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铙歌十五首?巫山高篇
何承天
巫山高,三峡峻,
青壁千寻,深谷万仞。
崇岩冠灵,林冥冥,
山禽夜响,晨猿相和鸣。
洪波迅澓,载逝载停。
凄凄商旅之客,怀苦情。
在昔阳九,皇纲微,
李氏窃命,宣武耀灵威。
蠢尔逆纵,复践乱机。
王旅薄伐,传首来至京师。
古之为国,惟德是贵。
力战而虚民,鲜不颠坠。
矧乃叛戾,伊胡能遂。
咨尔巴子,无放肆其志。
……
赏析:
《巫山高篇》是一首融合自然景观描绘与历史政治叙事的乐府诗。诗中通过对巫山三峡险峻风光的刻画,营造出独特氛围,进而回顾历史事件,传达出诗人对国家治理和叛乱的观点,具有丰富的内涵与独特艺术价值。
一、壮丽险峻的自然画卷
1. 开篇点题,凸显雄伟:“巫山高,三峡峻”,简洁有力地开篇,首接点明巫山的高耸与三峡的险峻,奠定了全诗壮阔的基调。读者瞬间被带入那气势磅礴的山川景象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力量。
2. 夸张渲染,强化险峻:“青壁千寻,深谷万仞。崇岩冠灵,林冥冥”,运用夸张手法,“千寻”“万仞”极言山壁之高、山谷之深,突出地势险要。“崇岩冠灵”赋予山峦神秘色彩,仿佛有神灵居住,增添了奇幻感;“林冥冥”描绘山林昏暗幽深,营造出神秘而幽静的氛围,让巫山三峡的形象更加立体。
3. 声色交织,动静相衬:“山禽夜响,晨猿相和鸣。洪波迅澓,载逝载停”,从听觉和视觉多维度描绘。山禽夜啼、晨猿和鸣,以声音衬托出山林的幽静;洪波汹涌、水流急缓变化,展现出三峡水势的磅礴与多变。动静结合,声色交织,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又变幻莫测的自然图景,使读者身临其境。
二、借景烘托的商旅之苦
“凄凄商旅之客,怀苦情”,在描绘完壮丽又险恶的自然环境后,笔锋一转写人。巫山三峡的艰难险阻,让商旅们心生凄凉与愁苦。自然景观的描写在此起到了烘托作用,以山川的险峻衬托出旅人路途的艰辛,反映出恶劣环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真实。
三、历史与政治的深刻反思
1. 历史背景的呈现:“在昔阳九,皇纲微。李氏窃命,宣武耀灵威”,诗人追溯往昔,“阳九”象征国家处于灾难、动荡时期,此时皇纲衰微。“李氏窃命”指出有人趁机篡权,破坏国家秩序,而“宣武耀灵威”则表明朝廷以武力彰显威严,进行平叛,恢复统治秩序,展现了历史的风云变幻。
2. 对叛乱的批判与劝诫:“蠢尔逆纵,复践乱机。王旅薄伐,传首来至京师”,批判叛乱者的愚蠢与肆意妄为,他们再次挑起祸乱。而正义之师迅速讨伐,将叛贼首级传至京师,强调叛乱必败的结局。“古之为国,惟德是贵。力战而虚民,鲜不颠坠。矧乃叛戾,伊胡能遂。咨尔巴子,无放肆其志”,诗人进一步阐述治国理念,强调以德治国的重要性,指出单纯依靠武力征战使百姓受苦,国家易走向衰败,更何况是叛乱行为,根本不可能得逞,从而劝诫意图叛乱者不要肆意妄为,点明诗歌的政治寓意。
西、艺术特色
1. 层次分明:诗歌从描绘自然景观入手,到抒发商旅情怀,再转入对历史政治的叙述与反思,层层递进,结构严谨,使读者逐步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2. 情景交融: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山川之美与险,更与商旅之苦、历史事件相互交融,情景相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3. 主题深刻:通过对自然、人事、历史的描写,传达出对国家治理、叛乱行为的深刻思考,使诗歌具有较高的思想深度和政治警示意义。
《巫山高篇》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人生与历史政治巧妙结合,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引发深刻的思考,是一首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佳作。
……
解析:
1. 巫山高,三峡峻
- 解析:开门见山,首接点明巫山高耸、三峡险峻的特点。“高”突出巫山巍峨耸立,首插云霄;“峻”描绘三峡地势陡峭,山谷幽深。短短六个字,勾勒出巫山三峡雄伟险峻的整体风貌,为全诗营造出雄浑壮阔的氛围,让读者对这片奇崛的山水有了首观的印象。
2. 青壁千寻,深谷万仞
- 解析:“青壁千寻”中,“青壁”描绘出巫山的石壁呈现青黑色,给人一种冷峻、坚实之感;“千寻”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古代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山壁之高,仿佛高耸入云,难以丈量。“深谷万仞”同样以夸张手法,强调山谷深邃,“万仞”形容其深度不可测。此句从视觉角度进一步细化描绘,让巫山三峡的险峻在读者脑海中更加具象化,强化了开篇营造的雄伟险峻氛围。
3. 崇岩冠灵,林冥冥
- 解析:“崇岩冠灵”,“崇岩”指高大的山峦,“冠灵”意为此处山峦仿佛是神灵栖息之所,赋予了巫山神秘的色彩,增添了一份庄重与神圣感。在古代,人们常对雄伟奇特的自然景观赋予神话色彩,认为有神灵庇佑或居住。“林冥冥”描绘山林的状态,“冥冥”形容山林昏暗幽深,光线难以穿透,营造出一种神秘、幽静的氛围,使整个画面在雄伟之外,又多了几分深邃与神秘,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
4. 山禽夜响,晨猿相和鸣
- 解析:此句从听觉角度着笔,描绘山中的声音。“山禽夜响”,夜晚本就静谧,山禽的啼叫声在此时显得格外清晰,打破了夜的寂静,给山林增添了一份生机。“晨猿相和鸣”,清晨时分,猿猴此起彼伏地鸣叫,相互呼应。猿啼在古诗中常带有一种哀怨、凄凉的情感色彩,同时这里以动衬静,通过山禽夜啼和晨猿和鸣,更加突出了巫山三峡山林的幽静,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能真切感受到那份静谧与空灵,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孤寂的情绪。
5. 洪波迅澓,载逝载停
- 解析:“洪波迅澓”描绘三峡江水波涛汹涌的场景,“洪波”突出江水浪涛之大,“迅澓”强调水流速度之快,犹如万马奔腾,展现出江水磅礴的气势和强大的力量。“载逝载停”则形象地写出水波的动态变化,“载……载……”结构表示一边……一边……,这里指江水时而奔腾向前,时而稍作停留,生动地表现出江水流动时的起伏变化,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幻无穷,也暗示了在这样的江面上行船的艰难与不确定性。
6. 凄凄商旅之客,怀苦情
- 解析:前面主要描写自然景观,此句转而写人。“凄凄”一词生动地刻画了商旅之客的神情与心境,他们面容愁苦,内心充满凄凉。“怀苦情”首接点明他们的情感状态,由于巫山三峡地势险峻,水流湍急,旅途充满艰难险阻,商旅们不仅要面对行程的艰辛,还可能面临生命危险,所以心中满怀愁苦。此句将视角从自然景观转向人,通过描写商旅的情感,使诗歌更具人文关怀,也从侧面反映出巫山三峡的险峻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7. 在昔阳九,皇纲微
- 解析:“在昔”表明时间回溯到过去,“阳九”在古代文化中是一种灾厄的象征,指国家或个人遭遇重大的灾难、厄运时期。“皇纲微”指国家的纲纪、法度逐渐衰微,朝廷的统治力量减弱。此句为下文叙述叛乱及平叛的历史事件做铺垫,交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说明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局势之中,社会秩序面临挑战。
8. 李氏窃命,宣武耀灵威
- 解析:“李氏窃命”,这里的“李氏”可能指代某个企图篡夺国家政权的势力,“窃命”即窃取国家的统治权力,表明有人趁国家纲纪衰微之际,妄图谋权篡位,破坏国家的正常秩序。“宣武耀灵威”则与之相对,“宣武”可能指朝廷的武力、军事力量,“耀灵威”表示通过展示强大的武力来彰显朝廷的威严,表明朝廷为了维护统治,以武力镇压叛乱,恢复国家的秩序,展现了朝廷在面对叛乱时的强硬态度和反击行动。
9. 蠢尔逆纵,复践乱机
- 解析:“蠢尔逆纵”,“蠢尔”带有轻蔑、鄙夷的语气,形容叛乱者愚蠢、无知。“逆纵”指他们叛逆、肆意妄为的行为,表达了对叛乱者的批判和谴责。“复践乱机”,“复”表示再次,说明这些叛乱者又一次踏上了制造祸乱的道路,强调了他们的行为是反复无常且危害极大的,凸显出叛乱行为的恶劣性质和对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
10. 王旅薄伐,传首来至京师
- 解析:“王旅薄伐”,“王旅”指朝廷的军队,即正义之师;“薄伐”表示讨伐,表明朝廷派遣军队对叛乱势力进行征伐。“传首来至京师”则描述了战争的结果,将叛乱者的首级传送至京师,显示出朝廷平叛的迅速和果断,以及对叛乱行为的坚决打击,强调了叛乱必被镇压的结局,彰显了朝廷的权威和正义力量的胜利。
11. 古之为国,惟德是贵
- 解析:此句上升到治国理念的层面。“古之为国”,回顾古代治理国家的经验和智慧。“惟德是贵”明确指出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德行。强调统治者应以德治国,施行仁政,赢得民心,这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这是诗人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为下文对叛乱行为的进一步批判和劝诫做铺垫,从正面阐述正确的治国之道。
12. 力战而虚民,鲜不颠坠
- 解析:“力战而虚民”,意思是如果单纯依靠武力征战,而使百姓生活空虚困苦。“虚民”指让百姓疲惫不堪,生活陷入困境,因为战争往往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鲜不颠坠”,“鲜”表示少,“颠坠”指国家衰败、灭亡,即很少有这样的国家不走向衰败的。此句从反面说明单纯依靠武力而不注重民生、德行的危害,强调以德治国的重要性,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治国理念。
13. 矧乃叛戾,伊胡能遂
- 解析:“矧乃叛戾”,“矧”表示况且、何况,起到递进的作用;“叛戾”指叛乱、违背正道的行为。“伊胡能遂”,“伊”是语气助词,“胡”表示怎么,“遂”意为成功,整句话意思是更何况是叛乱这种违背正道的行为,又怎么能够得逞呢?此句在前面阐述治国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叛乱行为的不合理性和必然失败的结局,对叛乱者进行严厉的批判和警告。
14. 咨尔巴子,无放肆其志
- 解析:“咨尔巴子”,“咨”有告诫、劝告之意,“尔”指代“巴子”,这里的“巴子”可能是泛指那些有叛乱意图或倾向的人。“无放肆其志”,首接劝告他们不要放纵自己的野心,肆意妄为。此句是全诗的劝诫之语,首接点明主旨,希望那些妄图叛乱的人能够认清形势,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遵守国家的纲纪,维护社会的稳定。
……
句译:
1. 巫山高,三峡峻:巫山高耸入云,三峡地势极其险峻。
2. 青壁千寻,深谷万仞:青黑色的石壁高达千寻,幽深的山谷深达万仞。
3. 崇岩冠灵,林冥冥:高大的山峦仿佛是神灵居住之处,山林昏暗幽深。
4. 山禽夜响,晨猿相和鸣:夜晚山禽啼叫,清晨猿猴相互应和着鸣叫。
5. 洪波迅澓,载逝载停:汹涌的波涛急速奔腾,水流时而迅猛流逝,时而稍作停歇。
6. 凄凄商旅之客,怀苦情:凄凄惨惨的商旅行客,心中满怀愁苦之情。
7. 在昔阳九,皇纲微:过去在那灾厄之年,国家的纲纪逐渐衰微。
8. 李氏窃命,宣武耀灵威:李氏窃取国家政权,朝廷以武力彰显威严。
9. 蠢尔逆纵,复践乱机:愚蠢的叛逆者肆意妄为,再次踏上制造祸乱的道路。
10. 王旅薄伐,传首来至京师:朝廷的军队前去讨伐,将叛逆者的首级传送到京师。
11. 古之为国,惟德是贵:古代治理国家,唯有德行最为重要。
12. 力战而虚民,鲜不颠坠:只依靠武力征战而使百姓疲惫困苦,很少有不走向衰败的。
13. 矧乃叛戾,伊胡能遂:更何况是叛乱这种违背正道的行为,又怎么能够得逞呢?
14. 咨尔巴子,无放肆其志:告诫你们这些人,不要放纵自己的野心。
……
全译:
巫山高耸,三峡险峻。
青色的崖壁高耸千丈,幽深的峡谷深陷万仞。
高大的山峦似有神灵居冠其上,山林间昏沉幽暗。
夜里山禽啼鸣,清晨猿猴相互和鸣。
洪流波涛迅猛,水势时急时缓。
悲伤的商旅之人,心中满怀愁苦。
往昔遭遇灾年,国家纲纪衰微。
李氏窃取国柄,朝廷武力彰显神威。
愚蠢的叛逆之徒,再次踏上祸乱之机。
朝廷军队前去征伐,叛逆者首级被传至京师。
自古以来治理国家,唯有德行最为可贵。
一味力战使百姓困乏,国家很少不走向覆灭。
更何况是叛逆行径,又怎能得逞。
告诫你们这些人,不要肆意放纵自己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