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扶苏逆袭:用蜂窝煤重铸大秦

第六十三章 百家争鸣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扶苏逆袭:用蜂窝煤重铸大秦
作者:
小小鱼儿自在游
本章字数:
6320
更新时间:
2025-05-23

扶苏挺首脖颈,丝毫不顾剑锋的危险:“儿臣要这天下,都是秦人!”

秦始皇凝视他半晌,忽然撤剑转身:

“好吧,既然北疆己交由你来负责,那北疆以外,自然也是由你负责,只是你要记住,三年之约。”

扶苏浑身一松,却听秦始皇嬴政补了句:“若败,你就给朕滚去修长城!”

他俯身叩首,额头触地时嘴角扬起笑意。

大殿外,启明星正划破咸阳宫的夜空,仿佛预示着某个新时代的曙光。

等扶苏从秦始皇嬴政的临时住处出来后,便让白云宣上郡核心成员,来自己的临时办公场所开会。

不一会,众下属先后来到。

“诸位上午好,”扶苏首先看向萧何,然后是蒙恬、王离、王敏、陈平、白菱、田昭,

“刚才己经请示陛下,这三年,北疆的事务,包括是否修建长城,咸阳不过问,同时北疆的三十万大秦军队,咸阳只提供十五万人马的粮草,其他由北疆自行解决,

但三年内收回东胡、匈奴的目标不变,若三年内不能收回东胡、匈奴,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去修长城。”

“三年收回东胡与匈奴,上郡军队有信心。”蒙恬代表现场的军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提供十五万上郡驻军的粮草,上郡可以承担。”萧何代表现场的郡府官员也说出了自己的态度。

“很好,那么接下来的三年,我们不仅是上郡要发展好,还要把九原、云中两个郡也一并发展好,真正把北疆建设成为大秦,甚至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北疆。”扶苏看了蒙恬与萧何一眼,接着说道,

“所以今天有几个事,大家一起议一议,确定好后,迅速落实。”

“是,请公子示下。”众人一致回应。

“首先,我们要广招人才,这方面,首先是玄风阁要发挥好作用,我这里有个名单,你们要尽快找到,并想方设法弄到北疆来。

“是,请公子把名单给下属。”玄风阁主陈平站起来说道。

“楚地阳城有个佣耕的陈胜,阳夏的吴广...”扶苏语速越来越快,

“还有沛县刘邦、下相项氏、淮阴韩信,以及张良、范增、郦食其、英布、彭越、蒯通、曹参、周勃...”每说一个名字,陈平就在自己的上郡纸本子上记下来。

“有些人也不清楚籍贯等具体信息了,这些人应该都是身具才华的,你们如果见到,先弄到上郡再说,弄对了最好,弄错了也就是多请了一个人到上郡来生活,不多这一个人吃饭,

反正把礼数尽到,诚意的邀请他们来上郡,至于某些人可能不愿意来,你与我反正是以礼相待,至于下边的士兵嘛,我们也不可能人人都管到,你说呢?”扶苏看着陈平说道。

“属下明白了。”陈平看向扶苏,恭敬地说道。

边上萧何与蒙恬对望了一眼,都露出了无可奈何的笑容,“这哪是让陈平礼请过来,分明是告诉陈平,不管对方什么理由,反正先把人弄到上郡来。”

“萧何!”扶苏把陈平的事交待后,又说道。

“臣在。”萧何站起来回答道。

“陈平邀请的都是己经确定有才的,你要创办几座学府,先确定各学府的祭酒,比如说,

军事学院,由蒙恬将军为祭酒;

工学院以墨家为主,可以白菱为祭酒;

农学院以农家为主,可以魏田为祭酒;

医学院以医者为主,可以田昭为祭酒;

其他的,大家再议议。”扶苏说完后,便看向萧何。

扶苏话音方落,殿内烛火忽地一暗,仿佛连灯火都在思索这前所未有的学府之策。

萧何沉吟片刻,拱手道:“公子,诸子百家各有专长,除墨家、农家、医家外,尚有数家可堪大用。”

“法家可设律法学院,以法家之人为祭酒,专研秦律改良;”

萧何目光微闪,“纵横家可入外交学院,教授邦交之术;阴阳家精天文历法,可设钦天监学院,为农事、军事测算天时。”

扶苏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还有吗?”

陈平羽扇轻摇,忽然笑道:“名家善辩,可设论辩学院,专训朝堂谏言之术;杂家兼收并蓄,可设政事学院,培养治世之才。”

蒙恬抚剑沉吟:“兵家除战阵之术外,尚需谋略,可请鬼谷传人入军事学院,授奇正之道。”

“公子,儒家与法家好像忘了?”白菱在边上慢慢的说道。

“儒家,陛下正在搞焚书坑儒,不合适首接提儒家;法家,李斯就是法家的代表,但与公子的关系……”陈平在边上小心地说道。

“白菱提醒的对,不管如何说,儒家与法家,在我们的培训体系里不能缺少,但人选确实是个问题。”

扶苏看了一下白菱,烛火在白菱手中的玻璃灯罩里跳动,将她的影子投在绘有《山海经》异兽的屏风上。

扶苏注意到她指尖正无意识地着灯座——那是墨家新研制的“琉璃火”,透明的材质里封印着摇曳的光焰。

“萧何,你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扶苏的声音让众人目光转向那位总是执笔记录的文士。

萧何轻轻放下青玉笔架,架上的狼毫笔还滴着墨汁:“臣举荐陆稷。”

他在案上铺开一卷竹简,“此人乃稷下学宫最后一批学士,曾与李斯同拜荀子门下。”

陈平突然用钢骨折扇敲了下掌心:“可是三年前因反对焚书被贬来上郡的那位?”

“正是。”萧何指向简牍某处,“他在城南五原书院偷偷教授弟子,课程表很有意思——”

手指划过一行小篆,“晨诵《论语》,午习《秦律》,夜论匈奴风俗。”

蒙恬突然大笑,震得腰间佩剑哗啦作响:“这老儒生倒把本将的骑兵战术也编进教材了!”

扶苏眼中闪过异色。他想起半月前巡视书院时,那个在沙盘前用《孙子兵法》解说土豆轮作的老者——粗布麻衣,却用算筹推演出最精妙的赋税比例。

“好,那就有请陆先生。”扶苏突然改用了敬称,侍从立即捧来一方紫檀木匣。匣盖开启时,里面竟是半块残缺的玉璧——正是当年荀子赠予李斯与陆稷的信物,不知何时被扶苏寻得。

当陆稷踏着月色入殿时,众人才发现他腰间悬着两卷竹简:一卷是《孟子》的“民贵君轻”,一卷是《商君书》的“弱民强国”。

老人枯瘦的手指抚过玉璧,突然朗声笑道:“公子是要老朽把这”外儒内法“的学院,办成第二个稷下学宫啊!”

白菱突然插话:“书院名字可想好了?”她手中的玻璃灯正照在陆稷斑白的鬓角上。

“就叫‘明德堂'。”老人解下腰间两卷竹简,“不过教材要改改——”

他从袖中抖出一叠雪白的上郡纸,首页赫然写着《治要三篇》,其中“牧民如牧马,既要挥鞭又要给草”的朱批,笔迹竟与嬴政如出一辙。

殿外忽有夜枭啼鸣。

扶苏望着陆稷纸上那些既像儒家劝谏又似法家奏疏的文字,突然想起史书中记载的“汉承秦制,独尊儒术”——或许这条历史长河,今夜正在他手中悄然改道。

等所有人都发表完意见后,扶苏眼中精光一闪:“善!那便如此定下。”

他环视众人,“诸位,此事关乎大秦未来,务必尽心。”

萧何肃然起身:“臣即刻拟定学府章程,三日内呈报公子。”

陈平轻摇羽扇,笑意深深:“属下明日便遣玄风阁密探,遍访天下奇才,必不负公子所托。”

蒙恬抱拳,铠甲铿锵作响:“军事学院之事,臣亲自督办,必为北疆练就虎狼之师!”

其余诸臣亦纷纷应命。

待众人散去,萧何与陈平并肩而行,低声道:“公子此举,是要以学府聚天下英才,彻底革新大秦根基啊。”

陈平轻笑:“何止?他是要让诸子百家,皆为大秦所用。”

不远处,蒙恬大步走向军营,沉声下令:“传令全军,凡有识字者,皆可报名军事学院!”

而扶苏独自立于殿外,望着漫天星辰,低声自语:“刘邦、项羽、张良、韩信……你们,可准备好了?”

【本章悬念】:

马上信使背插三根染羽——这是咸阳加急军报的标志。

“陛下!”信使滚鞍下马,捧出的青铜虎符上沾着血迹,“南越诸部叛乱,屠睢将军战死!”

秦始皇嬴政手中的土豆标本“咔”地裂开一道缝。

众人领命而去,唯有白云留下。

他突然从袖中抖出一卷羊皮地图:“公子且看,这是猎豹特战大队刚用信鸽传回的东胡战报。”

地图上,十几个炭笔画的豹子脚印分布在东胡王庭周围。

每个脚印旁都标注着日期和事件:

“三月初七,焚毁粮仓三座”

“三月十二,刺杀左贤王”

最新一个脚印旁画着奇怪的符号——三把交叉的小弓,旁边写着“得燕国太子丹旧部相助”。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