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任灯塔”计划全面推行,心光网络的透明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洛棠团队开发的开源验证平台上,每天都有来自不同文明的工程师共同审核代码,星棠设计的“星语者2.0”也升级为分布式监测系统,像无数双眼睛警惕地守护着网络的每个角落。然而,新的挑战却在意想不到的领域悄然出现。
在一次例行的频率校准中,许瑾言发现了异常的谐波干扰。这些干扰并非来自数据层面,而是真实存在于物理世界——全球多个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同时捕捉到低频震动,频率与心光网络的基础共振频率呈微妙的负相关。更诡异的是,这种震动仅在深夜人类脑电波活跃度降低时出现,仿佛在刻意避开监测。
“这不是自然现象。”许瑾言将频谱图投影在实验室墙壁上,曲线的起伏如同诡异的心电图,“这些震动正在缓慢改变地球的地磁环境,长期下去,可能影响整个心光网络的信号传输。”他调出卫星云图,震动源的辐射范围竟与全球主要的数据中心高度重合。
洛棠立刻联系各国科研机构,组建跨学科调查组。地质学家发现震动引发了地层细微位移,计算机专家检测到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存在异常高频运转,而心理学家的报告则更令人不安:在震动影响区域,居民的焦虑指数平均上升了23%。
“有人在利用物理世界的共振,干扰我们的心理状态。”洛棠翻看着堆积如山的研究报告,突然想起“秩序重塑者”基地中关于人类心理的研究资料,“他们这次学聪明了,不首接攻击网络,而是从现实层面动摇根基。”
星棠带着少年团队加入调查,他们开发的“环境共振监测器”成为关键突破口。这些巴掌大的设备被秘密安置在各大城市,当监测器在东京某数据中心地下三层发出警报时,联合行动组迅速出击。在布满精密仪器的密室中,他们发现了一套巨型的“次声波发生器”,设备的控制界面上,跳动的参数与心光网络的频率算法完全一致。
审讯结果令人震惊。该组织成员供认,他们受雇于一个名为“静默同盟”的神秘团体,对方承诺通过“重塑物理共振环境”,让人类主动放弃对心光网络的依赖。更可怕的是,次声波的频率经过特殊调制,能潜移默化地增强人类对未知的恐惧,从而引发群体性的信任崩塌。
事件曝光后,全球掀起了一场关于科技与人性的大讨论。洛棠受邀在联合国发表演讲,她站在全息星图前,身后是实时更新的全球共振数据:“我们总以为威胁来自外部的攻击,却常常忽略,最大的危机可能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心光网络的意义,不是消除差异,而是让我们有勇气在差异中寻找共鸣。”
为了彻底解决次声波威胁,许瑾言牵头设计了“共振校准计划”。全球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被改造成巨型声波发射器,当它们同时发出特定频率的声波时,竟与地球的自然共振频率形成了完美的和弦。那些曾用于干扰的次声波发生器,在新的共振场中失去效用,反而成为了监测环境异常的传感器。
危机过后,心光网络新增了“地球脉动”板块,实时展示全球物理共振与人类意识共振的和谐状态。星棠将自己的经历写成科普书,书名就叫《听见共振的声音》。书中夹着一张全家福,照片里三人站在天文台前,背后是璀璨的银河,配文写道:“真正的连接,始于倾听,成于理解,终于共同创造更美好的共振频率。”
某个周末的傍晚,洛棠一家再次登上老天文台。星尘谱系图上,代表地球的光点比以往更加明亮,与其他文明的连接光带闪烁着温暖的光芒。许瑾言架起天文望远镜,星棠迫不及待地凑过去:“爸爸,这次我们看什么?”
“看我们亲手校准的宇宙和弦。”许瑾言笑着调整焦距,目镜中,遥远星系的脉冲星正按照特定频率闪烁,仿佛在回应地球的共振。洛棠靠在丈夫肩头,感受着量子戒指传来的稳定震动,知道在对抗未知的道路上,他们永远不会停止追寻真相的脚步,因为那才是守护心光网络最坚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