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到达种植玉米的季节,甘宁让部落的伙伴们把地犁好,翻开出小槽,教导部落人员种植玉米。
春风轻柔地拂过大地,带来了春的气息和播种的希望。在这温暖的季节里,部落的人们齐聚在广袤的农田旁,准备开启新一年的玉米种植之旅。
甘宁站在田边,目光坚定地望着那片等待开垦的土地,对围在身边的部落成员说道:“朋友们,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我们要用心把玉米种好,才能迎来丰收的秋天。”大家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首先,男人们牵着健壮的牛,牛身上套着精心制作的犁具。甘宁一声令下,男人们吆喝着,驱使牛儿向前走。犁头深深地插入土地,翻开了一层又一层肥沃的土壤。随着牛儿的步伐和男人们的指挥,土地被整齐地犁出一道道深深的沟壑。
犁地完成后,甘宁拿起锄头,走进田中开始翻土。他一边熟练地操作,一边大声说道:大家注意看,翻土要把大块的土块打碎,让土壤变得松软细腻。部落的人们纷纷效仿,他们弯着腰,用力挥动锄头,额头渐渐冒出了汗珠,但没有人喊累。
翻土结束,甘宁又指挥大家开出小槽。他沿着田埂,用木棍在地上划出浅浅的痕迹,就按照这样的间距,开出小槽,这关系到玉米的生长空间和光照。大家小心翼翼地跟着划好的痕迹,用小锄头开出一条条均匀的小槽。
接下来就是播种了。甘宁从布袋里拿出精心挑选的玉米种子,孩子们,过来,看我怎么播下希望的种子。他蹲下身,将两三颗玉米种子轻轻地放入小槽中,种子不要放得太密,也不能太稀疏,这样它们才能茁壮成长。孩子们围在他身边,聚精会神地看着,然后也学着他的样子,把种子一颗一颗放进小槽。
播种完成后,妇女们拿着小铲子,开始覆土。她们轻柔而细致地将土壤覆盖在种子上,仿佛在呵护着最珍贵的宝贝。
覆土的时候要注意厚度,不能太厚,不然种子不容易发芽;也不能太薄,否则种子容易被鸟儿吃掉。甘宁在一旁不断地提醒着。
完成覆土后,甘宁又带着大家去河边挑水灌溉。一桶桶清凉的水浇在田地里,滋润着刚刚种下的种子。
这几天大家要多留意天气,如果太干了,还要继续浇水。甘宁说道。
在种植的过程中,有个年轻的小伙子因为心急,播种的时候把种子放得太密了。甘宁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别着急,慢慢来,重新调整一下。
最后甘宁让部落人开垦的 1000 多亩土地,目前播种了 600 亩左右,还有 200 亩作为备用,等生长出来了,再移植过去种。
在完成了 600 亩土地的播种后,部落里的人们并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甘宁带着几个经验丰富的长者,每天都会到田间查看玉米苗的生长情况。
那些刚刚破土而出的玉米苗,嫩绿嫩绿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们顽强的生命力。
大家要注意除草,不能让杂草抢了玉米苗的养分。甘宁蹲在田边,仔细地观察着说道。
于是,人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劳作,他们小心翼翼地拔掉玉米苗周围的杂草,动作轻柔,生怕伤到了脆弱的幼苗。
而那 400多 亩备用的土地,也没有被闲置。部落里的人们在上面撒上了一些有机肥料,让土地变得更加肥沃,为即将到来的移植做好充分的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玉米苗越长越高,已经有了几寸长。甘宁看着茁壮成长的幼苗,心中开始筹划着移植的事宜。
玉米苗已经长到几寸长了,甘宁赶紧让人移植到备用土地。
这一天,阳光明媚,部落里的人们早早集合在了已经长满玉米苗的田地里。甘宁有条不紊地分配着任务:“男人们负责小心地挖出玉米苗,妇女们把苗传递到备用土地那边,孩子们帮忙浇水。大家都要轻手轻脚,保证玉米苗不受损伤。”
男人们纷纷拿起小锄头,弯下腰,轻轻地刨开苗周围的土,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玉米苗连根带土挖出来。妇女们则迅速接过,稳稳地捧着,快步走向备用土地,将苗递给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其他人。
孩子们提着小水桶,跟在后面,等玉米苗一栽好,就赶紧浇上清凉的水。
“注意保持苗的间距,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疏。”甘宁在田间来回走动,不断提醒着大家。
尽管大家都很小心,但还是有一些苗的叶子不小心被碰掉了,有人不禁露出担忧的神色。
甘宁安慰道:“别担心,只要根完好,它们会坚强地活下去的。”
整个移植过程紧张而有序,大家顾不上擦去额头的汗水,一心只想尽快完成任务。
当最后一棵玉米苗成功移植到备用土地上时,太阳已经西斜。人们疲惫地坐在田边,望着新栽满玉米苗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期待。
接下来的日子,可不能放松,要时刻关注它们的生长情况。甘宁说道。
把锄头和钉耙弄好后,甘宁又带着部落里的人教导他们使用锄头和钉耙。
在一片开阔的田地上,甘宁手持锄头,站在众人面前。
“大家看好了,使用锄头的时候,双手握紧柄,这样发力更稳。”甘宁边说边做着示范动作,只见他轻松地一挥锄头,一大块土就被翻了起来。
部落里的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不时点点头。
挖地的时候,要有节奏,不能乱挥,不然一会儿就没力气了。甘宁接着说道。
随后,他又拿起钉耙,这钉耙主要是用来耙地和平整土地的,像这样。说着,他熟练地操作着钉耙,将土地耙得平平整整。
大家纷纷跃跃欲试,一个年轻人走上前,拿起锄头,学着甘宁的样子开始挖地,可一开始动作有些笨拙,不是没挖动土,就是差点把锄头挥到了旁边人的脚上。
甘宁笑着纠正他的姿势和动作,别着急,慢慢来,手臂再用力一点。
在甘宁的耐心指导下,大家逐渐掌握了锄头和钉耙的使用方法,开始熟练地在田地里劳作起来。
有了这些工具,咱们干活轻松多啦!一个妇女高兴地说道。
是啊,今年的收成肯定会更好!另一个人应和着。
这时,一个小孩好奇地问甘宁,首领,我们以后一直都能用这些工具种地吗?
甘宁摸了摸小孩的头,坚定地说:只要咱们好好干,以后还会有更多更好的工具!
弄完这些甘宁终于有点空闲时间了,决定亲自去检查二号洞,查看二号洞他们过冬后的情况。
甘宁带着期待的心情,快步向着二号洞走去。一路上,他在心中不断设想洞内可能的景象。
到达二号洞,甘宁首先留意到洞口周围的环境干净整洁,没有杂物堆积。走进洞内,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他看到储存的食物还剩下不少,各类物资摆放得井井有条。
床铺都整理得整整齐齐,被褥也都保持着干燥和清洁。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孩子们在一旁欢快地玩耍,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神情。
甘宁又查看了洞中的炉灶,发现使用痕迹明显,但维护得很好,没有任何损坏的迹象。角落里,新制作的一些简单工具摆放有序,看得出是为了日后的劳作精心准备的。
他与洞内的人们交流起来,询问他们过冬时是否遇到什么困难。大家纷纷表示,虽然冬天寒冷,但在互相帮助下,一切都很顺利。
看到你们这样安好,我就放心了。”甘宁欣慰地说道。
这都多亏了首领您的安排和照顾。一位老人感激地回应。
甘宁微笑着摇摇头:你们勤劳点,才有了这样安稳的过冬。
检查结束,甘宁对二号洞的情况非常满意。他相信,在大家的团结一心下,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你们多加练习,把猪牛皮装备好,你们自已。我最近可能有大行动,让你们一起去。
部落里的人们听到甘宁的话,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分工合作,一部分人忙着处理猪皮和牛皮,刮去上面的杂毛,用特制的药水浸泡,使其变得更加柔韧坚固。另一部分人则在加紧训练,为即将到来的大行动做准备。
训练场上,大家挥汗如雨。有的在练习射箭,力求每一支箭都能准确命中目标;有的在进行力量训练,举起重石,锻炼着自已的臂力。
几天过去了,猪牛皮经过精心处理,被制作成了一件件坚固的铠甲和护具。人们迫不及待地穿上自已亲手准备的装备,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力量。(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