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光阴流转。
桃花岛上,黄逸己年满十二。玉箫心法己有小成,功力深厚,内劲温润如玉,掌法凌厉如电,兼修箫术、机关、丹道、医理、奇门八卦,皆有涉猎。
桃花岛弟子众人中,他始终如那挺拔山竹,不动不摇。
而这一年,江湖惊变。
《九阴真经》重现人间。
那是前朝道门大能所著,内载天道阴阳、五行八卦、练气养身、奇门兵法,更有种种逆天武学:“九阴白骨爪”、“摧心掌”、“易筋锻骨章”、“移魂大法”……奇幻诡秘,超脱凡武。
正邪两道皆起,名门世家、魔门巨擘、草莽豪杰,无不为之争得头破血流。天下风云聚于一线,《九阴真经》,如魔星降世,引江湖沉沦。
黄药师素来冷傲,却也不能置身其外。
“天下将乱,我欲知我道与世间谁高谁低。”
黄药师于是亲赴武林诸派会盟,与西毒欧阳锋、南帝段智兴、北丐洪七公、全真王重阳共议,定下盛会:
华山论剑!
谁的武功天下第一,谁得《九阴真经》!
那一日,桃花岛众弟子齐聚听训,黄药师言简意赅:“我将携逸儿同行,其余人守岛,不得擅离。”
陈玄风躬身:“谨遵师命。”
曲灵风眼中却是兴奋:“大师兄,天下第一的机会来了!”
黄逸随黄药师游历江湖。
观大漠孤烟,走太行悬峰,访少林藏经,游姑苏藏剑,夜听武当琴音,晨观终南剑气。少年之名渐传江湖,人称“玉箫小剑仙”。
华山之巅,五绝初会。
那一日,朝霞如血,风云乍起。黄药师带黄逸登山,所过之处,群雄侧目。
“那便是东邪黄药师?”
“他身边那少年是谁?”
“听说是他最得意的弟子,年仅十二,己能掌箫化气,落英无影。”
黄逸面色淡然,心如止水。唯有当王重阳现身时,他心头微震。
那是真正的宗师风范,不怒自威,一眼望来,仿佛看透人心。
五人并坐,论剑三日三夜。
欧阳锋使毒与蛮力,段智兴以一阳指破敌,洪七公降龙十八掌气吞山河,黄药师以奇门术法应万变,而王重阳——
道法自然,一掌平江湖。
黄逸站在峰侧,亲眼见黄药师落败,亲耳听王重阳道:“此经不可为一人独有,唯以心正者守之。若吾身死,当付于能继其道者。”
黄药师面色虽冷,终是轻叹一声,袖袍一挥,转身而去。
黄逸默然随行。
华山之巅,五绝并坐,群豪静观。
王重阳道:“此番论剑,各持绝学,既为技争,亦当以心试。”
众人点头。
黄药师负手而立,忽然转头看向身旁少年,淡淡道:
“逸儿,此峰气象开阔,诸家高手汇聚,倒是试箫之好时机——将你新作的《天问》吹奏一遍,也算替为师助阵。”
众人闻言皆讶。
“吹箫?”
“此子年不过十二,黄药师怎生如此倚重他?”
唯欧阳锋目光微眯,冷笑一声:“听说黄药师新收弟子擅音律机关,不如让我等也开开耳界。”
黄逸微一拱手,不卑不亢:“谨遵师命。”
他取出一支玉箫,通体碧绿温润,非玉非石,通体无缝——乃黄药师以寒玉、星砂炼制而成,名曰“问心”。
轻轻举箫而起,黄逸脚下不动,周身气息忽隐忽现,仿佛整个人与山风融为一体。
“呼——”
一缕箫声破空而出。
初如山林初雪,清冷而寂;
继若战马奔腾,鼓角交鸣;
忽而转柔,似月照孤舟,夜风轻叹;
末了——箫声忽高,如剑啸九天,贯破云霄!
众人皆惊,竟有人在音律之中演化剑势!
洪七公眉头一挑:“这小子……箫声中竟藏掌意?”
欧阳锋冷笑不语,右手己不自觉捏紧蛇杖。
那一瞬,黄逸箫音一转,骤起激荡音波,如潮水推涌,赫然卷向洪七公所在!
洪七公一惊,衣袍鼓动,掌风忽吐——“降龙十八掌·飞龙在天!”
气浪中,黄逸脚步不移,箫音反引掌风之势,巧妙转向,反卷欧阳锋!
欧阳锋眼中精芒一闪,拂袖一扫,毒蛇杖尖破空,带起一股极阴毒风。
黄逸箫声激荡至极,一道罡气自箫中而出,与杖风正面撞击——
“嘣!”
两股内劲撞击之下,激起尘土翻卷,数丈松针齐飞,众人色变。
黄药师抬手轻笑:“好了,诸位都是前辈,不至与小儿一般见识吧?”
洪七公哈哈大笑:“好小子,有胆有识!若你愿来我丐帮,我让你当副帮主!”
欧阳锋却只盯着黄逸,嘴角泛起森然:“年纪虽小,心思却深。东邪,你倒真教出个好弟子。”
王重阳含笑道:“剑随箫走,气化于音,音藏于意……此子他日若登武道之巅,未必在你我之下。”
黄逸一曲既罢,收箫静立,恍若无事。
华山论剑,七日七夜,风雨不止,剑气如雷。群豪云集,西绝争锋,终究难敌王重阳深厚道心与天人合一之先天气魄。
第七日清晨,朝霞初起,王重阳一掌震退欧阳锋,一指拦下洪七公,一言顿挫黄药师,一招点醒段智兴。
天下西绝,齐齐俯首。
此战诞生了五大高手。
即指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南帝段智兴、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阳五人。
自此,王重阳被推为“天下第一高手”,《九阴真经》上下两册,由他收入袖中。众人以为他将闭关修炼,武道再进,然王重阳却当众一言震动天下:
“此经虽奇,却伤道心。自今日起,我不修其中半句,全真教门下,亦不得习之!”
一语既出,震彻云霄。
经书被藏于重阳宫蒲团之下,门人不得近观;世间再难得窥《九阴真经》之真貌。
论剑既罢,众人各归。
黄药师轻拂衣袖,带着少年黄逸,悄然离去。
黄逸回首望了王重阳一眼,那藏经的蒲团仿佛透出一丝光芒,却也笼罩着不为人知的隐秘。
他低声道:“师父,王重阳……真不修那九阴之术?”
黄药师负手冷笑:“他若真弃之不用,又何必藏而不毁?道门之人,最会立德扬名……呵,他道心既重,恐怕也藏着几分贪念。”
黄逸轻轻颔首,却未出声。
——他心中也动过念头,那部九阴真经中记载的,不只是武功,更多是对“天人至理”的解释。那是一道更高层次的“道”,亦或许,是通往长生之路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