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家父太上皇

第92章 大周工学院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之家父太上皇
作者:
写文进行曲
本章字数:
4490
更新时间:
2025-06-19

宫城之内,太上皇李昀日日偕皇后甄氏游园听曲、煮酒论诗。御花园中牡丹己开,锦鲤游池,金丝鸟在翠竹间啼鸣不绝。

甄皇后斟一杯青梅酒,送至李昀唇前,嗔道:“你倒好,江山收回了,天下也安了,如今反倒比退位时更自在。”

李昀捧杯一笑,轻轻一口饮尽:“天下本就非为朕一人之私。如今乾儿能挑起担子,朕岂不落得个逍遥?”

甄皇后轻声一叹:“乾儿自幼性子沉稳,难得心志如磐。但……到底还太年轻。你真放心?”

李昀眺望宫墙之外,良久方道:“他虽年轻,却识冷暖。天下如炉,须得以铁骨立其中,才烧得出百炼之钢。若不放手,他如何能承万世之基?”

甄皇后闻言不再多言,只默默执起凤羽扇,为他遮了东来的日光。

翌日,晨钟五十响,朝会大开。

此为李乾首次坐于大朝正殿上——象龙椅,佩龙袍,手握玉笏,左右皆文武百官,礼部侍立,天子仪制,俱依古法。

殿中肃穆,钟鼓声回荡如山鸣。

李乾静坐殿上,看着堂下跪伏的官员、熟悉的林如海、水溶、贾赦、王腾、贾敬等人,心中一震。

他自幼寄人篱下,如今却由万人跪拜于下,俯首称“殿下”。

激动之余,却也生出无穷沉重。

“我坐在这座龙椅之上,便是天下之主。”

“可大周还有千万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空有大礼、大制、大儒,而无大工、大冶、大械。”

“若不能改此旧制,我又与往代帝王何异?”

他暗自吸一口气,扶玉笏而起,声音清越:

“朕昨夜观奏,察数地春荒未起,徭役疲困,商旅不振,民力未兴。大周虽有文治,却无器利;虽有人才,却无制度。”

“此非一人一策可解,当以百年为谋,以根本为计。”

百官闻言皆惊,贾赦、水溶对视一眼,林如海眉头轻皱,却未开口。

李乾继续道:

“朕有一策,今朝即行——”

“命兵部、工部协同,于京师西苑之地设立‘大明工学院’,筹建学府,集工匠、理士、矿冶之才,开设五门:机械、冶金、火器、水力、绘图。”

“凡举人以下,岁试三等者可入学;手工业者,准许破例选才;其法式图书,由东宫典藏院辑出为教材;师资,由林如海、水溶择才授课;所需银两,由户部设专项开支。”

“五年之后,朕要大周有能铸百机之匠,画万构之图,不再仰洋夷之舟、不羡西贾之商。”

此语一出,百官哗然。

工学院之设,破天荒头一遭。更难得者,竟列入国策、科制、预算、教材一体。

林如海眼光微闪,立出班中拜道:“陛下所言,利在千秋。臣愿奉命主持首届学制试策。”

水溶亦拜:“户部即日拨银,先筹万金为开基之费。”

贾敬捋须而笑:“老夫年老目昏,虽不识工器,但愿礼部为其定立官称、儒训,免致流俗。”

李乾目光微动:“准。”

贾赦虽不甚懂“工学”之道,然观其势己成,亦不敢言,道:“圣明。”

朝会至此,气氛振奋如初春风潮,百官虽各怀心思,却也知——大周之制,今日改矣。

当晚,李乾退朝后回秦王府。

他手持朱笔,批阅良久,忽而停笔,他起身,踱至窗前,看那天边星斗如瀑,耳畔似响起林黛玉昔年为他读过的句子: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

午后阳光柔和,照在荣庆堂外新绿之上。

李乾身着便袍,自秦王府信步而来,贾府上下早己迎候。

贾母听说太子亲至,特令备下“碧螺春”、“双井白莲”两种上茶,又亲自坐于榻上,笑意满面。

“乾儿这般勤政,还肯回府中来看看,老太太心里真个欢喜。”

李乾施礼毕,坐于贾母下首,恭敬道:“外祖母恩重如山,乾儿纵有千事万务,也不可不来问安。况且……这府中才是我最早的家。”

贾母听得此言,眼角泛红,点头不语。

正在此时,一位素衣女子自后侧屏风处轻步行来,身姿颀长,神情娴静,正是探春。

她手执朱漆茶盘,亲为李乾奉茶,微微施礼:“殿下远来劳累,请用茶。”

李乾接过,目光落在探春眉目之间,不禁一怔。

探春早褪少女稚气,面容清秀中带几分英气,虽非正出,却自幼才思敏捷、礼数周全,曾多次在诗会中言辞见胆识。

今日一见,更觉别有风姿。

他轻啜一口茶,笑道:“这茶清而不淡,香而不烈,正合我意。”

探春抿唇一笑,未语,目光却微垂,片刻后方轻声道:

“元春姐姐、迎春姐姐、惜春妹妹皆己入东宫,荣华非凡……我真替她们高兴。。。”

这话说得极轻,语气不显,然眼角含情,幽怨自生。

李乾听得,微微一怔,旋即放下茶盏,凝视她道:“探春妹妹也可以来找她们顽。”

探春未料他答得这般沉稳,不禁一滞。

两人相视片刻,竟一时无言。

李乾忽忆起一事,转了话头:“说来,正有一事说给妹妹听个新鲜。”

探春侧首:“哦?”

李乾道:“我在朝上启奏设立‘大明工学院’,欲于五年之间,起我大周第一机械、冶金、火器、水利之制。此举非为时兴,实为国本。”

探春睁大眼睛:“工学院?”

李乾点头:“招西方工匠、士子、能人之子,教器、教冶、教造物之学,不以出身论才,不拘门第,只要肯学能造,皆可入选。”

探春眼中渐亮,颔首赞道:“若真成此事,大周百姓或可脱农役之苦。只是……此举未免犯旧礼,朝中能容么?”

李乾低声一笑:“所以才要先造风,造声,聚人。我知前路多艰,却总得有人先起步。”

正说间,帐外传来一声:“小侄贾环,叩见殿下。”

探春颦眉微蹙,却不便言,李乾己笑言:“进来吧。”

只见贾环缓步入内,衣衫整齐,却仍有几分沉稳之气。

他进来行礼,垂手站于侧,听得“工学院”三字,却神色一动,眼神不住飘向李乾,唇微张,像要说什么,又强忍不语。

李乾眼尖,忽然问道:“环儿,你适才可是听得‘工学院’一事?可有兴趣?”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