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家父太上皇

第98章 李昀上朝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之家父太上皇
作者:
写文进行曲
本章字数:
4520
更新时间:
2025-06-24

暮色降临,荣府偏院。

贾兰轻手轻脚地推开廊下月洞门,小心翼翼地踏入母亲李纨的卧房。

帘内香雾袅袅,月影斜照红漆窗棂。

李纨正倚榻捧书,听得动静,放下手中竹简,微笑道:

“你回来了?今日怎的晚了这许多?”

贾兰低着头,有些犹豫,脚步迟疑了一下,终还是上前跪坐在榻下,低声道:

“母亲,我有事同你说。”

李纨一怔,略皱眉,却还是温声道:“说罢,什么事如此郑重?”

贾兰顿了顿,低声将今日凉亭之事,贾宝玉撕毁图纸、与贾环动手,自己前去禀告贾政的经过细细道出。

说完后,房中一时沉默,唯有茶香缭绕,炉中炭声微响。

李纨轻轻叹了口气,抬手抚了抚儿子鬓边,神情间带了几分踌躇与怅然。

“宝玉素来温顺,竟会做出这等事端……你如今年岁渐长,亲眼所见,也该晓得——这世道,确实变了。”

她目光飘远,似忆起亡夫贾珠,喃喃低语:

“自你父亲故后,我只愿你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清正举子,循例出仕,不与人争,不与世争。”

“可如今……”

贾兰低头沉思片刻,忽抬头认真地看着母亲:

“娘,今日凉亭上,环叔给我看了一幅图纸,是太子殿下送他的。上面画了许多我从没见过的东西——”

“有一个‘转水轮’,能借水力自动运转,把水送入田中,无需肩挑人抬;还有一种风力机,只靠风转动,就能拉动研磨的石臼,比咱们看到的庄里的乡下人推的还快得多。”

“我当时就想……若这东西能用到乡下去,多少人家能轻省些力啊。”

“那时候,我心里……就觉得很厉害。”

李纨听着这番话,缓缓坐首了些,凝视儿子那双闪光的眼睛,那张因兴奋而微红的小脸。

那不是虚饰,也不是为了讨好。

那是少年初识“实用”之道后的由衷惊叹,是初萌心志之光。

她怔怔良久,轻声道:

“你……喜欢那图纸上的东西?”

贾兰用力点点头,小声道:“娘,我不是不喜欢圣贤书,可那东西,是能帮到人的、真的能让百姓不那么辛苦的。”

“若真能用,我想试试画一幅……我记得得不多,可能画不全。”

李纨望着他,一时百感交集。

贾兰是她的独子,是贾珠留下的骨血。

她从未想过,他日的他会走上一条与贾珠不同的路。

在她心中,“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她所知的唯一安稳正道。

可眼前这个男孩——这个从来听话温顺、只知读书习字的小儿子,今日却因一幅图纸,眼里放出了光。

她忽然意识到:

圣贤书固可立身,但未必是他该走的唯一道路。

她沉默片刻,终于展颜微笑,拉过儿子的手,轻轻道:

“既是你喜欢,娘便不拦你。”

“那工学院,虽是新设,太子殿下亲为倡主,宫中也有赞成之意。若你真有心,娘不强你背书立卷。”

“只是一件事——你要做的,不是旁人叫你做的,是你心里真正喜欢、真正觉得有意义的事。”

“娘不望你封侯拜相,只求你将来无愧于心。”

贾兰听得,眼眶微热。

他伏在母亲膝下,轻声应道:“娘,我记住了。”

李纨拭了拭他的鬓角,忽又想起什么,淡笑道:

“以后若再想看图纸、画画,不必去外头偷看。就在书房中设一处角案,娘叫人给你备好纸墨尺规,你想画便画。”

“咱们贾家子弟,不必怕旁人议论。”

“只怕你心不定,志不稳。”

贾兰点头如捣蒜:“我一定不辜负娘亲。”

灯火渐深,屋外虫声断续。

后人记载:

“贾兰少时,素以温文谦谨闻名于诸孙中,然其一念动于图学,后得母李氏允准,入工学院。李氏为大周士族贵女中最早开工学之门者,史称‘贾门启智母’,其识通达,足资称颂。”

---

清晨,贾敬换朝服,入皇宫请见皇帝李昀。

宫人通禀之后,李昀命其入内,屏退左右。

贾敬入座未久,便起身恭拜:“老臣今日冒昧求见,有一言,愿首奏天听。”

李昀微笑:“贾卿乃国老旧臣,有何不可言之处?”

贾敬正色道:

“陛下当年中兴之举,挽大周社稷于倾危,重建纲纪,举朝称颂。然今日乾储己定,民心属归,诸政推新,百姓咸悦。”

“太子殿下志在图治,手创工学院、革旧制、兴实学、立兵策,其功其志,臣辈常叹不及。”

“臣斗胆进言:时至今日,陛下宜顺应天道民情,传位于太子,自登太上皇位,俾使新政一以贯之、堂堂正正。”

此言一出,殿中静极。

李昀久久未语,凝视贾敬,目光深沉如海。

良久,才轻叹一声:

“这是乾儿让你来的?”

贾敬伏地而拜:“陛下明察,这是老臣的意思,老臣一切为了江山社稷呀。”

李昀缓缓起身,步至窗前,望着御花园中初开的荷花,微笑道:

“也好,也好……吾年过六旬,气力渐衰,日夜政事交叠,何如陪皇后煮茶听曲、抱抱孙儿,教承觉认字诵诗?”

他回首一看,目光清朗如昨:

“传我口谕,明日早朝,召百官。”

贾敬伏地长拜,哽声而呼:

“太上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

是日,景元元年五月廿八,辰时三刻。

太极殿鼓鸣三通,金銮宝阶之上,重开帝座。

宫中老宦张敏耳语而出,道:“今日圣上亲御朝,不是寻常议政,众官要当心应对。”

内外百官闻言,肃然色变。

自太子李乾主政以来,李昀多居东苑,极少亲朝。今日忽现御座,己非寻常,且从昨夜起,内廷便己加设御幄、金案、香炉,诸仪预备整肃,气氛紧张异常。

朝阳初升,金龙隐光,殿上鸦雀无声。

李昀披玄黄龙袍,步履虽略有迟缓,然神色清明,精神不减。

他一登御阶,百官齐拜:

“臣等叩见吾皇,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昀微抬手,示意免礼。

忽然,语声宏亮道:

“诸位卿家,今日朕上朝,有一事要告天下、告宗庙、告百官。”

殿中顿时神色凝重,有人下意识地望向林如海与贾敬。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