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明白的意外哲学

第75章 建组大会与“和谐社区”的“不和谐”序曲

加入书架
书名:
李大明白的意外哲学
作者:
蝶艳玉飞
本章字数:
6278
更新时间:
2025-06-08

在经历了“总策划的哲学独白”、“副总指挥的艺术加戏”、“民间智者的毒舌冷水”、“Vlog网红的提前剧透”以及“群众演员的奇葩海选”等一系列充满了“和谐里社区特色”的“戏剧性铺垫”之后,李大明白那部(或者说,那几部)承载着他“用哲学照亮社区,用艺术提升境界”宏伟蓝图的“社区生活哲学情景剧大赛”,终于……嗯,像是凑齐了七颗龙珠(虽然大部分是玻璃珠,还有几颗是土豆)准备召唤神龙一般,勉强搭建起了它的“草台班子”。

于是,在一个秋高气爽(但李大明白内心依旧有些“乍暖还寒”)的周末下午,和谐里社区活动中心那间见证了无数“历史性时刻”的小会议室里,一场旨在“统一思想、明确任务、鼓舞士气、共创辉煌”的……“和谐里社区首届生活哲学情景剧大赛演员及主创团队(草台班子)建组大会”,隆重(且混乱地)召开了。

出席本次“建组大会”的,除了名义上的“总策划、总编剧、总导演”李大明白同志,以及实际上的“艺术总监、女主角兼群众演员总教头”王姐同志之外,还有:

被李大明白“三顾茅庐”(外加王姐“胡萝卜加大棒”)才勉强“请”出山,同意在剧中扮演一个“不需要台词,只需要坐在那里深思,并自带盒饭和棋盘”的“沉默的东方智者”角色的……老赵同志。

几位在上次“大型尴尬海选现场”中,因为“才艺过于独特”或“与角色气质存在某种神秘的‘反差萌’联系”而被李大明白和王姐“慧眼识珠”(实则是“矮子里拔将军”)挑中的“潜力股”演员,比如:那位能用鼻子吹《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李阿姨(被王姐指定扮演一位“多愁善感、擅长用鼻音表达悲伤”的菜市场摊主),那位能徒手劈红砖的张师傅(被王姐内定为“苏格拉底的御用保镖兼舞台背景板搬运工”),以及那位热爱朗诵打油诗的王会计(李大明白觉得他身上那种“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气质,非常适合扮演一个“试图用歪理邪说与苏格拉底进行哲学辩论”的“反面角色”)。

当然,还有我们和谐里社区的“首席新媒体观察员”兼“哲学大戏独家纪录片制片人”——林小美同志。她今天特意换上了一身看起来比较“专业”的工装裤,扛着她的手机云台,准备全程记录下这“历史性的建组时刻”。

会议室的墙上,还挂着一条由王姐亲自用红纸和金粉(她孙女做手工剩下的)书写的横幅,上书十个歪歪扭扭但气势磅礴的大字:“弘扬哲学精神!繁荣社区文艺!预祝大赛圆满成功!”(落款是“和谐里社区哲学剧组筹备委员会”,李大明白看到这个落款时,嘴角不受控制地抽搐了一下。)

会议由李大明白主持。他清了清嗓子,扶了扶鼻梁上那副因为连日操劳而又加深了少许度数的黑框眼镜,脸上努力挤出一个既能体现“总导演的艺术权威”又不失“哲学家的亲和力”的微笑,开始了他那充满了“理想主义光辉”的……“开场白暨动员讲话”。

“各位老师,各位演员,各位……嗯,艺术的同路人!”李大明白的声音因为激动而略带一丝颤抖,“今天,我们齐聚一堂,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崇高的目标——那就是,通过我们即将共同创作和演绎的‘生活哲学情景剧’,来展现我们和谐里社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昂扬的精神风貌、以及……嗯,全体居民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他顿了顿,目光深情地扫过台下那些表情各异(主要是茫然和好奇)的“演员”们,继续用一种近乎布道般的语调说道:“戏剧,是生活的镜子,是时代的号角,更是……哲学的最佳载体!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将那些看似高深晦涩的哲学思想,化为一个个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故事,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在欢笑与感动中,受到启迪,得到升华,从而共同为将我们和谐里社区建设成为一个……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个体自由与集体和谐相统一’的……嗯,‘柏拉图式理想社区’,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李大明白的这番“慷慨激昂”的讲话,持续了将近二十分钟。其间,他旁征博引,从古希腊的悲剧精神谈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从启蒙时代的理性之光谈到现代社会的精神困境,其理论之深奥,其逻辑之……嗯,其逻辑之“李大明白”,足以让任何一位没有哲学博士学位傍身的听众,都产生一种“虽然听不懂,但感觉很厉害,就是有点想睡觉”的复杂情绪。

只有小美,在角落里一边努力憋笑,一边将李大明白这番“艺术宣言”原汁原味地录了下来,准备作为她下一期Vlog《李导的哲学“催眠曲”——和谐里剧组成立秘辛》的“重磅素材”。

在李大明白终于结束了他那场充满了“诗与远方”的“理想畅谈”之后,本次活动的“副总指挥”兼“女主角”王姐同志,立刻接过了话筒(虽然会议室并没有话筒,但王姐的气场足以让她自带“扩音”效果)。

与李大明白的“务虚”不同,王姐的发言,则充满了“务实”的“生活气息”和“不容置疑”的“领导权威”。

“咳咳!”王姐清了清嗓子,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台下众人,“刚才,咱们的总策划李大明白同志,己经把咱们这次活动的‘思想高度’和‘艺术追求’,都讲得很清楚了,很透彻了!我呢,就不再重复那些‘大道理’了。我主要强调几点……嗯,关于咱们剧组的‘组织纪律’和‘后勤保障’问题!”

“第一!”王姐竖起一根手指,表情严肃,“既然咱们是一个剧组,那就要有剧组的样子!排练期间,所有人必须严格遵守时间,不许迟到!不许早退!不许无故缺席!谁要是敢给我掉链子,影响了整体进度,别怪我王淑芬不客气!到时候,不仅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还要……还要在社区公告栏上‘点名通报’!”

台下几位平日里比较“散漫”的阿姨大爷,闻言,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第二!”王姐又竖起第二根手指,“咱们这个戏啊,虽然是‘义务劳动,为社区做贡献’,但也不能让大家伙儿饿着肚子‘闹革命’!我跟小李总策划商量过了(其实是她单方面决定的,李大明白根本没机会插嘴),排练期间,剧组统一提供……盒饭!”

此言一出,台下立刻响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骚动”和窃窃私语。显然,“管饭”这个消息,比李大明白之前那二十分钟的“哲学布道”,更能有效地调动起大家的“参与热情”。

“关于这个盒饭的标准嘛,”王姐的脸上露出一丝“一切尽在掌握”的微笑,“我跟钱主任也争取过了(实则是她拍着胸脯向钱主任保证‘绝对能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初步定在……嗯,每人每顿,两荤一素一汤,外加一个时令水果!保证大家吃得饱,吃得好,有充足的体力投入到咱们的‘艺术创作’之中!”(至于这笔“巨额”的盒饭预算从哪里来,王姐暂时还没想好,她觉得船到桥头自然首,大不了就发动大家“AA制”或者找社区小卖部“拉赞助”。)

李大明白在一旁听着王姐这番关于“纪律”和“盒饭标准”的“重要指示”,感觉自己刚刚建立起来的那点“艺术神殿”的氛围,瞬间就被拉回到了“和谐里社区老年食堂开饭动员大会”的……现实场景。

他看着台下那些因为“盒饭标准”而变得“眼神发亮、表情期待”的“演员”们,又看了看身边这位因为成功“掌控了剧组核心权力(主要是伙食大权)”而显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王姐,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他这部承载着“哲学理想”与“艺术追求”的《当苏格拉底逛菜市场(暨其他两部命运未卜的哲学小品)》,从这一刻起,就己经不再仅仅是一部“戏”了。它更像是一个……一个充满了各种“利益诉求”、“人情世故”、“鸡毛蒜皮”以及“不可预知之变数”的……“和谐里社区生活大舞台”。

而这场旨在为“和谐社区”评选献礼的活动,也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要以一种……一种极其“不和谐”的方式,拉开它那充满了悬念与……嗯,大概率是笑料的序幕。

第一卷的故事,就在李大明白这充满了“哲学家的忧伤”与“吃瓜群众的期待”的复杂心绪中,缓缓落下了帷幕。而那部即将开排的“哲学大戏”,究竟会走向何方,又会引发怎样一番“鸡飞狗跳”的“社区传奇”,那就……只有留待下一卷,再慢慢分解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