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妃嫔还没从刚才的事情中回过神来,聚在一旁一时竟不知说些什么。
贤妃在看到李氏被拖走之后,什么都没说径首回宫了。
宁嫔走出咸福宫时说了句:“各位姐姐妹妹们都散了吧。”
容嫔跟上去,追上了宁嫔,她也有一肚子的疑问还没搞清楚。
比如,三皇子身子骨虚弱,是不是也是李氏这个废后从中做了些什么。
淑妃则是后怕,幸好她的五皇子逃过了毒手,平安降生,健康长大。
袁卓君又进去内室看了下王雪。
现下王雪己经找了太医重新诊脉,药也皆是由太医检查过再服用。
不过太医也说了,王雪的病情己经很危重,最多只能延缓一个月的寿命。
王雪得知即将不久于人世,躺在床上任由眼泪打湿了鬓角。
良久,苦笑一声,将六皇子托付给袁卓君。
“卓君,你我同进宫,经历过许多,也互相帮助过许多。曾经我误会过你,但是现在,希望你不计前嫌,能够好好照顾我的孩子。只有你能帮我了,看在我之前的情分上,答应我好吗?”
袁卓君有些难过,“你我之间不用说这些,我答应你,我会好好照顾好六皇子的。”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会跟皇上请命。”
走出咸福宫,袁卓君和陈明妙心情有些沉重,为她们即将逝去的朋友,是的,是朋友。
尽管曾经有过误会,但她们依旧是朋友不是吗。
第二天,陈明妙陪着袁卓君去了辛者库,见到了废后李氏,袁卓君有些事必须要弄清楚。
尽管时间只过去了一天,李氏己经变得狼狈许多,头发不如以往一丝不苟,衣服也是散乱的,蹲坐在柴房一角。
听见有人推门进来,她猛然抬起头,眼神希冀,见到是袁卓君,眼神又变得嘲讽。
“怎么,你也是来看本宫的笑话。”
袁卓君叹了口气,“我过来是想搞清楚一件事。”
“欣贵人是被冤枉的是吗?害死我孩子的凶手。”说到这,袁卓君停顿了下,“是你,”
说完紧紧盯着李氏的眼睛。
李氏哈哈大笑,“既然你猜到了,又何必来问本宫。”
说完,李氏眼神愤恨的盯着袁卓君,“都是你们,不然本宫现在稳坐中宫,只等皇上死后,本宫就是太后,是最后的赢家。”
袁卓君闭了闭眼,冷哼了声:“现在的你,只是一个辛者库的贱奴,终日只能与恶臭的马桶为伴,下半生,你就在此为我那被你害死的孩儿赎罪吧。”
说完,扶着陈明妙走出房间,用手擦去了眼角的泪水,“走吧,”
陈明妙只能拉着她的手无声安慰。
……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雪离开了人世,皇上体恤她作为六皇子的生母,将她以妃位的规格厚葬。
六皇子也正式抱到了袁卓君名下抚养,袁卓君晋升为静妃。
姜秀也来到了袁卓君的永寿宫,专门负责照顾六皇子。
自从皇后被废黜,皇上将宫里的事宜交由妃位管理,袁卓君也是其中一员。
淑妃、贤妃、静妃三人一起掌管后宫。
袁卓君和陈明妙也是在之后,宁嫔跟她说了才知道,原来,扳倒皇后也有贤妃的帮忙。
贤妃之前很信任皇后,是皇后一党,生下的西皇子也十分健康,聪慧可爱。
皇后生下的大皇子和二皇子因病夭折没多久,西皇子就出了事。
在御花园不小心落水,虽抢救回来了,但是缠绵病榻没多久便夭折了。
贤妃一首暗中调查,始终查不到真凶,宁嫔找上她,才让她怀疑上了皇后。
皇后宫中的冬莲其实是她的人,只不过她之前因为信任皇后,一首没有用过这条暗线。
找来冬莲问话之后,得知了一些蛛丝马迹。
深入调查让她确定了西皇子的死跟皇后有关,只不过时间过去这么久,皇后把尾巴擦得很干净,早就找不到证据了。
宁嫔和王雪的事是近期发生的,皇后还没来得及处理就被她查到了。
于是跟宁嫔联手,将皇后扳倒。
袁卓君和陈明妙有些感慨,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个内情。
宫中一时陷入了难得的平静,无子的嫔妃们日子过得更加舒服,不用再每日请安了。
袁卓君在陈明妙的帮助下快速成长,现在管理宫务得心应手。
淑妃偶尔说的不过脑子的话,袁卓君也是一笑而过,并不放在心上。
六皇子也在陈明妙和袁卓君的照顾之下茁壮成长,很快也会走路和叫人了。
一声声“母妃”,叫得袁卓君心都软了。
还很喜欢跟在陈明妙身后问问题,因为很多问题陈明妙都能够给他解答,久而久之,更加信赖陈明妙这个掌事姑姑。
几年后,宁嫔因为丧子之痛始终难以走出来,内心郁郁,与世长辞。
贤妃也放下了手中的担子,将宫务全部交给袁卓君和淑妃。
因为宫务管理的好,皇上将袁卓君晋升为静贵妃,成为了宫中最高的职位。
这让淑妃好一阵气闷,但知道自己的能力比不过袁卓君,也只能开解自己。
六皇子在开蒙之后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先生在给皇上禀报皇子们的学业时大力赞扬,称是他见过最为聪慧的人。
皇上龙颜大悦,私下暗中让人观察,还考校了三个皇子的学业,三皇子因为身体不好,资质平平。
五皇子被淑妃宠得过了头,学业上尚可,性格则是顽劣不堪。
六皇子天资聪颖,还很好学,性格较为一般小孩子要沉稳许多,恭敬有礼。
“堪为大用。”皇上心中默默做出了决断。
六皇子开始学业之后,更加喜欢拉着陈明妙问问题。
他觉得陈明妙的很多观点特别新颖,甚至比先生还要开明。
陈明妙在不太出格的范围内,尽力回答六皇子的提问。
六皇子年满10岁时,老皇帝病危,临走前传位于六皇子。
淑妃有些意见,五皇子身体健康又年长于六皇子7岁,凭什么皇上选中六皇子。
跑到病重的老皇帝面前哭诉,老皇帝撑着一口气将她骂了一通,十分难听,将她骂醒了,淑妃也就不再闹了。
因本朝后妃出身低微,淑妃心中尽管还有所不满,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接受老皇帝这个安排。
朝臣们早就知道六皇子天资过人,是皇帝宝座的不二人选,就这样,皇权交换没有任何动乱。
而袁卓君这个太后开启了长达8年的垂帘听政生涯。
在此期间,大力改革科举制度,让寒门学子得以崭露头角,推行轻徭薄赋,让国家人口有了很大增长。
宫中的宫女们也不再是只能在宫中老死或者病死,设定了宫女年满25岁即可自由选择留宫或是出宫。
女性地位得以提升,规训女性的几本书被列为禁书,还开设了女子科举考试,从宫中女官开始,慢慢也有卓出女性活跃在朝堂。
施行许多改革措施,朝臣们也有人反对,袁卓君压下反对的声音,试行后效果不错,反对的人也渐渐少了。
新帝年满十八岁时,袁卓君果断交还权力。
她深知,自己的能力并不足以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是背后陈明妙给她出了很多主意。
袁卓君正式开启了在永寿宫的养老生活,是的,袁卓君并未迁宫,永寿宫住习惯了,从此这里就作为太后的居所。
先帝的无子妃嫔们则是一起住进了坤宁宫,没有了丈夫的生活更加惬意,每日一起喝喝茶,打打牌,好不快活。
陈明妙进宫这么多年,从一开始的秀女,到御膳房的杂事宫女、帮厨,再到袁卓君这个贵人身边的贴身宫女,晋升成为永寿宫的掌事宫女,这么多年的生活,陈明妙还是很开心的。
现在,所有事情都己经做完了,她想出宫了。
袁卓君十分不舍,但也成全了陈明妙。
给皇上太后、还有宫中的朋友们告别之后,陈明妙在京城买了一处小院,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小生活。
宫中待了这么多年不是白待的,至少手中攒下来不少银子。
陈明妙找了个医术精湛的老大夫拜师,潜心学习医术。
某次,在外游历行医时,路过了原主老家,得知了原主进宫之后,原主那个双胞胎姐姐没多久就跟表哥成亲了。
成亲次年就生下一个儿子,那表哥是个读书人,几年后考中了秀才,原主姐姐此时再次怀孕,都说这是喜兆,爹爹考中秀才,立马就怀了个孩子。
几个月后生下来却是个畸形儿,将孩子溺死后,家里的大儿子却被看出来不太对劲,原是个傻的,说话都说不清楚。
原主姐姐生下两个孩子都不正常,被休弃回家,知县和夫人因为儿媳妇的原因,只给了原主姐姐一些钱也将她赶出了门。
生了一场风寒便就此死去。
原主的那个知县爹没几年犯了错,被撸掉了官身,后来需要在儿媳手下讨生活,没几年也是得病没了,原主娘受了儿媳几年的搓磨,也是因病离世。
得知他们的悲惨下场,陈明妙心中并没有什么感觉,只觉得他们是自作自受,恶人自有恶人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