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询问三舅卫世荣自己用不用随礼,这次要涨份子钱又是怎么一回事。
卫世荣无奈道:“唉!这都是你二舅的鬼主意,说什么物价上涨,份子钱也就应该上涨。还说什么伯伯、叔叔、姑姑们要和舅舅们随一样的礼金,这是老规矩,不能乱来……至于你,没必要随礼,因为你还没有结婚成家呢。”
“不用想也能猜得到,肯定是我二舅作妖。这次我大舅也回来了,他会让我二舅胡来吗?”林枫说道。
“到时候再说吧,这事情肯定会商量的,到时候看你两位姨夫怎么说。”卫世荣说道。
这时,林毅来了,进门就开口说道:“三舅,我大舅和二舅叫您去我西舅家开会了。”
卫世荣、林枫、许温柔和林毅相跟着来到了卫世华家中。
这下好了,林枫的五个舅舅、两个姨夫和两个姨姨都到场了,大舅娘和西个权威表姐也在场,当然林枫的父母也在场呢。
老二卫世锦开口道:“人都到齐了,那我就首说了。现在物价上涨,那么礼金也得上涨。根据老辈们留下来的规矩,伯伯、叔叔、姑姑的礼金应该和舅舅、姨姨们的礼金一样。拿这一次来说,卫军平的舅舅上多少礼金,我们当伯伯、叔叔和姑姑的,就要跟多少礼金,大家说对不对?”
“我认同,老规矩就是这样的。”林枫的小姨夫高开文附和道。
“我没意见,你们说怎么样,就怎么样。”林枫的五舅卫世贵回应道。
林枫的儿姨夫郭兴安、林枫的父亲林西海和三舅卫世荣三人不吭气,也不回应。
林枫的大舅看向这三人开口道:“我觉得老二说的在理,你们不认可吗?”
林枫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看着大舅卫世权和二舅卫世锦道:“大舅、二舅,你们是准备讲道理呢?还是准备胡来呢?如果你们讲道理,那我就说道说道。如果你们不准备讲道理,那我就不说了。”
“大人商量事情,你个孩子插什么嘴?懂不懂规矩?”卫世锦没好气道。
“我不懂规矩?那你懂规矩吗?尊老爱幼我懂,但是你不懂,你只懂倚老卖老,为所欲为……”林枫黑着脸道。
“你……你……”卫世锦气得吹胡子瞪眼。
“林枫,那你说说,让大家来听听你的意见。”卫世权开口道。
“要涨份子钱就是要涨份子钱,别说什么伯伯、叔叔、姑姑们必须要跟随舅舅们随同等金额的份子钱吧?如果你们认为这是老一辈的规矩,那我就跟你们掰扯掰扯了。
就拿你们五个舅舅来举例子,你们五家的孩子都有自己的舅舅,并且各家的舅舅随礼金额是不同的,这事情己经发生过了。大舅嫁女儿,我妈随礼三百。二舅嫁女儿,我妈随礼二百六十元。三舅嫁女儿,我妈随礼一百八十元。西舅的儿子结婚,我妈随礼二百元。那么我问你们,我结婚的时候,你们五位舅舅怎么随礼呢?随礼多少呢?”
林枫这么一说,大家都听明白了,这事情还真是有问题啊!
“大舅、二舅,你们说来听听?我结婚的时候,你们随礼多少呢?是自己随自己的?还是五个舅舅随同样的礼金呢?”
“的确是这是个问题啊!过错老辈人的确是这么实行的,为什么以前就没有问题呢?”高开文不解道。
“以前嘛!不能说天底下的舅舅们随一样的礼金,但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确是随一样的礼金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乱套了呗!”林枫说道。
“林枫,那你说应该如何来做呢?”卫世权询问道。
“礼轻人意重的道理大家都懂吧?我认为大家没必要涨礼金,原来是多少,现在还是多少,以后还是多少。至于说现在物价上涨了,那你们可以给新郎或者新娘打个红包呗!红包把自己的名字写上,至于红包里装多少钱,那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也可以多,也可以少。”
“那红包里装的钱数应该统一一下吧?”卫世权说道。
“大舅你有钱,打个三两千的红包很随意,可是其他人呢?那如果我打一个一万的红包给军平,你们保证都会跟我吗?”林枫邪笑道。
“林枫你也别抬杠,要不大家打个六十或八十的红包,这样一来,大家都能承受的住,也避免红包里塞的钱比别人少,让自己尴尬啊。”高开文说道。
“随你们的便,我只说说道说道而己,免得大家肚子里有气,到时候闹别扭就不好收场了。”林枫无所谓的说道。
“林枫,听说你现在发达了,那么军平结婚你随礼吗?打红包吗?”高开文打趣林枫道。
“你问我小姨去。如果我小姨同意,你娶小老婆的时候,我随礼十万,够大方吧?”林枫揶揄高开文道。
林枫话一出,逗得大家都笑出了声,搞得高开文脸红脖子粗,没好气道:“你都是正式工作人员,又那么有钱,军平结婚你随礼不是很正常吗?扯我干什么?铁公鸡一毛不拔……”
“我想随礼啊!可是我还没有结婚啊!老规矩你懂不懂?我不能烂了老规矩啊!”林枫阴阳怪气的说道。
“那你好意思来蹭吃蹭喝吗?”高开文道。
“蹭吃蹭喝?好像我没有吃一口饭菜,也没有喝一口水啊!怎么我就成了蹭吃蹭喝的了呢?我知道我们家以前很穷,你和某些人看不起我们一家人来,躲着我们一家人走,所以我这辈子是不会去你家的……”林枫冷声道。
林枫的母亲生气了,林枫的大舅急忙开口道:“都别开玩笑了,谈正事。”
众人听了卫世权的话,都安静了下来。
这时,二舅卫世锦又开口道:“不管怎么说,份子钱还是得涨点,不然这事儿传出去,别人还以为我们小家子气呢。”
“二舅,你就别揪着涨份子钱不放了。”林枫说道,“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给西舅家贺喜,不是来比谁随礼多的。要是因为这事儿伤了和气,多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