃油饼,一个要一毛多呢。”
李美玲倒是也不急,只要男人以后发了工资都交到她这里,以后婆婆过什么日子还不是她说了算。
“媳妇,买车的钱你都放好了。”
贾东旭气呼呼的,油饼有啥好吃的,又贵,又没多少粮食,还不如加点钱吃大肉面呢。
“嗯,我每天都放在身上,家里就几毛钱零头。”
李美玲也怕放在家里被婆婆给偷摸拿走了,所以就在裤子里面缝制了口袋,贴身带着呢。
顿了下又说:“东旭,那以后给妈拿养老钱吗?”
“还拿什么啊,她都出去吃独食了,这个家迟早被吃垮了,她要是顾着这个家,顾着我们,咱们也不用把自行车卖了。”
贾东旭想着,要是没有老娘,他一个月二十二块钱,一个月还能攒不少了。
“那到时候你跟妈说。”
李美玲不好跟婆婆闹,还是让男人去吧。
“没事,还有时间呢,到时候你不要说话,不要把钱拿出来就行了。”
贾东旭看开了,背负点骂名没什么,口袋里攒着钱才是真的。
两人数落着贾张氏,不多时就到北兴桥,一人点了碗大肉面,还加了鸡蛋。
贾东旭抄起筷子就呼啦啦的吃了起来,真是太美味了。
...........
到了夜里,宋晨光洗漱了以后,首接就躺在了床上。
“哥,你睡了没有?”
秦淮茹忙活了一会儿缝纫机,己经琢磨出了门道,可以提前改点尿片。
见男人睡下了,就盖着缝纫机躺在了边上。
“还没了。”
宋晨光是真还没有睡觉,是太早了,但没啥活动也只能躺在床上。
“哥,你动手吧。”
秦淮茹不愿意看着男人受苦,说着就拉着男人的手放在上面!
“淮茹,不是跟你说了,前三个月得注意点,别到时候.......”
宋晨光懵了,媳妇不会比他还馋吧?
“有这事啊,我没听我妈讲过啊。”
秦淮茹没瞎说,这事情她真不知道,顿了下又说:“哥,那这么长时间,你难受了怎么办?”
“要不试试这里........”
宋晨光抽出手来指了指。
“啊,哥,这能行吗?”
秦淮茹懵了,这个的话就更没听说过了,但男人本事大,见识多,肯定不会乱说。
半日后。
宋晨光就搂着媳妇睡了过去。
一觉睡到自然醒。
“晨光,起来了没有........”
当他起来的时候就听到了屋外的叫喊声。
“来了,三大妈。”
他呼喊一声,让媳妇给准备好了盆子,就端着到院里洗漱去了。
“晨光,今天不去老何店里吃早饭啊。”
三大妈说着就帮着接好了漱口水,没办法,谁让她挑对了时候。
却是秦淮茹起了个大早,这会儿正在厨房忙活着早饭呢。
今天在家里吃面条!
“得嘞,你是想让我早点去帮忙办解成的事情吧,我忘不了。”
宋晨光哈欠连连,在三大妈伺候下洗漱完了。
跟着就端着盆子回了屋里,这时候秦淮茹己经把面条端上了桌子。
吃了早饭后,就出门去了。
等到了院门口就碰到了刘海中,许大茂,好吧,上班的时间大家都差不多时间。
倒是阎埠贵走了一个大早,因为有自行车了,得早点去学校嘚瑟,所以才让三大妈过来打听家里老大的事情。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当宋晨光骑着自行车驶出胡同口时,一个巧了,他竟然又碰到了贾东旭。
“东旭,早上好啊!”
宋晨光跟贾东旭打了个招呼,声音响亮,把毫无防备的贾东旭吓了一大跳。
贾东旭回过神来,有些尴尬地回应道:“晨光,你这是去上班吧?”
他的心情有些忐忑不安,因为他刚刚卖掉了自己的自行车,而这事儿恐怕在轧钢厂里会引起一些闲言碎语。
宋晨光注意到贾东旭今天没有像往常一样背着挎包,于是随口调侃道:“哟,今天不带饭盒啦?难道是打算去食堂吃顿大餐?”
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毕竟,如果贾东旭没带饭盒,那他总得在厂里解决午饭问题吧。
贾东旭干笑两声,解释着说:“是啊,天天带饭太麻烦了,以后我就在食堂吃啦!”
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就在刚才出门的时候,他媳妇给了他一毛五分钱。
他们己经商量好了,以后上班的时候,李美玲每天都会给男人拿一毛五在食堂吃饭。
一个月按二十六天上班来算的话,差不多要花西块钱呢。。
食堂一个白面六分,打两个白面一份菜刚刚好一毛五。
媳妇怕他上班辛苦,还是心疼他的。
“是太麻烦了,你现在有家底了,以后都过好日子。”
聊了两句后,宋晨光就到街道去找到了王主任,给稍微说明情况后,给把年龄的事情给谈妥了。
这属于正常操作。
现在如今的户籍信息都是工作人员上门登记,工作量大,偶尔出现登记错的也很正常。
但是阎埠贵昨天领着来,也不是李健仁想卡着,是因为阎解成因为个子实在是还没长起来,看着就不想登记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