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铁路公安开始

第151章 唐刀儿胡同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从铁路公安开始
作者:
崖上的酸枣树
本章字数:
4360
更新时间:
2025-07-08

鬼市起源于五行八作的交易场,到了解放后历经发展己经从原来的半壁街南东移发展到西临红桥、东大地,东至葱店街,北至沙土山,西至唐洗泊街,南至法华寺这一带,有好几条胡同。

顾平安和师父混在人群里,手提着马灯总算找到了一排排卖估衣的,衣服虽然都是旧衣,但棉衣,羊皮袄,皮货,甚至是长袍马褂都有。

师徒俩没急着首接上去,先是找了个‘一杆挑’的摊儿提着马灯装模作样的看货。

‘一杆挑’也叫‘低头斋’,是老百姓给起的雅号,实际上就是卖旧鞋的,名字由来是因为顾客要买鞋就得蹲下身子低头试穿,远处的够不着,卖主就用竹竿给挑过来。

这里的摊主一般不会招呼你,挑好了合适上前捏码儿谈价,谈拢交易拿走就成。

双方都裹的很严实,看不出对方样貌,也有些坦正的顾客大模大样的进来趟市儿,这种不是托儿就是愣头青,很容易打眼被宰。

看到后面有人排队,徐红升装模作样的挑了双旧棉鞋付了钱就离开了。

手里提了货再逛起来摊主都会热情一些。

可惜逛了几家都没找着想要的军大衣。

“您这儿就没洋货卖吗?”

“爷们要什么洋货,瞧这件,上好的羊皮袄子,穿着不比那些个洋货暖和?价格还实惠。”

顾平安假装看不上,一脸嫌弃的摇头道:“太丑。”

“听您声音年龄不大吧?听我一句劝,这好看的不一定保暖,今年这冬可冷着呢。”

“我要洋货,有的话绝不谈价,这可是拍婆子利器。”

摊主看了看徐红升,好像在问您都不管管儿子?

徐红升叹了口气道:“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今儿带他来就是找洋货的,您这没有我到别家看看去。”

“哎,你们甭去问,这片儿今年就没上过洋货,早几年都清完了,昨天好不容易看到一件,还是战利品呢,才收到手转个身的功夫就转手卖出去了,您知道他这一进一出赚多少么?五块,年轻人都喜欢当这种怨大头,真不会过日子。”

徐红升给散了根烟问:“没办法,现在的小年轻几个会过日子,那买家不会跟我儿子差不多大吧?”

摊主接过烟没抽,首勾勾的看了眼两人不再说话了。

“怎么?我有冒犯之处?”

“您是来找搬砖儿的吧?” 这里做买卖的眼睛果然毒,稍露一点就被看出来了。

搬砖儿的就是那种没货走差价,卖消息的,意思是他看出徐红升二人不是正经买货的,是来打听消息的。

“这个数,谁收谁买给个信儿。”

“坏规矩的事我不做,劝您也甭瞎打听,何况这地儿来的人您能认出是谁吗?您这儿子转一圈您怕都认不出来了。”

徐红升把整包烟丢到摊上问:“您给推荐个搬砖儿的。”

“这可不够我犯险的,以后我还得在这摆摊儿呢。”

徐红升不想闹出动静,眼睛一眯上前捏了个码,半晌这摊主才同意帮忙介绍人。

“二位在前面拐角等我。”

“别耍花样。”

收了钱的摊主倒也讲信用,没一会带了一个看着跟瘦竹竿似的男子过来:“人我介绍到了,具体你们谈。”

“二位打听这件洋货的事干嘛?”

“不该问的您别问。”

瘦竹竿哼了一声起身就走,被顾平安拦下了:“不让您白开口,前提是您能说点我们想听的。”

瘦竹竿摆着手势意思是先给钱。

“够了吧?你最好没耍我们。”

收了钱的瘦竹竿态度瞬间好了起来:“您二位是衙门里的吧。”

“别给自己找不痛快,说事儿。”

既然都猜到是雷子了,瘦竹竿也不敢给自己找不痛快,悻悻道:“得,算我多嘴,您二位打听的是那位卖主吧?”

“说说他。”

“我要是说的话就还得再添点儿,这几块可不够。”

徐红升乐了,首接从背后掏出手铐扬了扬道:“看样子这敬酒你是不乐意吃了,咱们换个地方说。”

“哎,我可没犯事儿,我在这规矩着呢,您凭什么抓我。”

“那就痛快点,不然带你回去一趟,你以后就别想着在这地方找饭吃了。”

顾平安给赏了个甜枣:“如果消息有用,少不了你的好处。”

“那人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但我在这边见过他好几回了,个子不高,总咳嗽,还咳得特别厉害,出的货都是从半岛带回来的洋货,我跟过一次,走到唐刀儿胡同附近他总是回头看,就再没跟了,估摸着就是那一片的。”

“他看着像军人吗?”

“一点不像,您二位我打眼一瞧就能猜出来是衙门里的,他哪样儿倒像是胡同串子,不过看他好几回出的都是好东西,家里应该有人去过半岛。”

顾平安把兜里的烟扔了一包给他:“那件大衣买主您认识吗?”

“不认识,不过瞧着像是你们同行,至于哪个衙门的就不清楚了。”

鼠有鼠道,这里面的人眼睛都毒,不过顾平安还是多嘴问了一句:“你怎么就能看出来他是我们同行?”

“走路姿势,说话,眼睛。”

这也算是个人才了:“以后有生意怎么找您?”

“生意”当然是打听消息了,瘦竹竿看了眼徐红升才回道:“我叫胖子,葱店街马灯下押块青砖的摊儿就是我的,摊上有一破碗,往里扔块石子在胡同口等着就成。”

这算不算叫投石问路?还挺有门道的。

不过更感兴趣的是他这外号:“胖子?”

“雅号,以前咱也是胖过的。”

有了唐刀儿胡同这个地址,找起来就容易多了。

刑支,此时都三点多了依旧灯火通明。

师徒俩回来后一双双眼睛里全是希冀,白克强打起精神上前迎道:“老徐,有消息吗?来,喝口茶。”

“两个消息,人在唐刀儿胡同这一片,外表特征和平安之前的分析都对得上,家里应该有人去过半岛,凶手经常咳嗽,咳的特别厉害。”

“另外那件洋大衣问到了,应该是咱们同行买回去了,通报查一下,这衣服上再洗还是有血迹的,是重要证物。”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