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天医

第436 章 竹叶石膏汤

加入书架
书名:
我是天医
作者:
萍水相逢总是缘
本章字数:
4368
更新时间:
2025-07-08

叶青云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将手指搭在吕俏梅的手腕上,仔细地感受着她的脉象。

片刻后,他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说道:“脉象弦且数,这说明你爱人的身体存在阳明、少阳郁热内结的情况。”

罗以良听闻此言,脸上露出些许疑惑之色,显然对叶青云的诊断结果并不完全理解。

叶青云见状,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道:“阳明经乃是人体多气多血之经,若阳明经气郁滞,化热内结,便会引发诸如发热、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症状。”

“而少阳经则属于半表半里之经,一旦少阳经气郁滞,化热内结,就会导致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等不适。”

罗以良听完叶青云的详细解释,这才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原来如此,多谢叶医生的耐心讲解。那么,针对我妻子的这种状况,现在应该如何处理呢?”

叶青云略作思考,然后回答道:“治疗之法,自然是清热泻火、和解少阳。不过,由于你妻子还有气虚的表现,所以在用药时还需兼顾益气养阴。”

罗以良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期待,赶忙追问:“叶医生,那具体要用哪些药物呢?”

叶青云稍稍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心中斟酌着用药的方案。

过了片刻,他抬起头,沉稳地说道:“我给你开个方子吧。”

叶青云说完,便打出一条处方 :生石膏20g、竹叶12g、麦冬12g、炙甘草8g、粳米10g、柴胡 8g、黄芩12g、金银花15g、连翘15g、丹皮12g、白芍20g、天花粉15g、知母15g、夏枯草10g、生牡蛎20g。

罗小红有点惊疑:“这是竹叶石膏汤加减?”

罗小红所说的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是中医经典方剂。其由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七味药组成。

从功效来看,竹叶石膏汤具有清热生津、益气和胃的作用。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解余热,除烦止渴;竹叶甘寒,助石膏清泄心胸之热。麦门冬甘寒,养阴生津;人参益气生津。半夏降逆和胃,但用量较轻,以防温燥之性伤阴。甘草、粳米和中养胃,调和诸药。全方清热而兼和胃,补虚而不恋邪,使热清烦除、气津得复、胃气和降。

在主治方面,该方主要用于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症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等。

临床应用广泛,常用于治疗多种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两伤之证,如夏季中暑、小儿夏季热、肺炎、流脑后期等属气津两伤、余热未尽者。

罗小红带着疑问继续问叶青云。

“叶医生,有怎么讲法?”

叶青云微微一笑,“”竹叶石膏汤由白虎加人参汤去知母,加麦冬、半夏、竹叶而成,因此可以看做是白虎加人参汤的一个变方。”

“但是白虎加人参汤证在于阳明热邪为主,所以用知母配石膏以清热为主;而竹叶石膏汤证则重在气阴两虚为主,所以易知母为麦冬,加竹叶配石膏以益气养阴为治。”

罗以良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不过见叶青云说得头头是道,便把处方小心收好。

罗小红接着又问:“那叶医生,为何还要加入柴胡、黄芩这些药呢?”

叶青云解释道:“柴胡、黄芩乃是和解少阳的经典配伍,患者有少阳郁热之象,用此二药可解少阳之郁滞,清少阳之郁热。金银花、连翘能清热解毒,增强清热泻火之力;丹皮、白芍可凉血活血,防止热邪伤络;天花粉、知母能清热生津,加强滋阴之功;夏枯草、生牡蛎可软坚散结1抓药。”

叶青云微微颔首,表示明白,然后语重心长地嘱咐罗以良:“等你回家后,一定要提醒你妻子按时服用药物,切不可间断。饮食方面也要特别留意,尽量保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务必及时与我联系。”

罗以良不断点头应是,心中充满了对叶青云的感激之情。他搀扶着妻子,脚步匆匆地离开了诊室,似乎生怕耽误了妻子的治疗。

然而,罗小红却并未一同离去,而是稍作停留,轻声向叶青云问道:“叶医生,依您之见,我婶婶的病情大概需要服用多少剂药才能见效呢?”

叶青云没有丝毫迟疑,爽快地回答道:“通常情况下,一到两剂药应该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这么快?”罗小红显然有些惊讶。

叶青云微微一笑,解释道:“只要对症下药,药效往往会立竿见影,就像战鼓被敲响一样迅速。”

说完,他略作停顿,接着又郑重其事地叮嘱在场的所有人:“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准确辨证、合理用药以及你们对治疗充满信心的基础之上。”

他稍稍加重语气,继续说道:“不过,我们作为医生,切不可轻易对病人做出过于肯定的承诺。除非你的医术己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并且对方是你非常熟悉且信任的人。否则,一旦治疗结果与预期不符,很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叶青云之所以会说出这样的话,其实是有其深刻原因的。如今社会上,医患关系愈发紧张,这己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个病人焦急地询问医生,使用某种药物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康复。医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回答说大概需要两天时间。然而,两天过去了,病人的病情却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好转。

这种情况下,病人很可能会心生不满,甚至会认为医生是在欺骗他们。毕竟,病人将自己的健康托付给了医生,对医生的回答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当期望落空时,他们自然会感到失望和愤怒。

更糟糕的是,有些病人可能会因此而找上门来,对医生进行指责和抱怨。他们可能会说:“你不是说两天就能治好我的病吗?可我用了两天的药,病情却一点都没有变化!”这样的指责无疑会给医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困扰。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