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双公主

第三十章 两位摄政长公主

加入书架
书名:
摄政双公主
作者:
作者岁月静好安暖相伴
本章字数:
2932
更新时间:
2025-05-25

凛冽北风卷着碎雪扑在养心殿朱红廊柱上,乾隆负手立在檐下,望着远处雪中疾行而来的两道身影。小燕子顶风策马,玄色披风猎猎翻卷如展翅雄鹰,身后紫薇的马车碾过积雪,车辕上悬挂的铜铃在呼啸风声里叮当作响,清脆声响惊起檐角冻雀,扑棱棱掠过乾隆发间新添的霜白。

"皇阿玛!"小燕子甩蹬下马,铠甲上的冰碴簌簌而落,"傅将军查明了,那封通敌密折是令妃兄长旧部伪造,想趁海防空虚..."话音戛然而止,她这才发现乾隆盯着自己的目光似有千钧。紫薇踩着侍女铺就的毡毯快步上前,发间玉簪上凝结的冰珠随着动作轻晃,映出她眉眼间未褪的疲惫。

乾隆忽然转身,靴底碾碎阶前薄冰,发出细微脆响。殿内炭盆噼啪炸开火星,将《皇舆全览图》上的海岸线照得明明灭灭。他的指尖抚过标注着"台州卫"的朱砂印记,那里还留着去年小燕子用匕首刻下的作战标记。"还记得你们初入紫禁城时的模样。"苍老的声音惊得两位公主一怔,"一个闯宫喊皇阿玛,一个抱着琴说自己是明珠格格。"

紫薇突然屈膝行礼,雪水顺着广袖滴落在青砖上:"女儿们承蒙皇阿玛庇佑,才有机会为社稷分忧。"她话音未落,小燕子己抢道:"只要皇阿玛一声令下,女儿还能再炸十艘倭寇战船!"少女的笑声撞在蟠龙柱上,惊散了殿内凝滞的寒气。

乾隆猛地转身,龙袍下摆扫过矮几,将案头《贞观政要》扫落在地。泛黄书页摊开在"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的段落,烛火映得他眼角皱纹里的阴影忽深忽浅:"朕问你们,若朕百年之后,永琰与永璂共治天下,你们当如何?"

殿内骤然寂静,唯有寒风卷着雪粒扑打窗棂。小燕子下意识去摸腰间佩剑,却触到前日海战中折断的剑柄;紫薇垂眸望着袖口补丁——那是赈灾时被难民扯破后亲手缝补的针脚。许久,紫薇轻声道:"女儿愿为辅弼之臣,保两位弟弟政令通达。"

"我可不会文绉绉说话!"小燕子突然上前,铠甲碰撞声惊得乾隆抬眼,"但谁要是敢动我弟弟们的江山,我这把断剑第一个不认!"她脖颈处尚未愈合的刀伤在火光中泛着狰狞的红,却衬得眼神愈发明亮。

乾隆的目光从一个女儿移向另一个,忽然想起小燕子海战归来时,铠甲里藏着给永璂的贝壳风铃;想起紫薇在军机处熬夜核账,却记得给挑食的永琰送桂花糕。雪光透过窗棂漫进来,将三人的影子叠印在《皇舆全览图》上,竟像是撑起万里山河的脊梁。

"拟旨。"乾隆忽然开口,惊得值殿太监踉跄着捧来明黄绢帛,"封和嘉公主、燕禧公主为摄政长公主,赐丹书铁券、剑履上殿。自即日起,辅佐十五阿哥永琰总理军国重务,十二阿哥永璂协理六部..."话音未落,小燕子己蹦起来:"皇阿玛!这...这是真的?"

"怎么,嫌官小?"乾隆难得露出笑意,指腹着案头密报——那是今早收到的密折,奏报江南百姓自发为两位公主立生祠。紫薇却己伏地叩首,声音哽咽:"女儿定当鞠躬尽瘁,不负皇阿玛重托。"

雪不知何时停了,西斜的日光照在养心殿鸱吻上,折射出七彩光晕。乾隆望着殿外欢呼着拥抱的姐妹俩,想起她们幼时为争一个糖人拌嘴,想起她们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的模样。他弯腰拾起地上的《贞观政要》,在"任贤使能,天下太平"处重重朱批,墨迹晕开,宛如绽放的红梅。

当夜,坤宁宫烛火通明。皇后着新送来的摄政金册,听永璂兴奋讲述两位姐姐的壮举,永琰则在灯下反复研读《水师章程》。窗外,小燕子正教永璂舞剑,紫薇在一旁纠正招式,三人的影子被月光拉长,与宫墙上的瑞兽浮雕重叠,仿佛预示着这个王朝崭新的开始。而养心殿内,乾隆将写满批注的遗诏锁入金匮,火盆里未燃尽的奏折突然爆出火星,照亮了诏书上"女亦可为社稷柱石"的朱批,在寂静的夜色中灼灼生辉。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