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娇江山梦

第31章 金庭崩殂

加入书架
书名:
千娇江山梦
作者:
孤独的美食者
本章字数:
6544
更新时间:
2025-04-28

绍兴十七年七月廿七,金国中都传来噩耗:"铁枪亲王"完颜洪烈病逝于太原帅府,终年五十八岁。消息经丐帮传至开封时,林缚正于黄河大堤上监制新铸的"震天雷"。青铜炮模上的火星溅落于战报纸页,将"病逝"二字灼出焦洞,宛如女真王朝溃烂的伤口。

林缚用袖口拂去炮模上的铁屑,声音平淡如碾过石磨的粟米,"如今金国五亲王折其三,完颜亮连御林军哗变都镇不住,拿什么挡蒙古人,看来金国灭国己成定局,和历史的走向真的一模一样!"

八月初十,一匹染血的快马撞开齐王帅府角门。

"吴大帅遇刺!南宋吴挺率二十万大军犯境!"斥候从马鞍侧扯下渗血的竹筒,内藏胡世将的狼毫急书,"汉中己经粮尽,望齐王念及淮河盟约,速发援兵救援!"

朵儿扫过信末吴帅中毒箭的字迹,指尖叩击桌案:"欧阳锋那老毒物最近总往蒙古大营跑,怕是脱不了干系,看来蒙古和南宋又搅合一起去了。"

林缚展开西蜀舆图,手指点在"大散关"上,心想:"赵构这是想复制'端平入洛'的老路,这段历史提前了呀,意图先取汉中,再图关中。可吴璘一死,西蜀群龙无首......"

林缚忽然拍案,震得舆图卷起边角:"传我将令:李宝率五万飞虎骑西进,驰援西蜀,实则......"他用匕首在"汉中盆地"画了个圈,"等南宋与西蜀杀得两败俱伤,咱们连人带地一起收了,定让赵构赔了夫人又折兵...。

朵儿,给李宝的飞虎骑配十万石粟米,在其中暗藏硫磺。军粮在上,硫磺在下,伪装成军粮"

八月十五,中秋月圆。

应天府街头忽现一持剑书生,于酒肆高台摔碗高歌:"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其声如裂帛穿云,惊起檐下鸽群。

"在下辛弃疾,祖籍济南,久闻齐王广纳贤才,特慕名前来。

林缚一看,心中暗想,"我靠,这位大牛,前世可没少看他的事迹呀"

立马吩咐下人,快快看座!

寒暄过后,林缚拿过辛弃疾递过的策论,展开泛黄的卷轴,目光扫过《审势》篇:"蒙古之强,强于弓马;红巾之强,强于民心。若行屯田兵制,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可省粮草之耗,增士卒之锐。"

"好!"林缚击节赞叹,握住辛弃疾的手,现在我之属地,"正缺你这样的治世能臣!即日起,特拜你为屯田司郎中,主理'耕战一体'之策,屯田司郎中本位五品职事官,尽管名义上主管全国屯田,但实际屯田多由地方军事长官或行政官员主导,中央机构的职权相对受限,更多侧重于政策制定与监督。但是在林缚这里,那就是相当有实权了,既能制定屯田政策,也能训练屯田兵...

辛弃疾也激动的握着林缚的手说"林帅待我,如伯乐相马,我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同日,城南药铺来了戴斗笠的女子,药箱上插着曼陀罗花簪。

"民女何红药,忝为五毒教圣女,闻齐王仁政,特献《毒经》残卷与解药配方。"她掀开斗笠,虽然左颊有个朱砂痣,但看起来确实明艳动人,"欧阳锋投靠蒙古,献改良火器之策,民女愿助齐王破之。"

黄蓉抚掌笑道:"来得正好!火器营正缺用毒高手,相公,你看何姑娘与程灵素共管军医署如何。"

"善......"

八月廿三,红巾西征军抵西蜀边境。

胡世将登城望见绵延十里的运粮车队,眼眶微热:"齐王果真守信......只是这粮车为何走得如此缓慢?"

当夜,李宝于帐中铺开舆图——这是林缚三年前以通商为网络各地猎户,专找林间小路,秘密整修,北起汉中,南至成都,可容三骑并行。

"传我命令:每夜派百人队通过密林,向成都散播红巾军携粮百万来援的消息。"李宝用烛泪固定地图西角,"再让胡世将故意让南宋细作偷走粮草清单——要让赵构知道,咱们的粮食够吃到明年开春。"

九月初一,南宋先锋军果然劫了红巾运粮队,红巾军运粮队一触即散,逃亡山林......

"报!红巾军粮车全装着上等粟米!将士们正在套马搬运......"探马的报喜声未落,便被震天火光吞噬——藏于粮车底部的硫磺罐遇火炸裂,腾起的黄烟混着何红药配置的毒药,形成遮天蔽日的"毒雾"。

"不好!中计了!"南宋将领话音未落,便被毒烟呛得倒地抽搐。李宝所部用湿巾缠住口鼻,趁机挥军掩杀,飞虎骑的马刀在月光下映出森冷弧光:"西蜀乃是齐王地界,尔等鼠辈也敢染指?"

与此同时,红巾军散播的南宋军队劫粮不给蜀地百姓活路的消息传遍蜀地村镇。百姓们自发毁坏南宋粮道,破坏水源,红巾军更在南宋必经水源下药——不过三日,南宋军营便有半数士兵上吐下泻,非战斗减员过万。

九月廿七,汉中城门缓缓开启。

胡世将身着素服,扶着吴璘的灵柩迎出:"西蜀军民,愿奉齐王为共主。"他将"西川宣抚使"印信郑重递上,印台还沾着未干的朱砂,"唯望齐王保境安民,使川中百姓免受兵燹之苦。"

林缚双手接过印信,转身递给身后的陈亮:"暂由你署理西蜀政务,胡世将全权负责西蜀军队改制,待改制完成前往开封,另行封赏。即日起,免除西蜀三年赋税,开义学二十所,在成都、汉中设榷场通商。"

消息传开,蜀地百姓夹道焚香。有老叟跪捧一碗蜀锦,颤声道:"此为小儿婚娶用物,今献与齐王,望佑我西蜀太平。"林缚接过锦缎,拿出一锭银子递给老者,这锦缎我买了:"百姓之福,才是本王所求。"

十月初十,蒙古铁骑抵黄河防线。

"报!铁木真己灭金国中都,立完颜珣为傀儡皇帝,亲率三十万大军南下!"斥候的战报上,"怯薛军""火器营"等字样被朱砂圈红。

林缚盯着舆图上如黑云压境的蒙古军旗,忽然问:"黄河沿岸的壁垒修得如何?"

朵儿翻开《工程日志》:"己筑成五里一节的夯土台,台上可屯兵储粮,台下挖有地道连通。每台配震天雷十架,弩手二十人。"

"好。"林缚指了指地图上的"滑州","让王横率两万屯田兵驻守,每十日轮换一次——蒙古人想打持久战?奉陪到底。"

十月十五,开封火器营传来捷报:"改良震天雷试爆成功!"

新制火器以精铁为壳,内填硫磺、硝石、碎铁砂,爆炸范围较旧型扩大三倍。林缚亲自演示:"此炮若埋于地下,以绊马索触发,可掀翻蒙古重骑。"

"立刻进入量产,将工序分开,招聘流民妇孺连夜赶工,所有参与赶工人员,一日三餐,晚餐有肉,装填好的优先装备黄河防线。"林缚又转向辛弃疾,"辛先生的'屯田兵制'推行如何?"

"己在陈留、应天试点。"辛弃疾展开花名册,"每五十户抽一丁,农闲时训练,战时为兵。目前可战之兵己逾十万,且无需朝廷供给粮草。"

林缚满意点头,目光落在帐外操练的女兵队伍上——她们手持新型"神火弩",正是朵儿训练的"红巾娘子军"。

十月廿七,户部呈上《人口钱粮奏报》:齐王下辖人口:红巾控制区人口较去年增长三成,达八百余万,其中流民占比从六成降至两成;粮食:番薯推广使亩产提升至六石,仓储总量突破三千万石,足够支撑五十万大军一年用度;经济上汴河榷场年税银达百万两,蜀地归附后,新增茶马贸易路线三条,预计年入可增五十万两。

"好个'仓廪实而知礼节'!"林缚掷下奏报,"传令各州县:凡多育子女者,赐'多子多福'匾额及粟米十石;凡开垦荒地超百亩者,授'屯田校尉'虚衔。"

至十月末,红巾军十大将领悉数到位:

李宝:飞虎骑统领,擅闪电战,曾率五千骑破金军十万;

王横:屯田兵都统,筑城守垒无出其右;

辛弃疾:耕战司郎中,兼理火器营与屯田兵;

陈亮:西蜀巡抚,主理政务与榷场;

程灵素:军医署署长,掌控瘟疫防治与解毒;

何红药:毒器营统领,专精火器与毒药结合;

胡世将:西蜀都统制,节制原吴璘旧部;

洪七公:丐帮总指挥,负责敌后侦察与粮道破坏;

黄药师:水师提督,统帅桃花岛舰队与汴河水师;

朵儿:全军后勤总长,兼领红巾娘子军。

林缚也实属无奈,黄药师,洪七公,甚至朵儿都是赶鸭子上架,必须的培养人才接替他们的工作

林缚在帅府大堂为十将授旗,当然,黄岛主和洪七公并不在这里,蓉儿用狼毫笔在军旗上写上"齐"交给林缚。林缚举杯:"诸位,铁木真号称成吉思汗,可在本王眼里,不过是个抢粮食的游牧头子。咱们有粮、有兵、有民心,何惧之有?"

李宝也率先举杯:"愿为齐王效死!"其余将领轰然应和,声浪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与帅府外"齐"字旗的猎猎声响,汇作乱世中最激昂的战歌......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