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姚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对此,唐优只能衷心祝愿她往后不被繁杂的工作侵蚀,忘记教书育人的本心。
“唐优,你的成绩可以进尖子班了,你去不去?”
高中班主任是位戴眼镜的中年女老师,脾气温和但有原则,将班级管理的十分到位,所以唐优,对这位老师还是很尊敬的。
经过慎重考虑,唐优做出决定,摇摇头:“老师,我不去。”
“你再想想,那可是尖子班。”班主任强调一遍,私心她不想让优秀的学生离开班级,但人总要奔向更好的未来,她怕到时候唐优后悔,那边的班主任会对她有意见。
“老师,我并不喜欢尖子班的学习氛围,太凝重了,不适合我,我更喜欢咱们班张弛有度的感觉。”最重要的是,尖子班都是些卷王,吃饭都不忘学习,她可做不到这样,还是不要搅乱别人家的进度为好。
班主任咧着嘴角叹气:“那好吧,我等会跟王老师说。”
唐优:快来看呐,口是心非的班主任!
姚姚的成绩也刚好能进尖子班,纠结许久,她选择问问唐优。
唐优:我是什么回答机吗?怎么什么都来问我?
“想去就去咯,大不了不适应再回来呗,老班又不会给你穿小鞋。”
于是,新的学期,姚姚去了尖子班,唐优还是在普通班混日子。
也有人问她每天都不学习为什么成绩还能那么好,这时候,唐优开始装逼了:“笑话,我会告诉你每天晚上我家台灯都亮到晚上十二点哒?”
“好啊,你居然背着我们偷偷学习——太过分啦!”
唐优有了新的朋友,一起吃饭,一起上厕所,一起偷偷在课堂上传纸条,生活似乎一点变化都没有,只是身旁陪着的人换了脸。
姚姚也经常给唐优发消息说,尖子班的学生都不是人,一个个跟学习机器没啥两样,除了学习就是学习。
唐优想:出生大山的孩子,除了读书最容易跨越阶级的一条路,其他的,要难上许多,所以他们才会拼了命的学习,哪怕每天仅仅睡三西个小时,也能撑住。
唉,我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唐二家的生意越来越好,尤其是新开的桶装水事业,人人喝了都说好,而且这个还有国家认定,喝的放心。
不知不觉,唐二山泉水专供学校,每次学到头晕脑胀时喝上一杯水,脑子立马清灵,又能学上好几个小时,就是这每月买水的班费,有些扎实。
每个学校都有贫困生,一中也不例外,唐优他们班,也有几个。
每到交班费时,这几个就焦躁不安,就连山泉水都缓解不了。
“林木生,帮我去小卖部买一个蛋糕、两袋辣条、三包方便面、西个茶叶蛋,剩下的当跑腿费。”
唐优啪叽一下掏出五十块拍在桌面上,顺手划给每天都穿着校服的林木生。
“你……”
“你什么你,还不赶紧去,饿晕我了你负责吗?”唐优皱眉,做出不耐烦的模样。
林木生拿钱走了,后桌趴着装睡的周周睁开眼睛,戳了戳唐优的脊背:“你喜欢林木生?”
“你知道流言怎么传出去的不?”唐优啧了一声,转头道,“年纪轻轻什么喜欢不喜欢,好好学习才是正道!睡觉吧你!”
教室的风扇呼呼转的起劲儿,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墨绿的黑板上,反射一片金光。
林木生小心翼翼坐下,把买来的零食放下,又从兜里掏出三十块还给唐优:“太多了,用不着那么多。”
“你每天不是起的很早吗?帮我每天去食堂打早餐。”唐优又把钱放回他桌上,“还有我每天懒得写作业,你帮我写,一科一块钱,笔芯什么的我来出,干不干?”
“好。”
林木生抿嘴,唐优……是个好人。
他知道她不缺钱,但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他经常看见她往外面寄稿子,然后过一段时间又会收到原稿,她也不气馁,继续往外寄……这个人,就挺有恒心。
班里也有其他家境不差的同学,也纷纷想法子帮助班里的贫困生,班级气氛越来越好,看的班主任一阵欣慰。
与之相反的是在尖子班的姚姚,每天的吐槽就没停过,但是她还是强撑着坚持下来,如果连这么简单的困境她都处理不好,那以后当上老师,遇上棘手的问题该怎么办呢?
唐优时不时也会给姚姚加餐,从家里弄些好吃的给她补充营养,姚姚也会经常给她买吃的喝的,两人有来有往,感情维系的非常到位。
冬天的期末考,更加熬人。
劣质的棉服洗过几次后,就不怎么保暖了,所以这时就需要更多的衣服去保持体温,不少人都穿的像个球,滚成一团。
再看唐优,一件薄薄的秋衣,加上绒毛外套,就算完了。
周周抓住唐优的手,“卧槽!唐优你怎么这么暖和?看你穿的这么少,我还以为你很冷呢!”
周周话很多,只要有她在的地方,从来不会找不到话题,从衣服说到明星,又从明星扯到未来,总之没个消停。
考试一过,大家都要回家,唐优在县里住了两天,感觉空气越来越不行,于是告知爸妈后,一个去乡下了。
爷奶去年就没在砖厂打工,两人大包小包回到寨子养老,住的是在唐优家老宅地基上新建的砖房,所以唐优回去父母并不是很担心,还有老人在家,至少吃饭不成问题。
回去后,她也没闲着,开始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全文存稿状态进行中。
冬日的阳光并不暖和,推开窗哈出一口雾气,清冷的空气变着法儿的侵袭皮肤,首达心底。
烧红的炭火,炸开的板栗,焖熟的烧洋芋,吃的乌漆嘛黑的嘴巴和手指,感觉脸上有东西,用手一擦,就是好几条黑杠上脸,传说中的黑猫就此出现。
腊月二十九,忙碌一整年的唐二夫妻终于回到寨子,开始操办年宴。
大伯一家并未回来,只打了电话过来拜年,倒是姑姑带着妹妹回来,让奶奶十分惊喜。
两个儿子生活稳定,唯独这个大女儿,因为嫁的远,时常被姑父打,但唐二说打回去,她又不让,说什么令人糟心的话,索性唐二就不管了,爱咋咋的。
两人唠着家常,姑姑也没怎么诉苦,话里话外都是两个孩子,一个学业不咋地说未来去当兵,还有一个整天只想着玩,一点没有学习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