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双公主

第三十九章 偶遇夏盈盈

加入书架
书名:
摄政双公主
作者:
作者岁月静好安暖相伴
本章字数:
2370
更新时间:
2025-05-25

暮春的钱塘江面笼着层薄雾,画舫的丝竹声顺着潮水漫来。乾隆斜倚在御舟雕花栏杆上,听着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琴音,忽见御前侍卫神色匆匆:"禀皇上!海面上有艘花船,船上三名女子正在..."话音未落,清越的琵琶声骤然刺破长空,裹挟着江南特有的吴侬软语,将纳兰词唱得百转千回。

"山一程,水一程..."夏盈盈素手拨弦,琵琶上的翡翠流苏随着动作轻晃。她鬓边斜簪的白海棠与当年夏雨荷进宫时的装扮别无二致,月光落在她眉眼间,恍惚竟像是时光倒转。皇后死死攥住容嬷嬷的手腕,指节泛白如纸,另一只手下意识拉住小燕子的披风——这个曾在战场上厮杀的巾帼公主,此刻却像尊石像般纹丝不动。

紫薇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看着那与记忆中母亲七分相似的面容,耳畔却回响着儿时在大明湖畔,夏雨荷教她念书时温柔的嗓音。"姐姐..."小燕子突然压低声音,温热的呼吸扫过她耳畔,"皇阿玛不是皇爷爷。"

乾隆的手指无意识着腰间玉佩,眼前的画面与三十年前的记忆重叠。那时的夏雨荷也是这般坐在船头,用吴音唱着小调,手中的团扇半掩娇容。可当夏盈盈抬眸望向御舟,目光中刻意营造的羞怯与试探,却让他猛然清醒。他余光瞥见紫薇攥紧的拳头,又看到皇后苍白如纸的脸色,喉间泛起苦涩。

"皇上,这歌声..."李玉小心翼翼地开口,被乾隆抬手打断。老皇帝转身时,龙袍扫落案上的《南巡起居注》,露出夹在其中的夏雨荷旧画像——那是她临终前托人带给乾隆的绝笔,眼角眉梢皆是坦然,不似眼前人刻意堆砌的柔弱。

"传旨,让她们退下。"乾隆的声音惊飞了栖在桅杆上的夜鹭。夏盈盈的歌声戛然而止,手中琵琶弦应声而断。她望着御舟上那抹明黄身影,突然想起陈邦首倒台后,有人塞给她的那张字条:"若想入紫禁城,唯有酷似夏雨荷..."

皇后紧绷的脊背终于放松,却见乾隆缓步走到紫薇面前,伸手想要触碰她鬓边的素银簪子,又在半空停住:"去看看你额娘的衣冠冢吧,朕让人修缮过了。"他的声音很轻,却让紫薇眼眶发烫——原来这么多年,皇阿玛从未忘记,也从未混淆。

当夜,御舟行至嘉兴。小燕子拎着酒坛闯进紫薇的舱房,身后跟着秦淮北和傅明渊。"管他什么替身不替身!"她仰头灌下烈酒,琥珀色的酒液顺着嘴角流下,"在皇阿玛心里,额娘只有一个!"秦淮北默默递上帕子,傅明渊展开新绘制的水利图:"明日要查的盐场,我觉得可以..."

而此时的乾隆独自站在甲板上,望着江面上星星点点的渔火。李玉捧着披风想要上前,却见老皇帝对着虚空轻声道:"雨荷,咱们的女儿...都长成了能撑起江山的模样。"夜风卷起他斑白的鬓角,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惊破了夜的寂静。

夏盈盈攥着被退回的拜帖,站在破败的花船上。她终于明白,自己模仿得了容貌,学不会的是夏雨荷面对生死时的洒脱,更比不得那两位公主在朝堂与战场间,为守护江山抛洒的热血。而紫禁城的故事,从来都不需要替身,因为每个传奇,都只能独一无二。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