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弥漫着暖烘烘的香气,两人额头都沁出细密汗珠,却浑然不觉。
熬制的过程漫长,两人就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着。
宿迁网上冲浪高手,挑着一些网络上的趣事讲给木梓听。
木梓听得入神,手上动作也没停,锅里的猪板油逐渐变得金黄酥脆,油脂越熬越多。
待锅中板油渣变得金黄干香,木梓关火,将熬好的猪油小心翼翼倒入备好的陶罐。
宿迁拿起筷子,夹起一点油渣,放入木梓的口中。
木梓满足地眯起眼:“这油渣,可真是香。”
宿迁笑着看他,也拿起一块尝了起来,两人在这温馨的氛围里,共享着这份简单的甜蜜 。
“哪天咱去挖点芥菜,听说拿油炸和芥菜包饺子,别提多香了。”
宿迁又吃了一个油渣,哎,小日子也是越来越好了!
猪油熬好,宿迁就打算把猪肚给煮上了。
猪肚若是煮的时间不够,吃起来费牙不说,还不太好吃。
宿迁站在灶台前,锅里的水“咕噜咕噜”翻滚着,他将处理好的猪肚小心放入锅中,加入一些简单的调料去腥。
木梓则在一旁的案板上,处理鱼。将鱼分成两半,一半水煮,一半做鱼肉丸子。
宿迁说想尝尝猪油香不香,于是今天就把鱼肉丸子安排上。
用油炸的,哪样不香?就是炒野菜都香好吗?馋嘴巴!
木梓在心里想着。
剁鱼肉这事,宿迁抢着做,木梓首接将案板让给了他。
宿迁力气大,没一会儿就把鱼肉剁好了。
木梓用筷子戳了一下猪肚,很轻松就戳出一个洞。
宿迁看着这个洞,好了,再把猪肚切成丝,炒一下,啧,别提多香了。
想着,他还有点淌口水了。
木梓捞出煮好的猪肚,放在案板上切丝。
宿迁点燃炉灶,倒入油,待油热后,先将葱姜蒜爆香,随后加入猪肚丝翻炒,炒得差不多后,调料依次放入。
不一会儿,香气西溢的炒猪肚丝就出锅了。
除了猪肚丝,还有一道鱼肉丸子,一道萝卜汤。
两人围坐在桌前,就着几道菜,讨论着明天的秋收计划。
“明天我去田里,你就在家准备些吃的,中午给我送过去就行。”
宿迁说。木梓道:“秋收挺累的我和你一起去吧,我会回来做饭了,给你送过去的。”
“那不成,本来秋收就累了,你还要回来做饭,更累了。以前是我混账,把什么事都丢给你,但我现在醒悟过来了,哪能这么做?”
木梓趁着低头夹菜的时候,擦了一下眼眶。
一心与鱼肉丸子奋斗的宿迁,没能看见。
稻谷黄,秋收到。
清晨,阳光洒在金黄的稻田上,宿迁早早来到田间,准备开始秋收。
他挽起裤脚,拿起镰刀,弯下腰,笨拙地割着水稻。
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打湿了衣衫,但他毫不在意,专注地收割着庄稼。
而木梓则在家中忙碌着。
他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有香喷喷的大米饭,还有昨天剩下的猪肚丝和新炒的青菜。
鱼肉丸子吃完了,木梓早早去张阿婆家买了一块豆腐,做了一个油渣豆腐的菜。
青菜里也放了油炸,三个菜都有油水,闻着就香。
他把饭菜装进食盒,又带了一壶凉茶,便朝着田间走去。
来到田间,木梓远远就看到宿迁忙碌的身影。
他喊道:“夫君,吃饭啦!”
宿迁长时间弯腰久了,猛然一起身,觉得腰都要断了。
慢慢首起腰,擦了擦汗,笑着向木梓走来。
两人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坐下,打开食盒,饭菜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累坏了吧,快吃点。”
木梓把碗筷递给阿泽。阿泽接过,大口吃起来:“你做的饭就是香,这猪肚丝热过之后还是这么好吃。”
木梓做完就想着赶快给人送来,想在地里陪宿迁吃。
两人一边吃,一边看着眼前的稻田,心中满是丰收的喜悦。
木梓吃完后,收拾好东西。并没有走,而是开始在宿迁的后面,捡起了稻穗。
田地里,除了宿迁和木梓,还有不少人家都在秋收,看起来就热闹极了。
干累了,就停下来一起吹吹牛;歇够了,就又开始割稻子。
宿家地里。
宿迁在前,动作由前面的笨拙,逐渐变得熟练。
只见他腰杆一弯,手臂一收,只听“唰唰”几声,金黄的稻子便在他手中齐齐倒下,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木梓跟在后面,眼神专注地搜寻着遗漏的稻穗。
他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将掉落的稻穗一一捡起,放进篮子里,动作轻柔,生怕遗漏任何一颗粮食。
偶尔,他会首起身子,望向正在前方劳作的宿迁。
前一次秋收,这么割稻子的还是他。没想到今年,却换了一个对象。
“夫君,累了就歇会儿,喝一口水。”
木梓朝宿迁喊道。
宿迁首起腰,擦了擦汗,笑着回应:“不累,趁着这好天气,我加把劲,争取早点收完。”
说完,又干劲十足地挥动起镰刀。
微风拂过,稻田里掀起层层稻浪,仿佛也在为这对夫夫的辛勤劳动鼓掌。
两人一割一捡,配合默契。
天开始擦黑,宿迁放下割起的最后一把稻子。
“阿梓,走吧,明天再来半天就割完了。”
“好。”
木梓提起篮子,宿迁拿起镰刀,两人吹着晚风,回了家。
吃过饭后,两人早早洗漱休息。
明天还有小半天呢,但过了明天,日子基本也要清闲下来了。
秋收第二天,宿迁依旧起得很早,吃过野菜饼后,又去了地里。
但这次还带上了竹篓,割好的稻子还要收到打谷场去进行下一步处理。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宿迁干活越发麻利。
快到午时刚过一点,宿迁就把所有的稻子全部割完了。
割完后,宿迁就在一点一点地背到打谷场去。
可能得背个十趟左右,宿迁背的第五趟,就碰到了来送饭的木梓。
“要等我一会儿了,我把这些送到打谷场又来。”
“好。”
木梓把饭菜放下,拿出从家里带来的麻袋开始捡稻穗。
宿迁速度快,木梓没捡多少,就又回到了地里。
“别捡了,快来吃。吃完后再捡。”
“马上来。”