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商议妥当后,便有条不紊地展开行动。柳青迅速将画舫在大清的事务安排得妥妥当当,挑选了几位得力可靠的伙计,把日常经营和后续交接事宜详细嘱托清楚。同时,他全力筹备着前往大不列颠国开画舫的各项事务,联系船只、准备物资,每一个细节都亲力亲为。
小燕子则像只欢快又操心的小鸟,一边安慰着萧雅(赛娅),让她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充满期待,一边还不忘帮着柳青整理行李,时不时冒出一些新奇有趣的想法,逗得大家欢笑连连,缓解了不少紧张的气氛。
福尔康呢,怀着复杂的心情回到京城学士府。他趁着夜深人静,悄悄走进书房,在烛光下,一笔一划地给紫薇写了封信。信中,他坦诚地倾诉了自己对赛娅难以割舍的感情,以及对紫薇深深的愧疚。他详细阐述了这个计划的前因后果,恳请紫薇能够原谅他的自私,代为照顾孩子和福伦夫妇,并承诺会在遥远的地方为他们祈福。写完信,他轻轻放在紫薇的枕边,凝视着熟睡中的紫薇,眼中满是歉意与决绝,最后悄然转身,离开了这个曾经熟悉的家。
终于,在一个静谧的夜晚,没有月光的打扰,众人带着满满的行囊和对未来的憧憬,悄无声息地登上了前往大不列颠国的船只。船缓缓驶离港口,驶向茫茫大海,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
对外,柳青依计行事,郑重宣称自己受大不列颠国之邀,要去彼处开设画舫,福尔康与赛娅出于对东方文化传播的热忱,决定一同前往助力。可惜天有不测风云,航行途中突遭罕见的狂风巨浪,船只不幸被无情打翻,福尔康与赛娅在这场可怕的海难中不幸失踪,生死不明。
这个消息传回大清,瞬间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福伦夫妇听闻后,如遭雷击,福晋当场昏厥过去,福伦也是老泪纵横,悲痛万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儿子儿媳竟遭遇如此噩运。紫薇看到福尔康留下的信后,泪水潸然落下。尽管心中满是愤怒与哀伤,但在冷静下来后,她明白一切己成定局。看着赛娅留下的孩子那纯真无邪的脸庞,她内心的母性被深深触动,决定承担起照顾孩子和福伦夫妇的责任,用自己的力量撑起这个破碎的家。
在大不列颠国,众人历经一段平稳而顺利的航行后,平安抵达。踏上这片陌生而新奇的土地,他们被眼前迥异的风景、独特的建筑以及别样的风土人情所吸引。柳青凭借着多年在商场摸爬滚打的经验,迅速在繁华的街区寻得一处绝佳店面,准备打造一个充满东方韵味的画舫。
福尔康和赛娅全身心投入到画舫的筹备工作中。他们精心挑选从大清带来的书画、瓷器、丝绸等精美物件,用以装饰画舫,力求每一处细节都能展现出大清文化的独特魅力。萧雅(赛娅)在这个过程中,仿佛获得了新生,过去的伤痛逐渐被忙碌与期待所取代,她和福尔康之间的感情也在相互扶持中愈发坚如磐石。
小燕子则像个活力无限的小太阳,在大街小巷中穿梭不停。她积极与当地人交流,努力学习他们的语言,好奇地探索着每一个新鲜事物。她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大家,还时不时带回一些当地特色的小玩意儿,给这个小小的团队增添了许多欢乐和温馨。
经过一段时间紧锣密鼓的筹备,画舫终于准备就绪,盛大开张。大不列颠国的人们对这个充满神秘东方风情的画舫充满了好奇与向往,纷纷慕名而来。画舫内,精美的刺绣、古朴的书画、优雅的茶艺表演以及身着传统服饰的工作人员,无一不让当地人为之着迷。画舫的名声迅速传开,生意蒸蒸日上,顾客络绎不绝。
在大清,随着时间的流逝,关于福尔康和赛娅海难的消息渐渐平息,人们开始接受这个既定的“事实”。福伦夫妇在紫薇的悉心照料下,慢慢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将对儿子儿媳的思念寄托在孙子身上。紫薇也在照顾家庭的过程中,找到了新的生活意义,她将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倾注在孩子和福伦夫妇身上,日子平淡却也充实。
而在大不列颠国的福尔康、赛娅、小燕子和柳青等人,继续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彩故事。他们的画舫成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大清文化。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再也没有意外打破这份宁静与美好,一切都朝着美好的方向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