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秘书陈杰竹筒倒豆子般坦白交代后,警局的会议室里,高岗和队友们围坐在一起,面前的桌上堆满了资料,白板上凌乱地记录着各种线索,大家准备从这团乱麻中梳理出清晰的案件脉络。
高岗眉头紧锁,盯着白板上的信息,率先打破沉默:“陈杰交代的这些,只是个大概框架,咱们得一点点把细节填满,才能看清整个阴谋。大家先说说自己手头的线索。”
负责调查商业竞争背景的小李推了推眼镜,说道:“我查了这两家公司的市场情况,竞争对手公司这几年被林宇的公司压得死死的。特别是林宇公司筹备的这个项目,一旦落地,竞争对手估计得损失好几成的市场份额,这杀人动机够充分的。”
赵石林在一旁附和:“没错,商业利益的争夺往往最容易引发这种极端手段。咱们再看看陈杰说的那些公司内部的内应。”
调查公司内部涉案人员的小王立刻接话:“我查了那个负责项目技术资料管理的员工,他和竞争对手公司的技术人员接触频繁得不正常。而且啊,我发现他银行账户进账好几笔大额资金,时间都和他们接触的时间对得上,很可能就是卖资料的报酬。”
高岗用笔在资料上圈圈画画,说道:“看来这个技术资料泄露的环节算是有眉目了。但这只是开始,他们怎么一步步策划伪造自杀现场的,还得深挖。”
这时,负责媒体线索的小张匆匆走进会议室,兴奋地说:“我这边有发现!竞争对手公司和几家喜欢爆黑料的媒体记者有密切往来,资金流水也很可疑,应该就是准备用来抹黑林宇公司的。”
高岗思索片刻,说道:“这么看来,他们的计划一环扣一环。先偷技术资料,再伪造自杀,最后利用媒体搞垮公司。但这里面还有不少疑问。比如说,陈杰说的影响林宇精神状态的药物,从哪来的?伪造遗书这么关键的事,就凭陈杰和竞争对手公司的人,能做得天衣无缝?会不会有专业人士帮忙?”
李晓玲点了点头,说道:“高岗说得对,这些问题不解决,这案子就还差点火候。咱们兵分几路,把这些疑点都给弄清楚。”
于是,大家迅速行动起来。高岗带着一组人顺着药物线索展开调查。他们在医院、药店间奔波,询问了无数人,却一无所获。首到在一家偏远的私人诊所,高岗看着诊所陈旧的环境,对医生说道:“大夫,我们在调查一起案件,您这儿近期有没有人来买大量能影响精神状态的药物?”
医生一开始眼神闪躲,含糊其辞:“没……没什么人买这种药啊。”
高岗察觉到不对劲,严肃地说:“大夫,这事儿很重要,您要是知情不报,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医生犹豫了一会儿,终于叹了口气:“不久前,是有个神秘人来买了不少那种药,给了好多钱,我……我就卖给他了。”
高岗立刻追问:“那人长什么样?您这儿有监控吗?”
医生指了指角落的监控,说:“监控倒是有,不过不知道还能不能用。”
经过一番折腾,监控录像里的画面逐渐清晰,一个戴着帽子和口罩的人出现在画面中。虽然看不清脸,但高岗他们通过后续调查,还是锁定了这个人是竞争对手公司雇佣的药剂师。
与此同时,赵石林那组在调查竞争对手公司的组织结构和人际关系网络时,也遇到了难题。赵石林有些烦躁地说:“这公司人员关系太复杂了,一时半会儿根本找不到隐藏的同谋。”
队员小刘却没有气馁,他一边翻看着资料一边说:“赵哥,别急。咱们从这些会议记录和邮件往来入手,肯定能找到线索。”
果然,经过几天的仔细排查,他们发现了一个由竞争对手公司高层、律师和公关专家组成的幕后策划团队。
在警局的会议室里,高岗和赵石林两组人再次碰头。高岗兴奋地说:“药物来源找到了,是竞争对手公司雇佣的药剂师搞的。你们呢?”
赵石林笑着说:“我们也没闲着,找出了这个隐藏的策划团队,看来这背后的水还真深。”
李晓玲看着大家,欣慰地说:“同志们,经过大家的努力,案件真相越来越明了。但收网行动迫在眉睫,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把所有犯罪分子都绳之以法。”
高岗握紧拳头,坚定地说:“队长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队友们也纷纷响应,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正义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