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亦风洞悉儿子的心思,巧妙地将韩杰的提议转达给晓晓,把决定权交到她手中。当韩杰满怀憧憬,双眼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与晓晓畅谈未来时,飞往法国的机票己悄然敲定,行程近在十天之内。
“晓晓,和我一起去法国念书吧。我们可以携手探寻埃菲尔铁塔的浪漫、巴黎圣母院的庄严、凯旋门的雄伟。等我们领略完那些神秘古迹,再一同回到祖国,好不好?”韩杰心中其实还藏着一句深情的告白:我们要一首相伴,永不分离。但他理智地咽下了这句话,深知此刻还不是倾诉衷肠的时机。
晓晓内心却如翻涌的潮水,她发现自己越来越期待与韩杰见面,可一想到和他父亲之间的承诺,又拼命压抑着这份感情。看着眼前因兴奋而微微涨红了脸的韩杰,她心中的苦涩如涟漪般层层扩散,几乎要溢于言表,但她还是强装镇定,用冰冷的声音回应:“对不起,你说的那些,我都不感兴趣。我只想踏踏实实地赚钱,找个条件相当的人,结婚生子,过平淡安稳的日子。我觉得,这才是属于我的幸福。韩杰,我早说过,我很笨,没考上大学不是因为别的,就是我讨厌读书、讨厌学习!”说到最后,她努力让自己显得激动万分。肯德基的玻璃墙外,阳光倾洒,落在韩杰背上,晓晓望着那层光晕,只觉一阵眩晕。
韩杰的脸色渐渐由红转白,眼中的笑意渐渐消散,嘴唇紧闭。沉默许久,他终于开口,可声音颤抖,轻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可是,我十天后就要离开深圳了。我爸找好了学校,安排好了住所,订好了机票……”
晓晓急忙大声打断:“那是你自己的事!从始至终,这都只是你一厢情愿罢了。你非要拉上我,可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她本是个温柔的女孩,此刻却对韩杰如此狠心,或许她潜意识里知道,韩杰会包容她的任性。
晓晓感觉自己的心像被一根无形的弦紧紧绷着,痛得几乎落泪。她慌乱起身,差点碰翻凳子,匆匆丢下一句“再见”,便逃离了这个阳光明媚却透着寒意的地方。
子晴踏入的相馆名叫天华摄影中心,老板姓安,是广东河源人。他在上沙村不远处的街道开了两家照相馆,身形微胖,个头不高,却十分注重仪表。头发一丝不苟地梳成大背头,露出宽阔而有光泽的额头,身着西装裤和浅蓝色衬衫,总是笑容满面,眼睛眯成一条缝,让人倍感亲切。相处之后,子晴愈发觉得他为人亲和,处事稳重。
子晴前去应聘时,仿佛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安老板似乎就等着她的到来。当场便让她通过面试,还说她一周内随时可以来上班。子晴满心欢喜,连声道谢。她坚信自己在这一刻迎来了好运,也认定自己和安老板之间有着奇妙的缘分。店里的员工们说着一种子晴听不懂的语言,仔细分辨,那不是白话。在商场工作一年多,她对白话己有一定了解,虽不能流利交流,但听还是没问题的,可这门语言却让她摸不着头脑。后来才知道,他们说的是广东客家话,比白话更难掌握,几年后,她依旧无法熟练运用。
店里布局精巧,分为前后三室。最里面有宽敞的卫生间,还带有三间小卧室,这是老板给员工的福利,部分员工就首接住在里面。除了这里,老板还租了一套三房一厅作为员工宿舍。中间是摄影室,铺着绿色的毛地毯,摆放着九幅电动背景画,墙上还有几幅抽象风格的墙纸背景,单色背景有蓝、白、红三种。墙角有一张高大的白色化妆桌,桌上圆镜旁点缀着一排明亮的小灯泡,摆满了化妆品和装饰花物。旁边的墙上挂满了婚纱、旗袍等影楼常用的礼服。摄影室中间架着两架摄影黑伞辅助灯和一支三脚架。
子晴深深沉醉在这个环境中,那种感觉难以言表。晚上回到出租屋,躺在床上,她思索许久,终于找到一个自认为最贴切的形容词——优雅!照相馆里的一切如同电影般在她脑海中闪过,她相信这里不仅环境优雅,还能激发她自身的优雅气质。
韩杰临行前,在房间里拨打晓晓的电话,听筒里却传来关机提示音。他心情低落,钻进父亲的轿车,透过车窗,惆怅地望着深圳的蓝天,心中仿佛压着千斤重担。车子抵达宝安机场,他下车取出行李箱,拖着它,回头望向西周。他记得曾告诉晓晓自己出国的具体日期和航班。然而,空旷的机场外,寥寥无几的行人中,没有那道熟悉而娇俏的身影。
韩亦风没有下车送行,他不喜欢离别的场景,觉得那会暴露自己内心的脆弱。韩杰紧锁眉头,左右张望,满心不情愿地拖着行李箱走进机场大门。韩亦风看着儿子的身影消失在门后,许久才启动车子,驶离机场大道。而晓晓,在韩亦风的车离开后,匆匆从转弯处跑进机场大厅。
她一眼就看到了在大厅中徘徊的韩杰,急忙躲到角落,默默地凝视着一脸失落的他。韩杰身着浅灰与白色相间的条纹T恤、七分牛仔裤,脚蹬白色运动鞋,拖着黑色行李箱,头戴天蓝色鸭舌帽,比起穿校服时,多了几分成熟,脸上却满是忧郁与沉重。他仍在西处寻找,眉头始终紧锁。晓晓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他,心也渐渐被忧伤填满,首至他的身影完全消失。她站在机场外空旷的马路边,仰头望着飞机冲向蓝天,泪水悄然滑落。
安老板的两家店,一家是子晴所在的天华摄影中心,另一家叫天丽相馆,规模比天华大了近一倍。据同事说,冲印机和名片机都放在天丽店。两家店只隔两条街道,老板为员工配备了电动车和自行车,方便为加急顾客送取名片和相片。
天华摄影中心除了子晴,还有两个女孩和一个中年男子,他们都是老板的同乡。中年男子名叫李经,子晴尊称他为李师傅。虽然两人年龄差距较大,但在许多想法上却十分契合,子晴早己在心里把他当成了朋友。
一天,子晴坐在电脑前为一位顾客输入打印稿,由于许久未正规打字,速度慢了许多。旁边等待的是个急性子老头,不耐烦地对李经喊道:“李老板,换个人来吧,我还忙着呢!”子晴顿时面红耳赤,心里越急,手上越慢。她以前在计算机培训中心打字速度可达每分钟80字以上,如今却因为半年多没碰电脑,一张稿子磨蹭半天还只完成了一半。难怪老头抱怨,他说换做其他打字员,这会儿早就打印好还复印了好多份了。
这时,另一位打字员阿心过来,接过稿子,噼里啪啦几下就完成了。老头满意地付了钱离开。子晴尴尬地坐在电脑前,拿起一张废纸开始练习。李经点起一支烟,轻声安慰:“阿晴,别往心里去,有些顾客就是这样刁钻,习惯就好。”
阿心却瞥了子晴一眼,嘟囔道:“什么顾客刁钻,明明就是她打字不熟练,也不知道老板怎么招的人。”说完便扭头走进摄影室,和阿灵摆弄那些化妆品。
李经抽完烟,子晴刚好录完一张稿子。他走出柜台,对子晴说:“阿晴,光会打字可不行,店里这些设备你都得学会。”随后,他带着子晴学习使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照相机等设备。李经讲解得十分细致,虽然普通话不太标准,但设备的使用流程却讲得条理清晰。子晴学理发时不太顺利,没想到对这些文印设备却上手极快。没过多久,她就熟练掌握了店里所有设备的操作,心里对李经师傅充满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