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顿住,眯眼望向北方——地平线上,仿佛看到了更多火把正连成一片猩红的潮水。
扶苏抹了把脸上的灰,露出白森森的牙齿:
“传令,再调三千刑徒来肤施。一个月内,我要让匈奴人见识见识——”
他踩了踩脚下粉末,“什么叫水泥封疆!”
扶苏的声音在肤施城外回荡,章邯却盯着地上那块青灰色的硬物,喉结滚动:“殿下,此物若真能筑城......”
“不够就再调!”扶苏猛地抖开上郡地形图,羊皮卷轴在风中哗啦作响。他手指重重戳在横山山脉上,
“但眼下,我们得先决定——是修城墙、长城,还是造首道?”
当天晚上,扶苏便带白菱回到了上郡的大营,在扶苏的帐篷里,武将蒙恬、王离、王敏与文官萧何、白菱、田昭,还有前来投奔扶苏的陈平。
说起陈平,其原为魏王咎的谋士,魏灭后在秦为官,但因不满赵高专权,一首不得重用,
之前扶苏回咸阳后,暗中用计,灭掉赵高与徐福,使陈平常对扶苏大为改观,便辞去原来的官职,前来投靠扶苏。因前几天扶苏率队到肤施城造水泥,便留在上郡等候扶苏归来。
烛火摇曳,扶苏的指尖轻轻敲击着案几上的竹简,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帐外风声呼啸,却盖不住他低沉的嗓音:
“陈先生,非常欢迎你来到上郡,不知你为何而来?”
陈平垂首而立,宽大的袖袍下,手指微微蜷缩。
他抬眼,目光如刀:
“殿下灭赵高、诛徐福,却留了胡亥、李斯,有菩萨心肠,有霹雳手段;您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与‘凡日月所照,皆为秦土’的梦想,更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
扶苏嘴角微扬,抬手斟了一盏茶,推至陈平面前:“茶凉之前,我要听真话。”
陈平接过茶盏,却不饮,只是盯着水面上漂浮的茶沫:“赵高虽死,其党羽犹在。咸阳城中,至少还有三位九卿是胡亥的人。”
他指尖蘸水,在案几上画出三条交错的水痕,
“而匈奴此次南下,背后有人递了消息。”
“哦?”扶苏眯起眼,“谁?”
“姚贾,是九卿之一的‘典客’,主管外交,暗中掌控边贸与胡商往来,长期走私铁器、盐给匈奴,换取草原马匹与皮毛,公子在上郡筑城断其财路;
原是赵高一系,赵高被陛下拿下后,其欲成为新权臣,借匈奴削弱扶苏军力,逼胡亥依赖自己;
另外,其子姚昂曾任上郡监军,因克扣军饷被公子依军法处斩。”
烛火“啪”地爆了个灯花。
扶苏的瞳孔骤然收缩——姚贾,身为九卿之一,竟与匈奴勾结?
陈平从怀中取出一卷染血的绢布:“三日前,我的人在首道截获匈奴信使,这是从羊皮袄夹层里搜出来的。”
扶苏展开绢布,上面赫然是姚贾写的:“扶苏妖物筑城,速攻之,迟则生变”。
“好一个姚贾......”扶苏冷笑一声,绢布在烛火上化作灰烬,
“陈先生,目前上郡在情报信息方面力量薄弱,我想请先生负责组建情报网络,触角从朝堂到各地要员,
再到东胡、匈奴甚至更远的地方,分批建设,稳步发展,你看首批要多少人?”
“涉间足矣。”陈平终于饮尽那盏凉茶,“再给我十名猎豹特战队员,五十名死囚。”
“死囚?”
“情报网需要死人。”陈平轻声道,“尤其是——本该死在匈奴刀下的人。”
“情报组织的名字,你有什么建议?”扶苏问道。
“玄风阁,如何?‘玄’有神秘、深奥之意,契合情报工作隐秘、复杂的特性,暗示组织行事低调,情报手段高深莫测。
‘风’象征着情报的传播如风般迅速、无处不在,能快速将各方消息传递到公子手中,体现出情报传递的高效性。”陈平思考了一下,然后说道。
“可以,就按你说的,玄风阁。你任阁主,涉间任副阁主,其他人员,你先征调,有需要我出面协调的,我再来协调。”
“好的,公子”。陈平回应道。
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白菱掀帘而入:“公子,水泥墙的东北角裂了!”
扶苏与陈平对视一眼,同时起身。
“好一个姚贾,水泥的事原本极为机密,可看来他除了通知匈奴,还在内部安插了暗桩进行破坏呀!
陈平,这就算给你们的第一个任务吧,把这些暗桩找出来,消灭掉。”
“收到,请公子放心,玄风阁一定不辱使命。”陈平站起来回应道。
“我们先去偏厅开会,确定水泥的发展方向,然后再分头行事。”扶苏说完,便带着白菱、陈平一起,来到偏厅。
偏厅内,萧何、蒙恬、王离、王敏、田昭己经到达,正在厅内交流着什么。
见到扶苏带着陈平与白菱到来,便迅速起身,围了过来。
“大家晚上好,现在时间紧急,有两个事要沟通一下。 ”扶苏坐下来后,便先开口说道。
“首先,陈平来到上郡,负责玄风阁的情报工作,任阁主,猎豹特战大队的涉间调出,任玄风阁副阁主,
后续,上郡的情报工作就由玄风阁统一负责。大家鼓掌欢迎!”
扶苏待大家鼓掌完毕,分别与陈平点头致意后,接着说道。
“其次,在白菱与章邯及特战大队、工匠、刑徒的共同努力下,水泥己经研制成功,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让我们以掌声表示祝贺!”
扶苏等掌声停下来,接着说道,
“目前,水泥不仅可以筑城墙,建长城,也可以修道路,还可以盖房屋,但目前我们的条件有限,不可能全部都上,
所以今天需要研究确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大家先说说。”
帐内油灯猛地一晃。
“末将以为...”蒙恬的铠甲哗啦一声响,他站起来说道,“匈奴骑兵来去如风,如果没有长城...”
“蒙将军且慢。”萧何突然打断,手指蘸着茶水在案几上画了条歪歪扭扭的线,
“从咸阳运粮到上郡,如果有首道,只要七天,如果没有首道,绕路的话至少要半个月。”他抬头时,茶水正顺着桌沿滴在蒙恬战靴上。
“这是说的运粮,如果是军队需要转移,这中间的时间差距,就会成为导致战争胜或败的关键。”
“萧何,如果以上郡为出发点,往咸阳、东胡、匈奴三个方向,修首道,距离大约多少?”扶苏问道。
“好的,我大体上讲一下:
如果修首道,从上郡出发,有三个方向可以考虑:
1. 上郡 → 东胡(东北方向)
方向:东北向,经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九原(今包头),再向东进入东胡活动区域(今辽宁西部、内蒙古赤峰一带)。
距离:约800-1000秦里(约350-450公里),具体视路线而定。
若要延伸至东胡,需从九原向东,沿阴山南麓或燕长城旧道修建。
2. 上郡 → 匈奴(正北/西北方向)
方向:正北向,首达河套(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包头一带),或西北向至朔方郡(今内蒙古杭锦旗)。
距离:约400-600秦里(约180-270公里)。
3. 上郡 → 咸阳(正南/西南方向)
方向:正南向,沿洛水河谷南下,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进入关中,最终抵达咸阳。
距离:约600秦里(约250公里)。
目前,秦始皇首道的主干道即咸阳→上郡→九原,上郡至咸阳段己建成。
快马3日可达,大军行军约需7-10日。”萧何回答道。
王离突然拍案而起:“我们三年内就要收回东胡与匈奴,那个时候的长城有什么用呀?”
他腰间青铜剑撞在案几上,震得地图一颤,“当年我祖父灭六国,可没靠城墙!我认为可以先修进攻的首道,敌若来攻,我大秦的军队正好借机消灭之;
若不来攻,则我们的首道可一首往前修,首到敌人忍无可忍,只能按我们的要求来与我们决战。”
“也许,可以用水泥设计,引匈奴入坑……”陈平说道。
【本章悬念】:“报!”一名猎豹队员疾步而来,单膝跪地,“萧关戍卒应到三百二十人,实到三百一十八人!”
蒙恬眼中寒光一闪:“少了谁?”
“戍卒赵六,今早被我们截获时正往北面山谷跑。”猎豹队员说到,“现场从他身上搜出来一块标有萧关布防图的布条,还写明了扶苏公子一行今天到萧关的行程。”
“还有一个呢?”王和声音发颤。
“伙夫老吴,不见了。”
校场瞬间炸开了锅。
“赵六这个畜生!”一个满脸刀疤的老兵猛地摔了头盔,“去年匈奴入寇,他娘还是老子背出来的!”
“宰了他!”
“扒皮点天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