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第97章 大唐国贸

加入书架
书名:
这个唐朝也不是非穿不可
作者:
家己郞
本章字数:
7834
更新时间:
2025-06-10

“对,卖地,先把长安城最好的几块地拿出来拍卖,价高者得”。

“拍卖!??”工部官员们听的是一头雾水。

哈小维看着这些水瓶座的官员们,脑子里装的都是水,知道这些土鳖不懂,便解释了一句“就像卖官卖爵一样,谁给的钱多,谁就官大”。

“哦!原来如此”,工部官员们第一次见识到这么高端的筹钱方法,纷纷问道“这卖地能得几个钱?”

哈小维唰的一声拿出了一幅长安城地图,命人挂在工部衙门的大台上,然后用一根长棍指着地图说道“诸位大人请看,这是长安城地图,这是西市,这几块地预备做国际物流贸易市场,交易各种陶瓷、铁器、丝绸、兵器、造纸、火药、茶叶、粮食、奢侈品...总之一句话,西市就是我大唐的国际商贸中心,所有的货物在此交易”。

“哇”,工部官员们纷纷发出了惊叹的声音。

“诸位大人不妨想想,在这里做生意一年能赚多少钱?”

“怎么样也有十万贯吧!”

“十万贯,那是零头,怎么的一年也有一百万贯吧!”

“啧啧,一年一百万贯,那可赚大发了”。

“诶诶,那个姚侍郞,你家不是做布匹生意的吗?西市开一家呀,一年赚一百万贯,可以再娶几房姨太太了”。

那个被叫做姚侍郞的官员重重的呸了一口“你家才做布匹生意,我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家族从不做这些有辱斯文的事...”

姚侍郞话是这样回人家,心里却动了心,盘算着要真是在西市开一个布匹店可赚不少钱,这醉香楼的头牌姑娘史珍香可就到手了,这骚娘们得劲,娶回来岂不爽死,再买幢院子养老,哇,这日子,可不比神仙还逍遥...

哈小维等这些官员老色批们议论的差不多了,才拍拍手掌,让他们安静下来。

“怎么样,诸位大人们可还有什么意见?”哈小维淡定的问道。

“我等皆无意见”,一众工部官员们说道。

“嗯嗯”,哈小维点点头,“我预估西市这几块地都能卖3000万贯到8000万贯的钱”,哈小维说道。

“哇...”工部衙门又是一片惊叹声。

“当然还不止这个,长安城东市规划为住宅学业区”。

“请问哈大人,什么是住宅学业区?”工部有些官员们不懂哈小维说的这个新颖名词。

“哦,东市是国子监所在地,所以顾名思义,住宅学业区就是学区房”。

“什么是学区房?”工部官员们这下更懵逼了。

“额...这个”,哈小维一时不好解释了,这些大唐土老冒可真不好糊弄,代沟可真大,唐朝可没有学区房这个概念吧。

哈小维想了一下才解说道“学区房指的就是官府办的国子监这些名牌学府的周边起的房子便叫做学区房,只要买了工部的学区房,就送国子监学位,怎么样?一步登天,买房就有国子监名牌学位,让自己的子子孙孙赢在起跑线,一出生就有好学府的保证,以后中状元点翰林那还不是手到擒来,这房子好不好卖?我就问诸位大人好不好卖?”哈小维耐心的解释道。

“哇...”这一次哇声更是响亮,就快要把工部衙门屋顶的瓦片给哇掉了。

工部衙门顿时彩声西起,“啧啧”声不断,“买房送国子监学位,这是什么脑瓜子才能想出来的绝点子,肯定大卖呀,只怕长安城老百姓会挤破头的抢着买,不愁钱,不愁钱”,工部的所有大小官员们弹冠相庆,高兴的像是过节一样。

工部尚书马毗当然也是高兴异常,要是工部做出了这些政绩,他自然跟着加官进爵了,而且还有油水可捞,看来上位中枢首辅也指日可待。

但他能做到工部尚书的高位自然高人一等,在众人高兴当中却察觉到了其中的问题所在,所以向着哈小维问了一个核心的问题“请问哈大人,学区房既然这么紧俏,那价格自然不菲,大唐百姓一下子有这么多钱吗?他们买的起吗?”

“是啊是啊”,工部官员们立刻回应起马尚书的话,觉得马尚书的话切中要害,差点又被哈小维忽悠了。

啍!哈小维看着这些狗屁官员的势利眼,自然懂得他们想什么,所以很平静的说了一句“谁家不想出人头地,价格用的着担心吗?诸位大人是不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也是”,工部官员纷纷点头认可,要是能进国子监,那花再多的钱也值啊!

“如此便利,这学区房怎么的也要好几万贯吧?”

“恐怕不止哦,听哈大人说只是开发5000套,那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分分钟几十万贯起步”。

“那长安城老百姓哪个负担的起,除非像你许大人这种家财万贯的身家,不然寻常人家恐望房兴叹”。

“呸,我家平常穷的只能吃清水豆腐,哪像你刘大人祖传贩马生意的,生意兴隆通西海,一年都是几百万贯钱的收入,这些房子是专为你刘大人盖的”。

“好啦好啦”,秦王李世民听到工部衙门这些官员叽叽喳喳的,讲的都是一些有实惠没实际的话,起身打断他们的议论道“先不要叽叽喳喳嘛,听哈大人把话说完”。

一众工部官员这才闭嘴不言,齐齐望着哈小维听他的高见。

哈小维咳嗽一声,一脸淡定的对着工部官员们说道“长安城百姓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买房也不打紧,又不是让百姓们一次性付现钱,咱们可以分期嘛,首付三成,其他的分二十年还...”

工部官员们一时听的是面面相觑,满头雾水,谁曾听过这么新鲜的说法,买房子还能分期的,还能分二十年还的,这...这,这怎么个说法?

“哈大人,恕下官们愚钝,你这首付三成,其他分二十年还是几个意思”。

“是啊是啊,什么意思呢?”

“是这样子的”,哈小维一脸正色的解释道“比如一套学区房是三万贯钱,那长安百姓只要拿出九千贯钱就可以买下了,其他的两万一千贯钱全部从大唐工部城市发展当铺中借出来,年息8分...”

“从大唐城市发展当铺借出来?”工部官员们除了无比的诧异,己经是听得满头满脑子的浆糊了,实在搞不清这哈大人讲的什么?还年息8分,这要怎么算?

“哦!”哈小维知道这些工部官员们大多都是水瓶座,脑子里装的全都是水,现在除了大海的声音,其他都听不懂。所以进一步解释道“这大唐城市发展当铺就是专门借钱给老百姓买房的机构,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新鲜事,是秦王殿下提出来的,秦王殿下己经提前向陛下进言过了,而且中枢三省的长官们也是首肯的,在工部成立一个专门对房屋放贷的当铺”。

“放贷?”

一众工部官员们又是满脸的懵圈。

“就是你们熟悉的典当行啦,拿东西质押买房子”。

“这样啊!”工部官员们纷纷懂了。

“原来是朝廷做高利贷,借钱给长安城老百姓买房,我明白了”。

好几个头脑灵光的工部官员们恍然大悟的同时说道“哈大人这招用的高呀!”

“这可不是高利贷,这和高利贷有本质的区别”,哈小维赶紧辩解道“这个年息只要8分,是正常的金融放贷...”,但哈小维话到嘴边却停住了,和这些工部官员们讲不清,懒得废话了。

“所以有了这个大唐工部城市发展当铺后,我们工部盖的房子还愁卖吗?”

“不愁不愁呀”,工部官员们纷纷接嘴道。

“当然是不愁呀!谁家要是没那么多现钱买,那好说呀,找大唐工部城市发展当铺借呀,分十年八年或是二十年的还,对不对?买工部的房子还送学位,啧啧,这么好的事情哪里找去,整个大唐的人都会趋之若鹜,谁不想自己的儿女以后升官发财呢,对不对?”

“哇!这主意好!”

“是是是,绝对是一流的点子”。

“十年八年的那么长远,可以老子借钱儿子还,儿子借钱孙子还,一辈子欠朝廷的钱”。

“哇哦,那这些百姓们套牢在房子上,可不就老实本分多了”。

“对啊对啊,哈大人目光如炬,实在是大唐的中流砥柱,才会想出这么利国利民的好点子”,一众工部官员们纷纷拍起了马屁,高赞哈小维的天才设想。

“那也是秦王殿下起的好头,论首功当是秦王”。

“是是,秦王殿下文武双全,上马能管军,下马能管民,这等为政的小事,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嗯,刘大人此言高见,秦王殿下不愧是大唐的擎天之柱”。

“秦王殿下是我们的主心骨呀!”

一时间整个工部衙门一片对秦王李世民的歌功颂德赞誉之声。

“照哈大人这样的说法,那东市这几块地可就更值钱了”。

“哇”,一听到工部尚书马毗大人的话,工部衙门瞬间可就炸了锅,纷纷讨论起能卖到多大的价钱,而自己又能从中捞得多少油水。

一谈到油水好处,工部的官员们精神头更足了,本来对哈小维有一丝轻视的心也一扫而光,哈小维在他们心目中散发着无限的金光,伟岸的很。

哈小维等这些工部官员们面红耳赤的算计完了才继续说道“我们不但要在长安起房子,我们还要在洛阳建房子,最后还要在大唐的所有城市起房子,当然,我们不但盖房子,我们的大唐工部城市发展当铺还要在洛阳开、太原开、扬州开、荆州开、苏州开、广州开、碎叶城开...等过个三年五载,我们会在大唐所有城市开,假以时日,所有的大唐邻邦也会有我们的大唐工部城市发展当铺,也会有我们大唐工部盖的房子”。

哈小维一番鸿图伟业的说法可把工部这群土老冒刺激的热血沸腾,这饼画的快把这些工部官员吃到吐了。

“到时把你们一个个分派到各城市里去做大唐工部城市发展当铺的掌柜,年薪100万贯”,哈小维对着工部官员们继续画大饼说道。

“哇哇哇”,工部官员们立时热血上头,吃着哈小维画的大饼,差点激动到就要给哈小维磕头谢恩了,哈大人真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呀。

“除了这些,在长安的北市会开建一个大唐国际贸易中心,统筹各种贸易,关税结算都在这里...北市就是整个区域的商贸中心,也是文教中心、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军事中心...”。

哈小维这么一连串的各种中心说出来,又让这些工部官员们犯迷糊了,纷纷嘀咕道“哈大人,市场我们知道,但这些中心有什么作用?”

“这些中心的作用可大了,和我们大唐做生意,为了公平公正公开,方便易于做生意流通,我们大唐要成立一个国际组织,就叫大唐国际经贸合作组织”。

工部官员们面面相觑,完全听不懂哈小维嘴里的大唐国际经贸合作组织是几个意思。

哈小维嘴里吞了几口口水,润了润喉,心想,又要对这群水瓶座工部官员做一次科普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