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风指尖一拂,碎裂的玉杯碎片便化作光点消散,又凭空凝出两只新杯斟满酒。
“你可别觉得我在说大话,当年我与古族界至尊论剑,随手折了根湖边柳条作剑,照样把他的肉身斩得七零八落。”
林澈握着幽冥玄铁的手紧了紧:“前辈的剑道境界,晚辈望尘莫及。”
就在这时,林澈忽然想起什么,从储物戒摸出块巴掌大的妖兽内丹。
“晚辈偶然得了块‘赤麟内丹’,炼剑时掺进去能添三分火属性,前辈要不要试试?”
玄风挑眉接过内丹,指尖萦绕的剑气轻轻扫过,内丹表层立刻裂开细密纹路,露出里面跳动的赤红焰心。
“倒是块好东西,可惜对我无用了。”
玄风弹指将内丹送回,轻声说道:“你留着吧,将来炼傀儡时镶在关节处,能防冰霜类法术。”
许立国在角落听得直咽口水,那可是赤麟内丹啊,市价能换三座中等坊市,这煞星竟随手拿出来送人看?
忍不住嘟囔:“主子,您这是败家呢还是炫富呢……”
林澈眼刀飞过去:“再多嘴就把你扔进湖里喂鱼。”
玄风笑得更欢了:“小友倒是护短,说起来,这湖底除了幽冥玄铁,还有些当年我随手丢的杂物。”
朝湖面一招手,几枚锈迹斑斑的铜钱、半块啃剩的兽骨接连浮上来。
“喏,这铜钱是当年在凡界赌棋赢的,那兽骨是啃了口觉得没滋味扔的——哦对了,那兽是头九首龙狮,肉太柴。”
林澈看着那半块泛着灵光的兽骨,嘴角抽了抽,九首龙狮的骨头,搁外面能让修士打破头抢,在这儿竟成了“没滋味的剩菜”。
“前辈当年游历诸天,就没遇到过什么有趣的凡人?”
“老夫可没有那么多的兴趣。”
玄风慵懒的依靠在椅子上,悠悠开口说道:“既然你是有缘人,那么自然需要传授你老夫的衣钵,也算是本座后继有人了。”
还没等林澈开口说话,玄风手指微动,他的本命法宝,拥有低阶次涅境界的灭神剑,出现在空中。
玄风笑道:“能够在净涅后期掌握次涅法宝,还真是幸运的小辈,看来我们还真是有缘。”
“次涅法宝拥有极为强大的战斗能力,不过在第三步后,基本能够看到很多,毕竟那种等级的修士,拥有的法宝不容小觑。”
“当年本座有一件仅次于空灭级的”高阶涅宝,但很可惜,因为战斗中被摧毁,否则融入你这里面,应该能够提高很大的实力。”
提前当年发生的事情,玄风眼底闪过一丝忧伤,似乎这亿万年来的孤独,让他很希望能够重回世间。
林澈神色肃穆道:“前辈,您如今已经苏醒,为何不直接选择肉身夺舍,反而留在这里?”
“我这不过是一缕魂魄,并非元婴,就算是夺舍也无法做到,甚至根本不可能夺舍。”
“否则刚刚见面的时候,老夫就应该直接夺舍你的肉身,岂能和你说这么多话?”
玄风指尖轻抚过悬浮的灭神剑,剑身嗡鸣着泛起青光:“况且你的肉身虽好,却未必能承载我的剑意。”
“当年我修炼时,为了让躯体适应剑意,硬生生在罡风层里站了千年,骨头碎了又重组,重组了再碎裂,你这般细皮嫩肉的,怕是挨不住第一缕罡风。”
林澈摸了摸鼻尖,想起刚才被画像剑意划伤的皮肤,倒也没反驳,忽然注意到玄风的衣袍边角有些透明,像是随时会消散:“前辈的魂魄……”
“快撑不住了。”
玄风坦然一笑,抬手间,湖心的月影突然被剑气切成千万片,又在下一瞬重归圆满。
“这缕残魂全靠画像里的剑意吊着,如今遇到你,也算完成了最后执念。”
玄风屈指一弹,灭神剑突然化作一道流光没入林澈眉心,轻声道:“这剑魂你先用着,等你什么时候能让它发出心中有剑,就算摸到我剑道的门槛了。”
林澈只觉识海一阵清凉,仿佛多了道无形剑影,抬手时,灭神剑已握在掌心,比先前更显灵动。
“另外,你的身体里的能量…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应该是修炼了古神身躯吧?”
“是的,当年在晚辈的修真星中,偶然遇到一具八星古神的躯体,在其中得到了古神的记忆传承,并成功修炼古神的身躯。”
林澈没有隐瞒,毕竟在这种顶级强者的面前,隐瞒实力绝对是痴人说梦罢了。
“古神来源于古族,而古族是仙罡大陆古祖魂血所化,分为极古、始古、道古三族。”
“古族又可细分为古神、古妖、古魔三脉,它们都源于道古烨寞的血液。”
“烨寞临死之际分散三千血液,其中一千滴化为古神,一千滴化为古妖,一千滴化为古魔。”
“所以古神是古族的一部分,古族还包括古妖和古魔,这些古族实力强横,拥有极为强悍的肉身。”
玄风缓慢的站起身子,单手背在身后,眺望着远处的青山湖畔,思考了许久,拿出一个特殊的瓷瓶,递到林澈的面前。
“这瓷瓶中拥有我好友的一滴古神精血,虽说我们属于敌对关系,但终究还是朋友。”
“这滴古神精血能够让你提升到六星古神左右,相当于我们修士中的天人五衰境界。”
林澈盯着面前的瓷瓶,在听到这里面是古神的精血后,不由表情一怔,也是没有想到玄风前辈竟然还有这种东西。
“前辈。”
“收下吧,毕竟是有缘人,本座的东西自然是要留给你的。”
“只不过…我累了……真的累了……”
玄风的声音越来越小,就连身体都开始出现溃散的情况发生,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幸运的小辈,能够在亿万年后看到如此天资卓越的修士,本座也算是见证了你传奇一生的开始。”
“接下来我的剑意全部凝聚在画像中,你能够领悟多少,就领悟多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